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半壁山布放水雷狙击日舰

(2007-11-10 23:06:29)
标签:

随笔/感悟

抗战

水雷

阳新

半壁山

分类: 抗战八年与军事
 参加转运水雷狙击日舰的经过(转载)            樊作明作

    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年,我在国民党地方部队的十九支队当支队副,时值第一次长沙会战之后,阳新境内各路游击队奉命组成湘鄂赣边区挺进军第十九支队。当时国民党最高统帅部,为了破坏日本侵略军在长江上的军运,打击日海军,决定在长江中游一带布放水雷。

    我县半壁山滨临长江,在这一带布放水雷最为适宜。当时我县属第九战区,由九战区下达命令到湘鄂赣边区挺进军总指挥部,转令我笫九支队担任运雷任务,并协同海军部派来的敌后布雷队完成布放任务。

    我支队部接到这一重大任务后,立即召开各级军官会议,商讨运雷和布雷事宜。当即决定责成副支队长吴桂斋全权办理,限期完成任务。为了慎重起见,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第四大队大队长芦剑华率领一个中队先到长江边的半壁山一带进行侦查,作好先遣工作,为布雷创造条件;另一路则责令一、二、三大队大队长各抽调所部,分两个部骤运雷。此时,上级来的四十枚大水雷已运至咸宁温汤镇,我支队运雷任务即从温汤镇运至我支队驻地--艾家祠。再由艾家祠运至半壁山江边。至于与海军布雷队洽商协商协作事宜,则由我同布雷队张队长接洽。

    运雷队第一步由第三大队大队长尹省春率明春、樊诚两个中队带领两百多个身强力壮的民工,昼息夜行,一路上朝汤温镇出发。

    这段路程将近一百公里,须翻越阜幕山的五里坳和樊关,经敌军据点慈口对面山以及阳辛镇后背山陈谷堡等地,丛山峻岭,羊肠小道,时值初秋,天气炎热,行走困难。水雷状与石滚,每个重达百公斤,四人抬一个,上山下山另加一人扶护。行运时,一般都拉开距离,防止被日、伪发现,夜晚行动至为保密。幸所派押运人员得力,民工吃苦耐劳,一路上隐蔽得宜,未发生任何事故。经过十天冒险的艰苦行军,安全运抵支队部。

    派往江边的先遣队(包括我个人在内)来到江边后,中队部驻在半壁山附近村庄内,分路派员前往沿江一带认真侦察。当时沿江北岸之敌据守有圻州、田家镇、武穴;江南岸敌据点为富池、韦源口。这一带水域,时常有敌一之散兵及小股浪人在江上出没,抢掠掳奸,刺探军情,江边居民和沿江船民都恨之入骨。为了制服敌之游戈窜扰,我们一方面对两岸的所有船只,全部调来南岸加以隐蔽、控制,并动员船民就地对江面严加监视,有动静及时报告;另一方面,我方派人伪装富商、将大船载运货物,诱敌浪人前来买货,就地擒敌。这诱敌之计,果然有效。一天,敌浪人数名乘小船来我“货船”做生意,我方出其不意,突然袭击,当场毙敌两名,这一小小胜利,使沿江几个据点之敌,颇受震动。因不知我方虚实,未敢轻动;因此敌之散兵浪人再也不敢随意到附近一带江面窜扰了。这就为布雷创造了有利条件。

    先遣工作有了一定进展的加急快讯,传到支队部后,支队部马上命令三个大队长各率一个中队带领两百民工,将38个水雷(原40个,有两个坏了)从艾家祠起程,朝江边沙村、半壁山方向运去。

    这一趟,比第一趟难度更大,由于运雷工作不但人数多,目标大,山多路远,笨重难抬;而这次经过的鲁家山、龙角山、赤马山、筠山等山群,都是开敞性的山,山路上人烟较密,容易泄密;其次要经过日军的三大据点:三溪、白沙、陶港附近的小通,还要越过几条马路。所以事先必须做好周密部署,方保无失。为了缩小目标,确保安全,所以决定在兵力上分散安排。三个大队各属的中队,分段负责,你手交我手,部队先期到达,沿途放哨警戒等候。先由三大队运至三溪附近交一大队接运过三溪;再由一大队运至白沙附近交二大队按运过白沙。然后再由二大队运交先遣中队,翻赤马山直接运至江边。这样,终于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平安运抵指定的目的地。

    水雷运到后,我们向海军布雷队交了数,由布雷技术人员逐一仔细检查并加上引爆装置,复查之后,即分批装入几十支小船中,伪装成捕鱼小船;另外再派十多只较大的木船,每船配上一班枪兵,一挺机枪,巡江保护。次日夜间,执行任务的船只向江上齐发,一到指定地点,布雷队技术人员即将所载38个水雷,一齐放到江中去。浪涛滚滚的大江,载着半沉半浮的水雷,顺水向下游缓缓漂去……

    事后,我们得到了上级通令嘉奖。对主持其事的副支队长吴桂斋,还奖了一枚金质奖章。

    据悉:这批水雷在武穴至九江之间的水域爆炸了两枚,炸毁日寇千吨炮艇一艘;在安庆以下,又爆炸了几枚,炸沉和炸伤了日本海军运输队的船只和护航炮艇数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