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亚洲电影节

标签:
非洲龙世界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亚洲电影节中国电影 |
亚洲电影节
文/图 龙世界
坦桑尼亚的“亚洲电影节”昨天上午开了新闻发布会。打今儿起,从4月15日到24日每天晚上19:00,您如果是中资企业的员工,您如果是私营企业的老板,亦或是热恋中的小青年,还是请人吃饭时喝了酒的大叔,也甭管人多人少,只要您晚上没事,觉得孤单,又不去赌场,那就来这吧:New World Cinema,地址New Bagamoyo Rd, Dar es Salaam。大家难得凑在一起,来这热热闹闹的看上一场免费的电影。
“路透社”享誉全球,话说俺这“路边社”的龙世界,有热闹的时候也必然在场。这回的“亚洲电影节”已经是在坦举办的第六界了,一共10个国家参与,为期10天,也算是历界持续时间最长的了。这些国家名字您都认识吧?
明天第一场就是咱中国的电影儿《Hutong Days》,据说这电影中文名字叫《胡同里的阳光》。看这海报,爸爸骑着自行车带着儿子,孩子手里拿着一支玩具水枪,脸上那快乐的笑容啊,多让人羡慕的父子情深、天伦之乐!
电影节所有电影的清单,中国之后接着是韩国、日本、巴基斯坦、越南、巴勒斯坦、伊朗、印度尼西亚、印度和阿联酋。活动的主办方是“亚洲外交官文化论坛”,总的组织和协调一年一轮换,今年正好是中国主要负责。
前面开会的桌子摆好了汽水,还有各国的小旗子。门口正陆陆续续来人,刚刚进门的是伊朗的。
每当看到这面旗子的时候,心里都会有一种荣辱与共的深情翻滚出来。
各国官员代表入座,虽然还有媒体没到,但迟到做为当地一个普遍现象,不足为奇。所以,坦新闻局的(柱子边上的)官员,宣布新闻发布会开始了。
他先介绍了一下基本情况,然后对于记者提问的范围也做了一下明确的说明。明明是文化的事儿,不要东扯西扯的没边儿。桌儿上的绿台布,很非洲。
“亚洲电影节”此次的主负责人,中国大使馆文化处刘东参赞。
嗯,还不错,发布会刚刚开始,这扛机器的兄弟就来了。
各路好汉们都开始工作了,连拍带摄的都有。伊朗的这位妇女,在拍台下的那些听众。
山姆大叔设备精良,这衬衫上的条纹,看了两眼我眼就花了。外面虽然在下雨,但我感觉穿一件长袖衣服,也是很热的。黑人对于热的抵抗力,真的比我们强很多。
还是伊朗那位妇女,“卡片”里的视界。
不知道是哪个媒体的,估计是报社的。
电影节的宣传折页。
这房间还是小了点,没有座位的记者们,倒也随意安然。
严肃的巴基斯坦官员与漫不经心的日本姑娘。
“小辫儿”永远是黑珍珠们彰显时尚的利器,这种编法我还是头次见到。
这个太厉害了,接了这么一头秀发,有点飘逸的意思,直接增加了好感。
嗯,边听边记,还真是有模有样。
某摄影记者,这个兄弟很非洲。毛绒绒头发,感觉保暖性很好,看着都替他热。
这个清凉,脖子上的耳机、衣领上的黄线图案,活跃的气氛。
她对自己的耳环很满意。
发布会结束后,记者们开始单独采访。
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TBC,采访刘东参赞。
这个“T-TV”,没看过他们的节目。
电视台刚走,报纸们又来了。
宾主交流得非常愉快,在本子上记下来,是必须的。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照例会有汽水和一些小点心之类的东西。哎呀,都是文化人,咋看到吃的东西介么不冷静呢?
2011年4月15日于坦桑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