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左宗棠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清朝九十三(光绪元年,下)
标签:
酒泉左公园兰州至公堂天津杨柳青石家大院红河州建水朱家花园 |
分类: 第八轮 |
甘肃酒泉
(2016. 10. 14)
东筹西措粮草备
缓进急击疆土收
老骥伏枥
【景点介绍】:
左公园位于西汉胜迹公园内,通过绘画、图片、文献、书法及实物展示的方式,对左宗棠修建酒泉公园纪实、左宗棠收复新疆及经营西北纪实、左宗棠生平介绍、西汉胜迹酒泉公园发展史等内容进行展示。
【历史背景】:
1867年奉命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其时,外寇入侵新疆乱事频仍。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左宗棠力排朝廷内“海防”、“塞防”“力难兼顾”之争,指出“西北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主张东西边防齐力兼顾;同年5月,左宗棠又督办新疆军务。1875年4月,他坐镇甘肃酒泉,平击入侵敌寇、收复新疆的重大战役遂即打响;时年,深入边塞的“左大人”已是65岁高龄的钦差大臣了。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甘肃兰州
(2013.
总督出身靠军功,
却愿科举选杰雄。
力推陕甘分闱考,
今留古堂名至公。
【景点介绍】:
【历史背景】: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奏请甘肃乡试与陕西分闱,在省城兰州举行。经清廷批准,前刑部主事媵烜、道台曹炯等甘肃汉回士绅联名上书,在兰州城西北郊外海家滩于光绪元年(1875年)建成甘肃举院,光绪十一年(1885年),陕甘总督谭钟麟增修。其地盘纵140丈,横90丈,外筑城墙,内建棘闱。甘肃举院中心建筑物为至公堂;堂西为明远楼;南北为考试的号舍,可容纳4000人;楼西为龙门,为三连门,系大门;至公堂东,依次为观成堂、衡鉴堂、雍门、录榜所;其南北两侧为考官的办公场所。整个甘肃举院建筑群气势恢弘,主次分明,功能齐全,能够商效推动考试机器的运转,为甘肃选拔人才。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以前来兰州,曾经寻找过至公堂这个地方,未果。这次来,特意对照地图仔细寻找。好在这地方离所住的酒店不远,从吃完早饭就开始踅摸,转悠半个钟头了,觉得就在方圆一百米之内。可到底在哪儿呢?大致判断出应该在医院的北面,可没有路能过去啊?难道是在医院里面?没事往医院里溜达,心里多少有点“膈应”,但为了这个目标,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来到医院的后院,嘿!果然一栋传统式样建筑立在那儿,上前一看,还真是至公堂。这一下,心里如释重负。很可惜,至公堂大门紧锁。行了!能拍下外观,也不枉我前后来了好几趟。
天津
(2020. 09. 25)
崇洋媚上为自己求利
赈灾凿冰使乡亲得福
难评黑白
【景点介绍】:
位于千年古镇杨柳青的石家大院,是一处有“华北第一宅”之称的晚清民居建筑群。它是清代津门八大家之一石元士的旧宅,占地7200余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900多平方米。整个大院,60米长的大甬道的两侧共有四合套式12个院落,所有院落都是正偏布局,四合套成,院中有院,院中跨院,院中套院;从寝室、客厅、花厅、戏楼、佛堂到马厩,无论是通体格局、建筑风格、还是艺术装饰,都反映了清末民初的文化遗存和当时的民俗民风。现已开辟为杨柳青博物馆的石家大院中收藏大量名闻中外的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历代杰作,有造诣颇深的神品书画师钱慧安、高桐轩等人的精品;和具有中国古建筑特色的天津砖雕陈列,集中了130余件上乘之作。砖雕俗称“刻砖”,是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独具一格,成就很高。此外泥人张彩塑、民间剪纸、杨柳青风筝、民间花会道具以及民俗陈列,充分体现明末清初建筑风格的石院复原陈列。值得一提的是,石家大院内的石府戏楼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民宅戏楼。
【历史背景】:
石家大院原为清末天津八大家之一石元士住宅。石家原籍山东,祖辈漕运发家后在清乾隆年间定居杨柳青。石家于清道光三年(1823),析产为四大门,分别是福善堂、正廉堂、天锡堂、尊美堂。
杨柳青石家大院,始建于1875年,已有140年的历史,其建筑结构独特,砖木石雕精美。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对于石元士这类人,按后来的分类标准,当时应该算“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我们不去用好与坏来评价这个人,但从其经历,能侧面看到这个人群当时所处的艰难环境 --- 官,咱惹不起;洋人,还是惹不起。一般老百姓,咱得安抚着,因为他们代表着营商环境,也是潜在客户。
【旅游趣事】:
这次来天津的首选目标是杨柳青,而杨柳青的首要景点就是石家大院。连公交车站的名字都用“石家大院”,可见这个景点的名气之大。天津城里的道路七拐八绕,让你永远分不清东西南北,可在石家大院里却不用有这种担忧 --- 所有建筑分成四列,从南走到北,从北走到南,然后再走一个来回,就算逛完了所有的地方。因为时间有限,没敢细看,就这,还花了近一个小时。
云南红河州
(2019. 09.
08)
边地亦有工商起
南陲当沐近代光
同步中原
【景点介绍】:
建水朱家花园景区位于建水古城中心翰林街中段,是清未光绪年间朱氏族人耗时30余年建造的一座百年历史私家毫宅,整座建筑坐南朝北,占地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筑面积五千多平方米。有大小房舍214间,天井42个。其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布置,为当地“三间六耳三间厅附后山耳,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式传统民居并列联排,又变通组合而成的大型建筑群体,主体建筑分为内宅院、宗祠、后花园。宅院内宗祠、绣缕、商铺、水榭、花厅、池塘、竹林一应俱全;院落纵横有道,房舍鳞次栉比,厅堂布局巧妙,空间景观层次丰富;门窗枋板、柱础栏阶,无不精雕细镂,文气盎然,被誉为“滇南大观园”。它既有皖南民居的精致,晋中大院的气派,又有苏州园林的灵秀,融汇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精彩,门、窗、檐、梁、柱、础、栏、屏精美,一步一景、步移景换。走进这座大宅院,一个大家族的历史,仍在车马喧哗的都市里静静的展示着往日的辉煌。
【历史背景】:
朱家祖上是湖广麻阳县(今湖南省麻阳县)人,于明代洪武年间流徙到云南建水,寓居西庄坝西高伍。明末清初,其五房迁居白家营村,生子卿(真名不详),卿又生子永祜。一直都是普通平民,数代人经营茶叶、丝绸等等。清朝同治年间,到了朱广福这一代,把家迁到了建水老马坊村,置田买地,建盖瓦舍,开设碾坊酒坊,人丁兴旺,家产渐丰。到1870年前后,富庶的朱家已经成为清朝临安府巨富,甚至家族成员的一举一动都会对滇南近代史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因为常年赶马经商熟悉了个旧的矿业,朱广福大胆筹集资金成立了“朱恒泰”商号到个旧开采锡矿,紧接着,朱广福又购买下多处矿址,还在个旧兴建了一座冶炼厂,成为了集锡矿的开采,选取,冶炼为一体的大东家。
光绪初年,朱广福之子朱成章、朱成藻兄弟及子侄朱朝琛、朱朝瑛、朱朝琼等两代人,在建水城内沙泥塘购地30余亩,请来能工巧匠,大兴土木,建盖家宅宗祠,历时30余年才竣工,一时雄峙南滇的建水朱家花园,声名远播。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当年全国各地的工商业者,虽然所做的项目不尽相同,可有一点都差不多:赚了钱不是用来继续投资扩大再生产,而是盖房置地。这也是在全国各地都有“大院”、“花园”的原因。
【旅游趣事】:
建水古城的主要景点都在主街上,只有两个例外,一个是朱德旧居,另一个就是朱家花园。虽然这两处景点都沾一个“朱”字,可并没什么关系,而且一个在北边,一个在南边。要想都转到,不走回头路是做不到了。好在“冤枉路”并不长,但抬手一看时间,还是脚下加快了步伐。景点名曰“花园”,其实叫“大院”更为贴切。与北方的大院相比,南方的大院大多是有水的。江浙地区的大院多是因水造景,因而房间的分布会感觉凌乱。但这座朱家花园避开了这一点 --- 房是房,水是水,基本是并排排列的几个院落,而且每个院落都是前后两进。只在最右院中的水上戏台前有一小片水面,另外一个大水面在正门外。整座大院转下来,大概二十分钟。为了赶一点的车回通海,也没时间细“砸吧”滋味了,赶紧走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