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法船抵津关---清朝七十八(咸丰八年、九年)

(2025-09-29 06:27:52)
标签:

枣庄台儿庄翠屏学馆

天津大沽口炮台遗址博

安庆太平天国英王府(

分类: 第八轮

山东枣庄  台儿庄翠屏学馆

(2017. 06. 13)

 

育贤儒门里

成才百业中

桃李天下

英、法船抵津关---清朝七十八(咸丰八年、九年)

景点介绍

翠屏学馆位于台儿庄古城内,因遥对台儿庄南部翠屏山,故取名“翠屏学馆”。翠屏学馆是文庙的建制,由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和两侧的庑房组成。

英、法船抵津关---清朝七十八(咸丰八年、九年)

【历史背景】

始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为义塾,对外收徒,培养出多位学人义士。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和孔庙在一起的学馆,无疑是要培养儒家门生。可在这样一个剧变的大环境下,学生一旦走出学馆,就要凭自己的能耐在世界上混了。

 

【旅游趣事】:

    学馆不大,可“棂星门”“至圣殿”一应俱全,不由得怀疑,这到底是文庙啊,还是学馆。和讲解人员确认了一下,才知道这叫“庙学一体”。一琢磨,也是,毕竟只是个镇子,这儿的规模总不能和北京的国子监加孔庙比啊!

 

 

天津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2019. 02. 27)

 

血肉做盾 终难抗敌人船坚炮利

忠义为魂 只可惜朝廷君弱臣庸

实要叹息

英、法船抵津关---清朝七十八(咸丰八年、九年)

景点介绍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东南海河入海口两岸,是展现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入侵,民族不畏列强、抵御外犯的民族教育和青少年教育基地。博物馆总占地面积约93.8公顷,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201612月,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英、法船抵津关---清朝七十八(咸丰八年、九年)

【历史背景】

在明代,大沽口开始设防,炮台初建于明代嘉靖年间,鸦片战争前后更加大规模扩建,咸丰八年(1858年)僧格林沁作为钦差大臣镇守大沽口,为加强海防,确保京城安全,在南、北两岸修筑“威”、“镇”、“海”、“门”、“高”座大炮台和20多座小炮台,防务不断加强。近代随着国外列强对华侵略,大沽地区更成为北方战略要地。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提督史荣椿率部坚守炮台,与英军激战,大部分爱国官兵壮烈殉国,史称第一次大沽口保卫战。1901“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为确保他们在中国横行,强行拆去了大多数炮台,后来只残留有南岸的“威”字和“海”字炮台以及北岸的“方”炮台。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当有人逼迫你与比你武器先进一代或几代的敌人对敌时,就该冷静地想一想,你真正的敌人到底是你对面的人,还是你背后的人!

 

【旅游趣事】:

    眼看着12306网站上的积分快到期了,赶紧安排了一次“天津一日游”,兑换了来回的火车票。城铁换地铁,地铁换公交,再步行十分钟,一路折腾两个多钟头,终于到了博物馆的马路对面。这是一条主干路,中间有隔离带,由于地近港口,路上跑着很多大车,车速还都不低。站在路口,往两边看,目力所及范围内,还真看不到红绿灯、过街桥或地下通道的影子。没办法,只能冒险跨隔离带了。从下定决心,到跨隔离带,横穿过这条马路,足足花了5分钟。过去之后,走到博物馆门口,还没买票,先问一个保安“劳驾你告诉我,这条马路正确的过法是怎么过?”保安一乐,操着天津口音讲:“正确的过法?那是你在那边打个车,从两公里以外绕过来!”随即又补了一句“真的,不开玩笑!”听着这答案,还真把我弄没词儿了。逛完博物馆出来,想着刚才保安的答案,但还是决定冒险横穿过去

 

 

安徽安庆  太平天国英王府外观
(2019. 10. 18)


从军旅身经百战

获王封名传万家

少年英雄

英、法船抵津关---清朝七十八(咸丰八年、九年)

【景点介绍】:

安庆英王府遗迹位于安徽省安庆市任家坡,因曾为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府邸而得名。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分三组,以正中一组为中心,筑正殿并附后殿,两侧各筑偏殿。进深均为4进,并围以住宅、更楼、花园和附属建筑等,连成一座完整的建筑群,占地14275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3636平方米。

 英、法船抵津关---清朝七十八(咸丰八年、九年)


【历史背景】:

浦口、三河两役的胜利,在太平天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鼓舞了士气,稳定了局势,太平军从此转为主动,出现了革命高涨的新局面。陈玉成、李秀成在战斗中所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杰出贡献,使他们成为太平天国后期威名显赫的将领。1859年夏,二十三岁的陈玉成被封为英王。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在太平天国的高层人物中,完全得到历史与民间正面评价的人大致只有两位:一位是洪仁玕,另一位就是陈玉成。还有一位差不多的就算死得更早的冯云山了。

 

【旅游趣事】:

找到安庆的“英王府”并不困难,但当“英王府”大门映入眼帘的时候,不由得心里一阵“犯酸”--- 这也太惨了!说不上残垣断壁,也差不多了,好在旁边的工地显示正在维修改建。不管历史怎么评价太平天国这段历史,对于长江中下游不少城市而言,如果没有这段历史,当地是不会有“王府”出现的。好好珍惜历史留下的这份遗产吧!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