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焉怀故土,遂尔弃殊伦”---清朝五十五(乾隆三十六年)

标签:
承德普陀宗乘之庙辽阳王尔烈纪念馆贵阳黔明寺北京显谨亲王衍璜墓 |
分类: 第八轮 |
河北承德
(1999. 01)
东向心如飞,
万里族东归。
新宫朝圣主,
史册树丰碑。
【景点介绍】:
普陀宗乘之庙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北,狮子沟南侧,占地22万平方米,为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宏大者,是在汉族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融合藏族建筑特点建造的,它是汉藏建筑艺术交融的典范。
【历史背景】:
普陀宗乘之庙建成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宫,依山就势,逐层升高,气势磅礴,宏伟壮观。
乾隆三十六年,为乾隆帝六十寿辰和皇太后八十寿辰之年,边疆各少数民族的首领会集承德,举行盛大的庆寿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全国民族大团结的局面。为了敬重各族信仰,团结各族人民,乾隆帝御旨建造这座大型寺院。乾隆皇帝在这里接见了万里东归的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一行,并举行了隆重的讲经、说法、祝寿等活动。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土尔扈特人之所以万里东归,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沙俄要求他们改宗东正教。这一回到祖国,皇帝不但召见,还在这么一个藏传佛教场所接见,可见皇帝对他们的重视。
【旅游趣事】:
这家寺庙被当地人称做“小布达拉宫”,是一家标准的藏式寺庙。上午逛了一家汉传的普宁寺,下午就来一家藏传的吧!寺庙因山而建,逛这座庙还真是件辛苦差事。本身就爬山不说,进殿以后还得爬台阶。一月份的天气啊!虽说是晴天,可毕竟是地处塞外,风吹在脸上像刀子在剌。就这,逛了半座庙下来,居然通身是汗。赶紧找了个背风的地方,落了落汗,沿着另外半圈往外溜达。
辽宁辽阳
(2016. 09. 10)
关东英才俊
传胪天子师
文冠帝乡
【景点介绍】:
王尔烈纪念馆在辽阳老城西门里翰林府胡同,它是清嘉庆皇帝赐建的府第。
门里第一趟5间前厅,房脊左右斜插“钢刹寿”,表示为官显赫。第二趟5间后堂,是祭拜祖宗之所,堂里收藏王尔烈画像和谱书,王尔烈七十和其母九十大寿两架寿屏,在夹壁墙里收藏,作为王氏世代传家之宝。
【历史背景】:
王尔烈(1727-1801),别名仲方,字君武,号瑶峰。辽阳县贾家堡子风水沟村(今属蓝家乡)人。以诗文书法、聪明辩才见称于世,乾嘉时期的”关东才子”。《辽阳县志》称其“词翰书法著名当世者,清代第一人”。
16岁时,诗文、书法就已经蜚声遐迩了。26岁,参加了全州的童试,结果考中了拔贡生(秀才)。39岁,随同好友常纪到北京参加京师会试,未能及第。44岁(1771年),再攀蟾宫,满怀信心地参加了京师礼部主持的恩科会试,结果考中贡士。经过殿试,中二甲一名进士。至此,夙愿已尝。清廷任命他为翰林院编修、侍读。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贵州贵阳
(2017. 04. 25)
南明河畔古寺缮
贵阳城中佛音扬
释传黔省
【景点介绍】:
黔明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河畔阳明路,是贵阳市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贵州省佛教协会、贵阳市佛教协会均设于寺内。黔明寺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142座全国重点寺庙之一。
【历史背景】:
黔明寺建于明朝末年,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显笃禅师驻锡于此,弘传禅宗。清末战乱,住僧离散,由士绅舒某代管。舒某私将寺宇改名“舒家祠堂”,其两个女儿皈依栖霞寺方丈广妙,居家修行,在祠堂照料香灯。 1932年,广妙在栖霞寺住持届满,舒氏二贞女迎养于家祠。后因增修禅房,从地下掘出清乾隆三十六年重修黔明寺碑记三块,广妙据此诉请地方法院受理舒某私占黔明寺一案,得贵阳名人平刚、向义等支持,舒氏始将寺宇退还,恢复黔明寺名。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北京
(2022. 04. 08)
是大清就是贵胄
有皇上即有王冠
无论愚贤
【景点介绍】:
显谨亲王衍璜墓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朝阳区潘家园东劲松潘家园东里。原墓地为7 000平方米,建有宫门、垣墙碑楼、朝房、享殿、宝顶。其中宝顶用大方石砌垒。现存墓墙,享殿,朝房等。
【历史背景】:
衍璜,清朝人,是肃武亲王豪格的曾孙,显密亲王丹臻第六子,为第四代肃亲王。生于康熙三十年五月初八日,康熙四十一年(1702)八月袭和硕显亲王,衍璜是肃武亲王豪格的曾孙,为第四代肃亲王。雍正八年三月管理雍和宫事务,雍正十三年十二月被解除该职务,乾隆元年二月总管镶白旗觉罗学,乾隆三十六年(1771)十二月十九日逝世,享年81岁,谥号“谨”。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查询网上,对衍璜的记载很简单,好像这哥们儿就是沾了祖上“铁帽子”的光,剩下就是当“混混儿”当到81岁。另有一种说法是,他是雍正帝的“特务头子”,如果是这样,史籍记载简单也就好理解了!从现有记载上也有些让人不解:“管理雍和宫事务”是个什么差事?不会是简单地管理几个出家人吧?
【旅游趣事】:
事先“功课”做得比较充分,很容易就找到了地方。可满眼看见的都是活人居住的迹象啊!刚往前一迈步,旁边一个摆摊卖菜的就提醒我别往里走。既然这里是活人住着,就得接受活人的建议。拍了两张照片,有点不死心 --- 也没个坟头、石碑什么的?退出来,发现东配殿后面有个门,一推,门开了,里面是过道,贴着东墙外的过道。一路走过去,转到了刚刚看到的正殿后面,只是一片乱七八糟的空地而已,再往前走,又从正殿西面转到了刚刚拍照的地方,看来这片留下的也就这几座房子了,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