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楚之役,竭宇内之兵力而后定之---清朝六十三(嘉庆五年至十八年)

标签:
内江三元塔甘南州夏河拉卜楞寺贡北京湖广会馆重庆合川文峰塔玉溪澄江禄充风景区 |
分类: 第八轮 |
四川内江
(2018. 04. 13)
城立水畔有地利
塔耸山巅望人杰
【景点介绍】:
三元塔,坐落在内江市城南四公里处沱江右岸的三元山上,为大型青砖砌成,塔身为八面体,塔基为正方形石座,底层正面开圆形石拱门,其余每层皆开亮窗,塔内有140级石梯旋转而上可至顶层。新建时塔身全用石灰粉刷,酷似白玉砌成一般,数十里外可见雄姿丰采。
【历史背景】:
三元塔始建于唐,明末倒毁。一座汉安古城(内江)不能没有塔,因而三元塔倒毁后,即有修筑高寺塔之举。清嘉庆十年(1805)重修三元塔,据《内江县志》戴:“十里绅士罗良存、邹彦藻、陈资望、刘忠元等,复呈请邑令顾文曜捐资,倡首粮户乐住,翻尊故址重修,凡十层、高八丈八尺。”嘉庆二十年(1815),邑人艾荣松刻石作序曰:“内邑人文,本朝(清)远逊前代之盛者,由北塔之不复也,而大小二洲为江水刷削,不知作堤以护之故也。塔不复则前无曜,堤不筑则后无枕。”把人文衰败,官运不亨皆推之为塔之不复修也,故邑人呈请建塔,以正内江风水也。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水边山巅上建一座塔,确实能成为城市的一景;以“三元”命名,又增添了吉祥之意。
【旅游趣事】:
内江的旅游计划完成得不错,头天下午半天已经完成了计划中的大多数景点,第二天只剩了个三元塔。遗憾的是天下着雨,冒雨穿过整座城市,来到了山脚下。仰头就能看到山巅的塔,可顺着山路感觉绕了一圈多,才走到塔前。下山的时候,和环卫工人打听有没有其它的路下山,听着她们四川话,看着她们的手势,大致有了判断,就往另一个方向走去。谁知转过一个弯,大路就走到了尽头,只剩下小路。还好,小路是朝着下山方向,可这小路能通到山下吗?心里不由得嘀咕起来 --- 刚才人家指路所说的,我听明白了吗?正想着,看着小路上几十米处有个背大筐的正在往山下走。得了,就跟着他走吧!走了大约十分钟,穿过一个小山村,还真走到了山底下。到公交车站一看,居然还是下车站的前一站。
重庆
(2016. 05. 14)
白塔立江畔
笔锋刺苍天
文章荟萃
【景点介绍】:
文峰塔位于合川市区南津街,因塔身呈灰白色,俗称“白塔”。 该塔坐西南面东北,基卒高70厘米,平面呈六边形,每边长1米,用条石砌筑,上建密檐十三缎砖塔,通高62.2米,塔的底层每面宽4.05米,高5.23米,塔檐用砖叠涩挑出,每层塔门均设在东北面。底层门作拱形,门额上刻浮雕八仙人物,横匾上书“文峰塔” 三字,边饰浮雕“二龙抢宝”与“双风朝阳”。第二至十三层塔门匾上分别刻有“欲穷千里”,“更上一层”,“欲罢不能”、“俯瞰嘉涪”,“扶摇直上”,“路人蓬瀛”,“春风如意”,“气象万千”等四言句,塔刹为宝瓶顶。
【历史背景】:
据《合州志》及塔内题刻记载,该塔为清代嘉庆十五年(1810年)3月,由合州知州董淳始集资修建,至次年4月建成,共9层。道光十六年(1836年)增建,加至13层,现保存完好。1992年4月公布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9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直辖后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云南玉溪
(2019. 09. 09)
地远也通教化
村狭屡见登科
儒光普照
【景点介绍】:
禄充村位于抚仙湖西岸,澄江县西部,禄充村景区幅员面积9.5平方公里,湖岸线长3.2公里,距离澄江县城21公里,距昆明70公里。背山面湖,古树成荫,人杰地灵,历史上有“一门双进士,百步两翰林”的美誉。整个景区由风光秀丽的抚仙湖,形如笔架的笔架山,状如金钟的玉笋山,平静如镜的波息湾和绿树成荫的古榕树以及古老独特的水车捕捞抗浪鱼等景观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成为抚仙湖沿岸有名的旅游景区。
【历史背景】:
据了解,早在明朝初年,由于汉人进入云南,进入澄江,进入禄充,给当地带来了大量的中原文化。清朝时期,禄充就有人开办家学和乡学,很多考中举人的秀才放弃了为官的机会,留在当地办学,为禄充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历史上,禄充村300多户人家,只有三姓无人金榜题名外,其余各姓都考出过进士、举人及贡生。“一门双进士,百步两翰林”出现于乾隆和嘉庆年间。
进士张培裔:生于嘉庆初年,道光壬子科中举,继中进士。进士张珠:生于嘉庆年间,道光丁酉科选拔进士。因两位进士均出自一道家门,原来大门头悬桂有“进士第”和“文魁进士第”的匾额,所以“一门双进士”也是流传至今的佳话。翰林杨思荣,约生于清乾隆末年,嘉庆十五年(1810年)庚午科中举,嘉庆十六年(1811年),辛未科连续中进士,点翰林。任庶吉士,后改主事。翰林许湘,约生于嘉庆初年,于嘉庆二十一年(1817年)丙子科中举,嘉庆二十二年(1818年)丁丑科连续中进士、点翰林。任庶吉士,后来奉旨审亲王,先斩后奏,名震京都。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如果把读书也看作一个“行当”的话,其和其它行当也是很相似的 --- 扎堆效应。
【旅游趣事】:
到禄充不复杂 --- 从玉溪到澄江的车就路过村口。可进村以后,有些茫然 --- 我来这儿到底要看什么?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风光?村里的寺庙有龙王寺、文昌宫,也有山有水。顺着村里的路走,很快就到了山脚下。山也不算高,山上还有一座观音寺。几座寺庙还都修得不错,等从山上转一圈下来了,在村中的民居群中,还发现了一座“大夫第”和一座“进士第”,比起那几座庙,这两处可显得“惨”多了 --- 就是住着人的大杂院。特别是“进士第”,要不是门额上贴着张“一门双进士”的对联纸横批,根本看不出这个院子有什么特别。在村子里转悠这么一圈,小俩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