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入琉球,灭之,夷为冲绳县---清朝九十五(光绪四年、五年、六年)

(2025-11-08 07:28:55)
标签:

揭阳丁日昌故居

沈阳南关天主教堂(外

安庆陈独秀诞生地

安阳马氏庄园

淄博周村烧饼博物馆

分类: 第八轮

广东揭阳  丁日昌故居

(2016. 03. 09)

 

洋务中坚

大清重臣

能学擅做

日本入琉球,灭之,夷为冲绳县---清朝九十五(光绪四年、五年、六年)

景点介绍

丁日昌旧居,旧称丁府或丁氏光禄公祠,位于揭阳市榕城元鼎路中段,整座建筑占地面积6100平方米,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大门前原有主人官阶显赫象征的照壁、月池和旗杆夹。丁府正厅三进,正厅的两旁左右各有两条直巷护卫,每条直巷之内,又各有小院落四座,每座院落的木雕各有特色,争奇斗胜。丁府的建筑格局,按潮汕人说法,叫“百鸟朝凰”,共有九十九间半屋室之多,所谓半间,指丁府内有一处地下室。

日本入琉球,灭之,夷为冲绳县---清朝九十五(光绪四年、五年、六年)

【历史背景】

丁日昌(1823年-1882年),字禹生,又作雨生,号持静,汉族,潮汕人。祖籍潮州府海阳县磷溪镇仙田村,出生于潮州府丰顺县汤坑圩金屋围(今丰顺县城)。清朝军事家,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人物。他在政务之余,悉心读书,尤酷爱搜聚典籍,是清代三大藏书家之一,辑有《持静斋书目》。工书法,所存多为手札,皆自然高雅。1882年(光绪八年)227日,逝世于广东揭阳家中,葬于揭阳榕城。

丁日昌晚年寓居揭阳榕城,为纪念其父“光禄公”,于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兴建这座大型祠堂。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这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也给那些洋务派官员施展拳脚提供了舞台,而不再是那些“只读圣贤书,不干人间事”的传统读书人的天下。这样的社会状态,似乎更正常一些。

 

【旅游趣事】:

    如果不是门口立着“丁日昌故居”的大牌子,怎么也不会相信这里就是要去的地方。进了小门,里面豁然开朗,这里是故居的正门前的广场。大门很气派,但紧闭着,一看就是经过重修的,门的两边挂着两副现代口号的对联。从旁边的侧门进去,顺着里面的巷子一条一条地参观,有点走在宿舍区的感觉。站在北方人的角度看,这些房子总有“半露天”的感觉,像放大了三号的科举考棚。展览的内容虽然不少,但图片文字多,实物相对较少。转悠了大概半个小时,看看外面的雨似乎小一点了,就往下一个景点溜达。

 

 

辽宁沈阳  南关天主教堂外观

(2011. 09. 08)

 

西人多入天主门,

此堂建成即被焚。

伴随枪炮进华夏,

黎民谁认是真神。

日本入琉球,灭之,夷为冲绳县---清朝九十五(光绪四年、五年、六年)

景点介绍

南关天主教堂位于沈阳市沈河区乐郊路整个建筑分成东、西两个院落,教堂在东院的北端,南北长66米,东西宽17米,高40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500人。教堂属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顶部是两个方锥形的尖顶,装饰着十字架。教堂前面是三扇拱门,两侧有成排的小窗,内有二十四根石柱支撑,穹窿镶嵌着巨大的花纹。教堂的西院有一座四层建筑,这是1926年修建的主教府。

日本入琉球,灭之,夷为冲绳县---清朝九十五(光绪四年、五年、六年)

【历史背景】

始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义和团焚毁,是法国传教土方若望所建。1900年被义和团焚毁,现存建筑为1912年由南满教区法国苏悲理斯主教利用《辛丑条约》中的庚子赔款在原址上重建的。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人本来是向神祈求保护的,但当刺刀保护着宗教来到一个地方时,那老百姓相信这个宗教有真神吗?

 

【旅游趣事】:

逛慈恩寺没用几分钟,出来打了个车就来到了天主教堂。这儿本来是“计划外”,虽然开着门,可没进去,拍了两张外观的照片,就走了。

 

 

安徽安庆  陈独秀诞生地
(2019. 10. 18)


寻常院落育龙虎

江畔名城有风云

引领新潮

日本入琉球,灭之,夷为冲绳县---清朝九十五(光绪四年、五年、六年)

【景点介绍】:

陈独秀诞生地遗址位于海军安庆医院职工宿舍院内。日本入琉球,灭之,夷为冲绳县---清朝九十五(光绪四年、五年、六年)


【历史背景】:

陈独秀于1879109日(清光绪五年)出生在安徽省安庆市城北的一间别墅里。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不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第一名人,但绝对是安庆的第一名人。没能开创一个新的时代,却引领了一个新时代。

 

【旅游趣事】:

百度地图上有“陈独秀诞生地”这处景点,从“圣诞堂”出来,沿路往前走一段,看见一个院门上有“陈独秀诞生地”的牌子,就走了进去。这是一处老式的居民楼院落,进院转个弯,就看见院中平地上立着块石碑,后面是陈独秀生平介绍的展板。看了看,正转身要离开,看见两个旅游者从我的来路上又走了进来。看来,就这么块石碑,还挺“招人”啊!

  

 

山东淄博  周村烧饼博物馆

(2017. 06. 07)

 

颇似薄脆少油腻

决非火烧沾芝麻

伴茶佳品

日本入琉球,灭之,夷为冲绳县---清朝九十五(光绪四年、五年、六年)

景点介绍

周村烧饼博物馆,位置在周村区古商业街大街48号。一进门,首先就能闻到芝麻的香味。顺着指示牌往里走,会看到各种老式的物件,也算是容纳了周村,乃至是淄博的文化发展。下到地下一层就有烧饼的制作间,是在那种玻璃栈道下面的,制作过程也看得一清二楚。还有楼下就餐的区域已经重新装潢过了,现在看着比较规整明亮。

日本入琉球,灭之,夷为冲绳县---清朝九十五(光绪四年、五年、六年)

【历史背景】

据考证,周村烧饼源于汉代的胡饼。东汉末年刘熙在《释名》一书中解释为“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胡饼,作之大漫沍也,亦以胡麻著上也。”溲,就是浸泡、和面的意思;大漫沍指形状大而平整;胡麻,即芝麻,相传张骞得其种于西域,故名。因此,从原料上看,胡饼就是覆以芝麻的面饼,这与现在的烧饼是一样的。

明朝中叶,周村贾商会集,各种小吃应时而生。一种名为胡饼炉的烘烤设备传入周村,饮食店的师傅们根据焦饼薄香脆的特点,用上贴烘烤胡饼的方法,创造出了大酥烧饼。

清朝光绪六年(1880年),周村郭姓烧饼老店“聚合斋”对烧饼制作工艺潜心研制,几经改进,使周村烧饼以全新的面目、独特的风味面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聚合斋”郭姓后人携大酥烧饼的配方和制作技艺加入了国营周村食品厂。1979年,大酥烧饼以“周村”作为商标进行注册,正式定名为“周村牌”周村烧饼。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商业的繁荣,带来的就是生活的讲究,而在生活中,首要的就是“吃”。反过来,“吃”也最容易成为一个地方的“名片”。

 

【旅游趣事】:

    在北京话概念中,烧饼是主食,因此头脑中烧饼的概念,和周村烧饼的形象有很大差别。逛完了博物馆,走到门口的时候,看看工作人员闲着,就凑上前去,问了一个萦绕在头脑中很久的问题:“你们山东人饭量那么小么?就这薄薄的烧饼,一顿饭不得‘开’十几张啊?”“咳!您想差了,这是茶食,就茶的。不是主食。”“咳!我说呢!……”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