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非洲龙世界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黑人婚礼嫁妆旅游 |
黑人平民婚礼(下)
文/图 龙世界
上篇说到:我看到了新娘子的一个秘密,有很多博友开始狂猜答案,说的最多的就是新娘子怀孕了。哈哈,用郭德纲的一句台词那就是“你太邪恶了~~~~~”不过,看新娘子那块儿头,也难怪你们那么想了。其实在坦桑尼亚,生完孩子再结婚的,根本不是啥新鲜事儿。那我到底看到了什么呢?其实我看到的就是放在墙边的黑人平民新娘的嫁妆。
正面看有:一只底脚支架坏了的旅行箱;三只塑料桶;一大一小两个打包好的纸板箱;还有一个小暖水瓶。
侧面再看一下:两个纸板箱上还有别的货,第一个小纸箱,象木板一样露在外面的是“刨椰子”用的工具(用法见这里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b718000100g614.html);第二个大纸箱,外面是一只长长的饭铲子,箱子里还有锅子;暖水瓶旁边,是只不错的炭火炉子,这就是新娘当天带到婚礼现场的全部嫁妆了。从这些嫁妆可以看出来,都是他们平常生活用的基本生活资料,离我们中国70、80年代结婚时候的“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还差得远呢。
我前面算是开小差溜了个号儿,这边婚礼还在继续进行着。台上的“强强四人组”一起都站了起来,后面的要求是走到台下,参加后续的节目。
从台上走下来的要求是,一定要慢慢的走,有多慢走多慢,甚至是一步一挪的那种慢。新郎与伴郎“基情”四射,有木有?
终于,都挪到地方之后,这环节是要开一瓶香槟(不含酒精),新人及现场贵宾每个人都要摸一下。Bonge摸了一下后,腼腆的抿着嘴看着。看新娘子那表情、服务员那眼神,“你是同意我开这酒啊,还是不同意我开啊?”
那个小黑哥也不管新娘子那么多了,飞快的让大家都摸了一下那瓶子,站回原地,开始去除瓶口绑扎的铁丝和包装纸。
去完包装后,小黑哥把瓶子放在地上开始转,意图是用它自己产生的力量,把瓶塞给推出来。如果真是这样打开的这瓶酒,那瓶塞打到谁可就不一定了。酒还没有打开,伴郎、伴娘手里已经端着事先预备好的饮料了。
转了好几圈儿,力量不够。所以,还得上去用手工。看他那小心翼翼的感觉,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过年放鞭炮,尤其是“二踢脚”。
硼的一声后,小黑哥开始给每个来宾倒酒。
“我也不说停,你看着倒吧”“哼,想让我多倒,也没有那么多啊”。
Bonge心里这个美啊,新娘子那表情,“你们到底还是把酒打开了,你们喝酒,我这是可乐。”
看那只画着Henna的大手,往Bonge肩膀上一放,他立马低头没笑容了。新娘的眼神似乎在说,俺是练过手艺的人,换成你你也不行。
咱们来个亲密的喝。这是按主持人的要求做的,和咱们中国婚礼时,司仪调戏新人是一样的。
婚礼的伴郎。服饰方面不做评论了,大家自己看吧。
婚礼的伴娘,面部表情虽然没有新娘子那么拽,但也是始终没见啥笑模样。
来宾们也都互相碰杯,开心一下。
新人和来宾共同举过杯后,强强四个组,在前面站立候场。
大家开始排着队,不管喝的是什么,都要过来和他们碰杯表示祝贺。
不管大小孩儿,在怀里抱着的,都要这样来参与一下。看来新娘子很喜欢小孩子,看她笑起来,也不错。所以,前面有猜新娘子怀孕的,还是有一定道理地。
这来敬酒的,眼睛怎么都不看人家啊。
同来的司机比新郎还像新郎呢,他是Bonge的好朋友,看Bonge开心的。他和前头那位一样,原来都是在看那边的摄像机呢。
敬完了一圈儿酒,又都开始跳舞。
又出现一个大黄袍。
再现黑人经典舞姿,大黄袍身后那位。
裙摆飘飘,影随身动。
有点像舞厅。
舞罢,苗条的蛋糕姑娘小黑妞进入我们的视线。
主持人当然又是一番调侃戏谑,小姑娘有点不好意思的抿着嘴笑。
看着新人,祝福的目光。
掀去蛋糕上面的纱帘,小黑妞开始斜着切了一下。
表情咋都那么庄重捏~~~~
切蛋糕的刀子交到了他们夫妇二人手里,高高举过头顶向大家展示了一下。
然后Bonge用眼神征求了一下小黑妞儿的意见,是从“心尖儿”开始切不?新娘子,把手放在老公的手上,那表情有点撒娇,像在做游戏。
两个人切着蛋糕,新娘子这个笑,很甜蜜。
他们象征意义的切了一下后,由小黑妞儿帮忙打理。
弄下来一小块蛋糕,把牙签插在上面。
新娘子的表情又那个样儿了,新郎的眼睛倒是一直盯着蛋糕。
哦,原来这个环节是让新娘子把蛋糕给新郎吃啊。我说Bonge咋一个劲儿的盯着蛋糕看呢,还有一如既往的傻呵呵的笑。
蛋糕不能一个人吃啊,新娘子还要一起分享,来了个“带彩儿”的。
呵呵,伴娘给伴郎喂蛋糕,也非常有个性,眼皮都不抬一下。这要是弄不准,还不抹一脸啊。新娘子,你就不能给个笑脸啊?我很无语。
那两口子一齐看着伴娘,伴郎背着手,小心翼翼的把蛋糕放进她的嘴里,相当有绅士风度,伴娘这回是仔细的打量了一下对面这个男银。
吃完蛋糕,主持人那叽哩呱啦的声音,通过功放扩大后从音箱里吼出来,整整吵了我一个晚上,耳朵非常的难受。得了,又是一大段的“大江东去啊……”。
然后把蛋糕切了一半出来,由新郎手里捧着,还是有多慢走多慢,带着舍不得的心情,给娘家人送过去。
娘家人喜笑颜开,众人一起接过蛋糕,接纳这份快乐。
呵呵,我就知道,她们俩还得那表情。
婆家人虽然没冷若冰霜,可也没有娘家人那么多的笑容。
够得着够不着的,都伸出手来接了一下,表示礼貌。新娘子虽然穿的礼服,但是也可以看得出来,做了一个谦卑的下蹲姿势,有点像我们中国古代女子的“万福”。
总之吧,在现场其实我这心里就一直憋不住笑,也特纳闷儿,你说这新娘子是同意还是不同意这婚事儿呢?你看就那个别人欠她八百吊的样儿。算了,我不损她了,回头再给我一冷眼,真受不鸟了。整个婚礼进行到这,基本就结束了。主持人又讲了几句话进行过渡,然后强强四人组,开始向会场后面走去,那里有今天的晚饭。
俺做为外宾,自然被优待了一下队伍序列,跟在了他们后面。可是,那饭菜实在是不敢恭维。前面两大盆,全是米饭。区别是一个白米饭,一个是加了咖喱的。第三个大盘里是牛肉炖土豆,我得到了两块骨头一块土豆。
后面两小盆里,稍大一点的,是包菜丝胡萝卜丝的沙拉。最小的盆里,是某酱汁。
拿完饭菜,最后发一小瓶水了事。
没有刀叉,全靠用手。
其实俺还是比较适应用手吃饭的,只是这里人太多,洗手服务跟不上,根本就是拿小水壶那么随便冲了一下。然后我这没吃饭前,还又和黑人握手又玩儿相机的,所以今天还真是有点矫情,吃不下去。后来,同来的这个司机,不知道从哪儿淘来一个饭勺子,我用咖喱米饭就着白米饭,勉强的胡乱吃了几口。
看看他们油油的手和嘴巴,吃的多香啊。
黑人们吃饭和喝酒一般是分开进行的,吃饭的时候一般就喝汽水、果汁或者纯净水。桌子上虽然放着酒瓶子,但那是吃饭之前喝的。
怀里抱着的孩子,已经累得睡着了。
这个脖子上戴着链子的仁兄,问我为什么不吃。我说,已经吃过了。他说,吃饱了那你应该再喝一点啤酒,我们的Kili啤酒,是世界上最好喝的啤酒。我说,我在疟疾。他说,那你更应该喝一点啤酒,喝3瓶就好了。透过他,远远的我又看见了新娘的嫁妆,那桶、那饭铲子……在他还自顾自胡扯的时候,我说了声Kwaheri(再见)。
2011年11月3日于坦桑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