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的脚印

标签:
非洲龙世界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桑给巴尔岛奴隶教堂旅游杂谈 |
奴隶的脚印
奴隶的脚印遍布非洲大陆,美丽的桑岛,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了奴隶贩子们最重要的中转站和交易中心。英国人在桑给巴尔奴隶市场的旧址建起了一座基督教教堂,借此希望人们不忘历史,但是宽恕罪恶。
欢迎来到Anglican基督教大教堂(奴隶市场遗址)
你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以前的奴隶市场,世界上的最后一个奴隶市场,一个声名狼籍的地方。这里的奴隶大多来自东、中部非洲地区,他们被带到这里出售。
1873年6月6日,桑岛的最高统治者颁布了法令,停止了这里出售男奴、女奴和小孩的交易。这项法令的颁布是迫于1857年由Dr. David Livingstone向牛津及剑桥大学力主废除非洲奴隶制度的人提出的上诉。
1874年,Bishop Edward Steere建造了这座基督教堂,它的位置正好就是以前的奴隶市场,教堂内的圣坛(也就是祈祷祭拜的地方),就在以前绑缚并鞭打奴隶的柱子的位置。
教堂全貌
奴隶遗址坑中的奴隶。最早进入非洲贩卖黑奴的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他们从公元1世纪起就开始了这项肮脏的“贸易”,阿拉伯奴隶贩子充分利用了非洲部落之间的冲突,买通其中势力强大的一方作为爪牙,到弱小方的村落里抢人,再卖给阿拉伯人贩,换回大量廉价的日用品和枪支弹药。阿拉伯人贩们用大篷车把黑奴运至桑给巴尔的奴隶市场,买家再用阿拉伯帆船把挑中的黑奴运到阿拉伯半岛和南亚诸国充当苦力。
桑岛至今仍然保留有当时关押奴隶的牢房。这间是女牢,面积很狭小,高度只有1.5米,黑奴们像牲口一样拥挤在里面,通常会关押四五十人,不少人因此窒息而死。
这间是男牢,面积比女牢大,中间的通道在涨潮的时候会灌满海水,奴隶的排泄物也会通过潮起潮落被带到大海里。通常买卖奴隶,青壮男奴还是比较有市场的,所以这里通常会关押一两百人。在这里他们会被关上两三天,而没有任何食物。通过类似的一些考验,能够存活下来的证明身体够强壮,才会被出售。
这些年青人,在听那位老者讲述这段关于奴隶的历史。
教堂模型。
这上面表达了呼唤世界和平的意愿。
教堂内传出阵阵吟唱赞美诗的歌声。
在对圣灵无比赞美充满美好期望的歌声中,一对新人在这里结合,愿他们能得到圣父圣母的垂青,一世安好。
2009年8月1日于坦桑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