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茶经:一之源

标签:
1号聊茶茶经普洱茶阳崖阴林一号聊茶 |
分类: 一号聊茶 |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
茶为神、水为体、汤为色、味为骨、香为魂
水漂香、香入水、水含香、水生香、水即香
陆羽所著《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茶学专著,《茶经》被译成日、英、俄等国文字,传布于世界各地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茶经》在中国、日本、韩国乃至世界都影响巨大。
茶经里面的文字在当今经济利益无限至上的社会里,更可以说一字万金都不为过。熟知市场营销的人,只要片面摘取茶经里几个字就能掀起茶业内的枝脉品种发展。
茶经从下面十个方面论述了茶从源头到最后的著书立传过程。
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图。
一号聊茶继续从茶的源头揭示如何识别茶质量的好坏。
http://s2/bmiddle/001x2Yndzy7q74nFSsF31&690
http://s2/bmiddle/001x2Yndzy7q74nWhhL71&690
原文
知人参为累
则茶累尽矣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茶为累也。
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有生泽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使六疾不瘳。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http://s8/bmiddle/001x2Yndzy7q74qkLtB27&690
邦马大雪山一号茶王树
阳崖阴林野者上
一号聊茶译文
茶的功用,因为它的性凉,可以降火,适宜作为饮料祛病。在发烧、口渴、胸闷、头疼、眼涩,四肢无力、关节不畅时,饮用品行端正约俭德望之人植做的茶,喝上四五口,其效果则与醍醐、甘露不相上下。
如果饮用了采摘不适时,制造不精细,夹杂着野草败叶的茶,喝了就会生病。
茶和人参一样,产地不同,质量差异很大,甚至会带来不利影响。
譬如上等的人参出产在上党,中等的出产在百济、新罗,下等的出产在高丽。而出产在泽州、易州、幽州、檀州的,想作药用,是没有疗效的,更何况那些生长地方不对的人参已经不是药了。倘若误把荠苨当人参服用,对疾病的治疗期望痊愈的愿望实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读过这篇文章的人,假若明白陆羽用不同产地人参是否有药用的比喻,知晓了饮用生长在错误位置的茶会引起身体的不良影响,就会知道为什么那些茶可以喝那些茶不可以喝。
http://s13/bmiddle/001x2Yndzy7q74u6agk0c&690
农残茶不宜饮用
一号聊茶解读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此句历来被认为是陆羽把茶提高到精神层次,一号聊茶同意此观点。但也有与一些茶界大咖不同的理解。
这些所谓茶界大家对此段高谈阔论什么喝茶必须是品行端庄之人才可以治病,这与后面“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茶为累也。”句怎么看都不搭界。
以他们的论调,这些著书立说的所谓茶界大咖行家把此句解释为喝茶需要品行端庄,但这个品行端庄在此段与后一句我认为是一点边都不搭界。
《茶经》一之源尾段用不同产地人参药用做比,明里看着是在阐明产地不同品质不同,其实在这里更应该朝深处理解。
http://s2/bmiddle/001x2Yndzy7q74wxf2N21&690
德行不端怎能制出好茶
品行不端又无德无技之人,就算是用最好茶源制作出来的茶也是劣茶,喝了就会生病。
至于什么人来饮用茶 ,如何品饮,在《茶经》里《六之饮》有专门的叙述。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应理解为
茶之为用,味至寒,宜选精行俭德之人所植制为饮最
一号聊茶认为,陆羽的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应该是说:只有饮用精行俭德之人种制的茶才可以起到祛病强身养生的功用。
只有为人处世秉持恭俭积德之人才会取所长摒所短用心制茶。
而饮用采摘不适时,制造不精细,夹杂野草败叶等这些品行不端人制作的茶,喝了就会生病。
以上是一号聊茶个人对茶经一之源段解读,与中国茶界唯一院士以及众多业内专家教授的解读不同,但我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从一之源全段看,陆羽本意是告诉世人喝茶一定要选择才艺兼备精行俭德人所制之茶对身体才有益处,若喝无德无才之人滥制的茶就会生病。
陈院士认为喝茶的人应该精行俭德,这与陆羽一之源意相差甚远,并且茶经专有一节叙述如何饮用茶:六之饮。
陈院士此句及解读也是承袭宋明清那些文人断章取义无妄拔高的谬论,代代误人!
茶源毁坏不思修复,假以偷奸之术,以次充好大行欺骗,反以精行俭德约束要求让喝茶的人,实则大缪至深。
制茶之人必须尊道贵德,才能济世福民。
一己之见,敢冒了天下大不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http://s8/bmiddle/001x2Yndzy7q74z5JXh57&690
一号聊茶解读茶经
一之源结论
陆羽茶经一之源段主要叙述的是茶区主要生长在什么地方、形态特征、茶字的象形关联、怎么种植以及历史上茶的一些不同名字。
以茶树源头所处的环境不同,精准的把茶的上中下次属性区分的清清楚。也从制茶源头阐明只有秉持精行俭德茶人所制的茶才适合品饮。
一号聊茶用了三篇文章阐述了对《茶经》一之源的理解和认识,下一篇将会对《一之源》段做一综述,让茶友们知道如何借鉴茶经一之源来认识好的茶和值得相交的茶人。
点击中国一号网博客文章,可浏览一号聊茶上两篇对《茶经:一之源》段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