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阳新
阳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368
  • 关注人气:33,7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机轰炸东京途中,日本渔船发出电报报警

(2007-04-28 23:29:36)
标签:

海军航空兵

罗斯福

远程轰炸机

b—25轰炸机

山本五十六

杜立德

轰炸东京

分类: 《信息跨越》和论文

在没有雷达的年代,电报就是沟通远程通信的惟一手段。当然,装备了雷达的珍珠港,因为战略上的大意,面对突然发生的袭击损失也十分惨重。

狡诈的日本军方当然能够猜测到美国人的报复计划,他们派出大批舰艇、渔船前往太平洋深海海域巡逻。果然,一份电报差点使美军的轰炸计划破产,但在报仇心切、誓死如归的飞行员面前,日本本土终于遭受到轰炸。

1941127日,日本帝国海军航空兵突袭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母港珍珠港。为了唤起民众的信心,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空袭日本东京,表明美军有战胜日军的能力!

    当时,美国海军所有作战飞机的航程有限,无法直飞轰炸东京。海军总司令金偶然间听一位军官说陆军的远程轰炸机可以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立即产生了奇妙的作战意图。

    航程达1932公里、有“万能轰炸机”美誉的 “密切尔” B25轰炸机被选中,改装后的B25B在“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成功。美国飞行员中的传奇人物、陆军航空兵中校詹姆斯·杜立德被选中为机群指挥官。

194242日,“大黄蜂”号载着16B25B轰炸机驶离旧金山。5日,海军中将哈尔西登上“企业”号航空母舰,率领另一支舰队从珍珠港悄然出发。5天后,两支舰队会合,合编为承担轰炸日本东京这一任务的第十六特混舰队。

418日凌晨,舰队距离东京700海里。哈尔西向飞行员们宣布了此行任务——轰炸日本帝国的首都———东京!。

正当小伙子们兴高采烈开始准备作战时,航线上出现了被日本海军征用的侦察渔船“日东丸23号”。“日东丸”船长不等搞清美国舰队的数量,便争分夺秒地用明码向东京发报:“发现3艘美国航空母舰!”

    凌晨630分,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大将看到了这份电报。山本意识到几个月来的担心已经成为现实:“美国舰载轰炸机群的目标一定是东京!”

    此时,报信的“日东丸”无线电联络已中断……

    与日本突袭珍珠港不同,日本严密防范美国报复,精心制定的轰炸计划只能紧急调整。原定轰炸机要在舰队行驶到距东京500海里处起飞,而若在此时提前升空,就很难实现轰炸后在中国安全着陆。况且,提前行动还意味着在白天实施轰炸,飞行员无疑将承担更多的危险。

    820分,杜立德的座机升空出击。此时,舰队从距东京668海里处返航。3小时后,B25编队看到了日本海岸。1230分,杜立德率领他的机群到达东京上空。

杜立德回忆:“当我们飞入日本本土时,还听到下边日本无线电台正在用英语广播日本人不用担心轰炸的恐怖”。广播节目突然停止,慌慌张张地在讲着日语,自然是日本人发现了机群的反应。

    为了避开地面高射炮火,美机超低空飞行,机翼几乎触及树梢。机仓的投弹指示灯红光闪烁,重磅炸弹呼啸而下。刚刚进行完防空演习的日本人,首次尝到了被轰炸的滋味。

按照原定计划,杜立德编队在完成轰炸任务后,应飞往1100海里外的南昌和浙江丽水机场降落。因为提前起飞燃油不足,除1架降落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外,其机75名机组成员驾驶的15架飞机都被迫迫降或跳伞。杜立德率机组成员在中国抗日军民的掩护下,平安转入重庆后方。当天晚上,空袭成功的消息便由在中国获救的人员报告给美国国内。

第二天,美国各大报都在头版以通栏大标题报道:美国飞机轰炸东京,杜立德中校干得漂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