电视偶然掠过阳光台,看到不丹国的民主,注意到的是人家的“幸福总值”,还成立了一个政府的“部委”管理。下面是从网上搜索到的文章提要。

最近对“幸福感”(或者用社会学家的称呼: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幸福之间的联系已经消失。
与半个世纪前相比,美国人的财富增加了两倍,但是幸福感并未增加,日本及其他许多工业化国家的情况也一样。可是,我们仍然一如既往地把经济增长(以国内生产总值衡量)与幸福安康当成同一件事来看。
不过,有一个国家例外,那就是不丹,一个喜马拉雅山国家。这个国家发明了一种激进的新标准:国内幸福总值(GNH),也有的称为幸福指数。
这不是玩笑,这个山国的人民脑子并不缺氧。不丹位于印度和中国之间,它在认真地追求另一种发展观。用已故经济学家舒马赫的话说,这种发展观以重视人民的态度对待“经济”。
不丹人不是空谈者,他们也渴望经济增长。事实上,不丹希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但是,这个国家致力于健康和可持续增长。这意味着,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来看,不丹的决策有时毫无道理。
不丹是一个美丽的山国,有很多寺庙。但这个国家因为限制外国游客的数量,它对外国游客每天征收200美元的费用,因而而失去了巨额外汇收入。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纷纷把自己的自然资源卖给出价最高的人的时候,不丹几乎没有动用本国的木材和矿产资源。这个国家还采取了不同寻常的措施,以保护自己的藏传佛教文化,所有的建筑都必须以传统方式建造,所有公民在公开场合都必须穿传统服装:男人穿宽松的长袍。
当然,不丹人也深受西方的吸引,手机和网吧在这里非常盛行。虽然在首都没有红绿灯,可却有不止一家迪斯科舞厅。很多不丹人愿意为了追求幸福,追求较慢、较人性化的生活节奏,而放弃金钱。比如,在海外留学的绝大多数不丹人都会回到祖国。回国后,他们的收入只是在西方时所得收入的一小部分。
实现“国内幸福总值”的概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人指出:不丹并非世外桃源,与其他地方一样,不丹也有犯罪现象,有酗酒现象,有不幸福的人。
但不丹的“国内幸福总值”的确重新提出了这个问题:怎样才是一个国家为最多的公民,谋取最大幸福的合理方式?
“幸福总值”的观念正在流行。中国某省正在研究幸福指数。英国保守党领袖则把总体幸福感的观念,当作一种评价国家进步程度的方法加以宣传。(美国《洛杉矶时报》)

我们有时辛辛苦苦追求的是什么?企业做的信息化“未来家庭”,在我看来难道就是“航天指挥部”和“应急报警中心”?
幸福指数,还应当加上精神文明、全民健身,大家的健康和公平、公正。
城市修建了新的设施,电视播出了,大家很高兴。可是,公布收费方法和价格后,我气不打一块出,我才不会去乘坐。这种建设不能让我感觉幸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