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剿贼于菏泽南吴家店,失利,......均死之---清朝八十四(同治四年、五年)

标签:
济宁僧王祠北京僧格林沁祠无锡惠山古镇李公祠与福州沈葆桢故居(外观 |
分类: 第八轮 |
山东济宁
(2021. 10. 13)
先帝在日 师溃外患
今上当朝 身丧内忧
空有忠心
【景点介绍】:
僧格林沁祠堂坐落在济宁博物馆(旧馆)东侧,斑驳的青砖,厚重的大门,静静诉说着历史的过往。祠堂有大殿和东西配殿各三间,砖木结构,皆硬山顶,前出廊。大殿面阔10米,进深8米,黄琉璃瓦覆顶,用雕刻有二龙戏珠、西番莲、如意草的琉璃空心砖压脊,中置二护法力士拽拉的麒麟宝瓶。脊端饰大吻,两山墙正中各饰滚龙戏珠。配殿各面阔9米,进深6.5米,灰瓦覆顶。大殿和配殿为方格纹槅扇门和槛窗。
【历史背景】:
僧王祠原为崇觉寺东路建筑的第三进院落。同治四年(1865)改建为僧王祠堂,奉祀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僧格林沁亲王(1811年-1865年)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人,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嘉庆帝嗣外孙。这名亲王被晚清政府所倚重,成为抵御外敌、镇压农民军的一代名将。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高楼寨之战,僧格林沁在山东曹州菏泽县高楼寨附近的吴家店,遭捻军赖文光部和宋景诗部包围。僧格林沁于是自领少数骑兵突围,隐于树林,遭捻军张宗禹部入林内发现俘之,被杀于麦田。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要是没有大清朝,僧格林沁还在蒙古草原上放羊呢,他对大清朝有一颗忠心,也在情理之中。问题是,您用二百年前的技能来展示这颗忠心,又能为大清朝做什么呢!
【旅游趣事】:
知道铁塔寺和声远楼在博物馆老馆后院,可转过博物馆大楼后,同时映入眼帘的还有一处古典式样建筑。从样式和位置看,应该和铁塔、声远楼都不是“一式”的。走到门口一看那立着的介绍牌,才知道这里是“僧王祠”。儿时读小说《星星草》,对僧格林沁让捻军砍了脑袋这事还算熟悉。也看过北京的僧王祠,这时才想起僧格林沁就死在这附近。有点遗憾,僧王祠不开放,倒是后园长廊上展示了一溜儿清代古炮,还值得好好看看。
北京
(2015. 10. 30)
时事已移 犹信弯刀快马 焉能不败
敌友皆变 却自恃勇骄狂 怎得善终
空谥忠勇
【景点介绍】:
僧格林沁祠堂在东城宽街47号。又称显忠祠。祠堂坐北朝南。由仪门,享殿及配殿构成二进四合院式建筑。仪门3间。东西配房各5间。二门前有一碑亭,亭内有石碑,碑高4米余。碑阳为满文,碑阴无字,碑侧雕龙。
【历史背景】:
僧格林沁(1811年-1865年),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晚清名将,科尔沁左翼后旗(今属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双胜镇)人。他是道光皇帝姐姐的过继儿子,道光五年(1825年)袭科尔沁郡王爵,历任御前大臣、都统等职。
咸丰、同治年间,僧格林沁参与对太平天国、英法联军等战争,军功卓著。1865年5月,在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被捻军围击,战死于山东曹州高楼寨。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江苏无锡
(2017. 11. 19)
忠为朝廷战
义避兄弟嫌
何需如此
【景点介绍】:
惠山李公祠说的是李鸿章弟弟李鹤章,因围剿太平天国在无锡建功。因兄弟俩功大位高,为避嫌,功成身退。特在建功处建祠。
惠山园从属于李公祠的一座祠堂园林,建立于光绪初年。该祠园在全盛时期颇具规模,楼台亭榭、假山池沼、名贵花木一应俱全。后经毁灭,重修后的惠山园内有淮军和太平军的一些相关文物展览,也能看到徽派建筑的身影。围绕水面的四周,是游廊、花径、画舫、曲桥、假山、楼阁等江南园林的特色,而如今的惠山园,也借景了锡山龙光塔和惠山的风光,把小小的院落变得与大自然融合了。
【历史背景】:
1853年(咸丰三年),鹤章以廪生投笔从戎,随父兄之后兴办团练,颇有战功,咸丰六年,赏加五品衔,以州同选用。咸丰八年后,鹤章入曾国藩湘军大营,管理文案。参预军谋,劳绩迭著,并在宁都、吉安、安庆诸役中,立下战功,清廷嘉奖赏戴花翎,以知县留湖北补用。同治元年(1862年),鸿章率淮军进师上海,以道员超署江苏巡抚,图谋苏常一线,鹤章率增募淮勇绕道淮扬来沪支援,并任督办前敌防剿事宜,统率诸军,入则筹赞兵谋,出则调和诸将,安抚士卒,鸿章深倚之,如左右手,诸将亦皆推重。三年间,鹤章不仅参预谋划,且屡临战阵,“躬冒矢石,奋勇争先”(清廷诏),朝廷累加升赏。“加四品衔,以知州用”;“晋三品衔,升知府”;“以道员记名遇缺简放”;赏穿黄马褂等。后因淮军让功,屯兵不攻金陵,鹤章遂生去意,称疾乞假。金陵下,清廷授鹤章甘肃甘凉兵备道,军功随带加二级,仍以“疾发”未行。同治四年(1865 年),乞假回籍养病,侍奉老母,从此不出。是年,清廷授鹤章通议大夫。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人曾家可以兄弟几个人都当官、都掌兵,你李家避的哪门子嫌疑啊!
【旅游趣事】:
转到这会儿,无论是祠堂,还是园林都已经看得有点“疲沓”了。李公祠正门不开,不得不先在河边拍了李公祠正门的照片,再从惠山园的门进去,最后再绕到李公祠内。大中午的,这儿也没什么游人了。可我自己也没什么心思细看展品了,转了一圈就溜达了出去。
福建福州
(2015. 11. 25)
建海防 办船政 学以致用
御外侮 兴台湾 才皆为国
变世能臣
【景点介绍】:
沈葆桢故居位于福州宫巷26号,现有建筑为木结构,四面风火墙,由三进院落,一列倒朝楼,隔院三座花厅组成,面积约2300平方米。布局严谨,装饰典雅,表现了福州古代绅宦宅第的建筑特色。坐北朝南,大门口上有檐楼,下有门廊,六扇开门。
【历史背景】:
福州宫巷26号,始建于明代天启年间,数次易主。同治五年(1866年)沈葆桢任福建船政大臣,主办福建船政。购置这座大房屋,加以修葺居住。现为沈家后裔的住宅,是清代福州典型官宦人家大院。建筑基本保存完整,1996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