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国家十分重视防范和抢救,成立了相应机构,也审定和公布了许许多多的应急预案。
从我看到和已经写了的一些博文来看,国外对事故是不断认识和发展的,因而防范措施也是在不断提高之中,要靠技术、装备和公众的认识来不断调整。最典型的是几乎每次发生航空事故,都要通过数据库找到现存的所有同型产品进行彻底清查,排队隐患,然后才能放心放飞。
我们的预案,应当说是长期安全工作的经验总结,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是,随着情况的变化和新的认识,或者说是拟定了预案发现有的条件下无法实施,所以预案就要经常修订。
原来以为制定的预案多,而修订预案的情况较少听说。可是,到互联网上一搜,原来修订的情况居然也是数以万计。但是,与制订和实施预案的5840万条消息相比,21.9万的修订预案的消息,大约也还不到千分之三。我总觉得,要是没有经常修订的预案,恐怕遇到问题就会发生一些遗漏之类的问题。
据今天四个小时前发布的消息说,为适应《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针对铁路应急处置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级铁路部门当前正抓紧编制修订各类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铁道部、铁路局、站段三级应急预案体系。
2005年以来,按照《铁道部关于实施铁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决定》要求,在铁路领域编制了各类铁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多次进行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妥善处置了铁路的突发公共事件。
铁道部提出了要求,各级铁路部门要规范应急预案目录,明确应急预案编制修订标准,建立应急预案审核公布制度,做好站段、分公司总体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
修订的基本要求是:规范各类、各级应急响应标准;规范铁路应急预案中应急机构的名称和组成;加强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规范突发公共事件评估报告;规范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启动程序。
铁道部还明确了站段(分公司)总体应急预案编制修订框架,确定了机、车、工、电等各专业部门应急预案响应标准,以及信息报告、救援资源利用、培训、演练等事宜。
预案,就是要应对非常情况,要是要应对那些不按照“红绿灯”准则办事的人和设备。所以,预案不完整,或者拿一个“文案”试图一劳永逸,可能就是最大的隐患。
拿刚在广东高速路上发生的事故说,要是在150米之外,安放警示标志,是可以提醒司机注意避让。但是,要是遇到刚在前方发生了事故的车辆,根本就停止不下来,“警示”就没有了作用。在前方维修的车辆就处在撞击的危险中,而且还一无所知。全国出现类似事故,大约上千次了,我所居住的大楼中,就有一位因此而丧命。
刚看到赛迪网上的一篇文章,说用户素质是网上银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一是技能、二是消费观、三是经济条件。不断传来的消息说,花样百出的骗局使众多用户在柜员机上受骗,在不知情中,将自己的存款胡里胡涂地转移到骗子指定的账号中去,从此一去不复返。
实际上,不论是员工,或是用户,他们的素质都是安全与应急救援的重要因素。当然,预案本身的精确与否,也是重要原因。
以前,看到一次地铁列车在西直门车站出现问题,似乎是车门不能关闭。在检票平台上看到司机的形体动作十分忙乱,东拉动一下,西摇晃摇晃,简直不知道先做什么好;然后又跑到列车尾部去操作,之后又跑回车头来。虽然我不知道列车操纵的规范,但是看到等候上车的乘客都紧贴着车厢,肯定不符合“应急预案”要求的现场环境,而车站工作人员和驻站警察却没有人出来组织乘客离开车厢边沿,也没有广播通知,剪票口照样在向里放乘客源源不断地进入站台。
制定了应急预案,不仅每个有关员工要熟练遵守,相关单位人员和公众都应当配合。要从规则、设备、技术、管理、操作、客户等等,各个方面去分析,不断修订,才能真正让预案运作起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