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批电话“搁浅”月余

(2007-05-08 21:49:52)
标签:

中国电信

通信市场

电报大楼

守株待兔

秘书

军事化

初装费

怠慢

分类: 《信息跨越》和论文
 

    中国电信承认,行业服务质量差是不争的事实,但要看到发展与服务形成了矛盾。

   在通信市场大发展的情况下,“装机”一度成为主要矛盾,矛盾又掩盖了“管理混乱”。将近8年的时间中,申请与安装电话总是存在混乱状况,这是过来人都知道的。率先装上电话的人,大都是先搞清了电话局的机构组成,能叫出上上下下好几个人的名字;反之,叫不出人名,电话也难及时开通。

    拿电话“特批”来说,在电报大楼老传达室一侧的二楼上有一个“特批办公室”,这是隶属北京市电信管理局的部门。根据规定,可以为领导干部和知名人士办理电话安装。一位现在已经进入“联通”管理层的李戈美女士,当年就在这儿负责一般人难于应付的电话“特批”。

   “特批办”是进入大院之后走路最少的部门,相对也十分隐蔽。这种业务也不会对外声张,守株待兔而已。像主持人Z这样没有工夫到处串门打听的人,自然就不会知道天下还有这样的好事。但是,批准了的事,也不一定就能够及时办理。

    国务院生产办公室一位L主任搬家之后,办理了电话特批手续。过了一个月,电话还没有动静,有点事也得到邻居家里去借电话,街坊还得管传呼。

    他和他的J秘书,一天一天地等待着通话。J秘书曾是国家经委的局长,心想特批手续都办过了,总不好再去找邮电部部长追问吧?应当找谁呢?找营业、施工、机房还是市话局办公室,谁都不得要领。众所周知,公布的电信热线服务电话不是整天忙音打不进去,就是没有人接听;而凡是有人接的电话,在场的都是不经管的人。要是当年就开始推行“首问负责制”,大概就要好多了。

    最后,笔者受托催问,电话打到东单营业室Y主任那里。一会就有了结果,原来电话移机的“工单”早已发往“紫局”。至于为何按兵不动,只能等具体经管的S小姐次日在西单营业室上班后才能得知详情,S当时正外出参加业务学习。

    1个小时之后又有了新的反馈信息,施工人员像消防队一样紧急出动装机,下班之前保证开通。原来营业室主任Y也知道这门电话事关重大,追查之下,发现“工单”还压在“紫局”办公桌的文件、报纸下面。生产办这一批共“申请”了3个电话,3张“工单”只安排了1 个,另外两个就在局内无缘无故地“搁浅”。当然,工单上的安装电话号码也已经查明并随之通知了J秘书,过一会儿就可以试用检查。

    国务院主管生产的领导,一个月的时间里,只要回家就用不上电话。这类事情决不是“只此一件,别无分号”,能说是“发展与服务”的矛盾吗?营业室主任Y的繁忙程度肯定不亚于部局级领导,他也不可能担当日常调度,天天追查、解决问题。事情虽然出在支局,但是电信管理部门的责任又何在呢?就是没有受到“国际标准”的熏陶,不是“领导”的普通公众,难道就看不出当年电信在管理上的毛病吗?

    电信也自称半军事化,从有电信以来就有规矩。送份电报都要收件人签字,特批的电信施工怎么也得有个装机回执。一天安装几百门电话在当时是空前规模的动作,人力不足工作量可观。但是从管理监督来说,安排一二个人监管核查,总不是办不到的事情。这能说是“发展和服务”的矛盾吗?

    业内人士称中国公众已经提前享受到“小康时期”的通信业务,服务还有点差距也是难免的。而用户认为是自己投入的高额“初装费”和给移动电话的“超值投入”才造就了电信辉煌,他们当然不能容忍一丝一毫的怠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