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非洲龙世界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桑给巴尔丁香岛胡同人生旅游 |
没有地震的“小胡同·大人生”
文/图 龙世界
新西兰、中国云南、日本相继地震,建筑倒塌、道路损毁、交通电力通讯不畅,死伤无数;日本还伴有海啸,汽车泡在水里,机场成了渔塘;核电站爆炸核泄露;加州数百万死鱼充斥海湾,这一切都还在继续,余震不断。做为地球上的普通生灵,我们很难预料,自己所在的地区,哪一天会出现同样的境况。我们所能做的是,尽我们最大的努力,用各种方式伸出援手,帮助那些身处困境中的人。或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同样也需要别人的帮助,需要那种“人性”对于“人”的帮助。
桑给巴尔是宁静的,我很庆幸,这里没有地震,没有硝烟弥漫的战火。古老的石头城,我们轻轻踏足其间,在灰调调的小胡同里,找寻五彩斑斓的人生。
棕榈树、太阳伞、沙滩、贝壳,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彩色桑岛(Zanzibar)。
一黄一红,两只顶着毛线头的小鸭子,简单而可爱的静静等在那里,等待着他的主人,等待它的新生。
雕刻了图案涂了颜色的小石碗,还有可爱的石头小河马。
传统的漆画及Kanga,设计原始,颜色使用很大胆。
非洲特有的传统黑木工艺品以及当地粗布背包。
清漆的釉面,增加了木质本色的光泽,犀牛狮豹突显了非洲草原的生态味道。
他身后的门板上,挂着的毛线帽子和挎包,都是他自己一针一线织出来的。
他的手上、脖子上戴着一些廉价的饰物,但他却有着乐观向上的表情,他的快乐来源于内心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和自己不懈的努力。
他满头的毛线假发,都装在那个大大的毛线帽里。一个时尚的黑人,一个让我感受着积极乐观的家伙。
所有以上这些,都源于这些胡同里的街边小店。
胡同交叉路口的百年老宅,墙角露着嵌在里面的桩,店里的七七八八林林总总,有一些是传统的手工艺,有一些是我们不能欣赏的当地货,由那些人造的小的塑料珠子构成。
真正的艺术品(Real Art),我并没有再去看,留下它的招牌,算是对它的支持吧。
街头巷尾的生意更加的简陋,这么随便的一挂,但同样承载着生活的希望。
这安静的小城,悠远的“小胡同”,里面蕴含着一样的不分贵贱的充满人性的“大人生”。
去年回国休假,走在上海的老街老巷里,衣服挂得比这个更加有阵容。
好几家人居住在这曾经的地主老财家里,周末的好天气,正是“大洗”之日。
偶有一块相对开阔的地方,晾的晒的,看着就感觉很亲切,这就是百姓的生活。
二楼的窗子里传来声声对话,里面张望的眼神,对我表现出来的是好奇。看到我在拍,他们一下子就闪了,回荡在身后的,是那屋子里清脆的笑声。
光着脚的小姑娘带着妹妹,坐在家门口的水泥台子上,目光清澈姿态优雅。
自行车叮铃铃的通过,男孩子们总是不知道如何来走路。
三个女孩儿在胡同里玩“打沙包”,我小时候和发小儿们,也这样玩过。
胡同中挂了一些小旗子,开始以为是什么节日的装饰。后来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这是前一段大选时,参选的政党为造势弄的。胡同中那个小小的孩儿,一直在盯着我。
也不说话,只是看,我已经过了街角,他还在那观望着。
三个小姑娘在自家门前蹦着跳着,衣着的色彩方面感觉好很多,最小的也是光着脚,骑自行车的邻家大叔和她们打着招呼。
呵呵,卷卷的头发,鼓起的小脸蛋儿,小背心颜色鲜亮。
头发应该是她非常满意的地方,她的打扮,让我想起了某剧中的“包租婆”。
小孩儿们,都是由更大一点的孩子们带着。
待姑娘们长大成人后,虽然需要这样的衣服从头到脚的来遮盖,但也同样是华丽丽的。
这里没有那些天灾人祸,人慢慢的自然老去。在这里我很少正面打扰人家的生活,还人一份清幽,自得其中之乐。
守着一个小生活,坐在这里看报纸,光着脚凉快又亲近自然,多么幸福的事儿。
或许有一天,我们也需要一根拐杖,支撑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脆弱的心灵。
锁链紧紧的拽着这架老车,行将就木的时刻,他不是在限制你的自由,而是给你一个安定的生活。
天天疲于奔波,用简单的方式供养一家人的生活,偶尔心情不爽,用这样的方式发泄一下心中淤积的不快乐。
这老宅不知已经立了多少年,七扭八歪的窗子,努力的保持着不掉下来。
透过窗子,我们好像看到了一场婚宴,看到了醒目的红色。
从年轻走到暮年,从白天走到黑夜,平静如初波澜不惊,慢慢移动细细品味,怡然自得的生活。
古老的镂空装饰图案,如繁星璀璨。
寂寞的蜡烛,顺着格子扔出条条光影,摇摇曳曳。
大片的黄色,吸引八方宾客。
五彩的玻璃,点点生动的华丽,但不造作。
小小的胡同人生,我已走过,五彩斑斓中包罗万象,顺着这条小路走下去,那路的尽头,是一个充满仁爱的世界。
2011年3月14日于坦桑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