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驻江宁......上驻苏州......---清朝二十六(康熙四十五年、四十六年)

标签:
南平武夷山天成禅院沈阳锡伯家庙 |
分类: 第八轮 |
福建南平
(2015. 11. 23)
未闻殿宇响钟鼓
只见菩萨望众生
虎啸狮吼
【景点介绍】:
天成禅院位于武夷山虎啸岩景区内,是虎啸岩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利用巨石向外余覆的特点,不施片瓦而整座殿堂天然趣成。悬崖的古壁上雕刻着大型的观音。右后侧悬崖上草书勒刻:“虎啸”两字。庭院右侧有数块巨石垒叠民一个小小洞天,高约三四米。顶上一石,勒“玲珑”两字,石下置一床,是和尚座禅的居所。
【历史背景】
明朝时,道盛、元镜禅师在虎啸岩附近建虎啸庵,在此修行。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泉声和尚在虎啸庵旧址重建寺院,改名天成禅院。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辽宁沈阳
(2010. 04. 14)
关公忠义事,
喇嘛藏经传。
华夷齐努力,
只为天下安。
【景点介绍】:
沈阳锡伯族家庙,名称为太平寺。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太平里21号沈阳皇寺庙会所在地,实胜寺南侧百米左右。是锡伯族人出资兴建的一座喇嘛庙。寺院坐北朝南,有前后两进院落。寺内主要供奉释迦牟尼、八大菩萨、四大天王等佛像。
【历史背景】:
锡伯族家庙,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始建,1752年(乾隆十七年)扩建,后又经乾隆四十一年、嘉庆八年、光绪二十八年重扩建,寺庙日臻完善。2006年5月25日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早期的锡伯族人大都居住在海拉尔。清初,皇太极为防备锡伯人造反,把聚居在一起的锡伯人逐步分派到各地去驻防。康熙年间,为加强防务的需要,朝廷又将锡伯兵丁连同家小近8000人分三批迁入盛京。此后,盛京的锡伯人一年比一年多起来。锡伯人大都信仰喇嘛教,但盛京却没有一个他们做佛事的固定场所。康熙四十六年,盛京的锡伯人筹集60两银子,在皇寺附近买了五间房子,找来匠人塑造了佛像,又从京师(北京)请来了甘珠尔经(大藏经)108部,创立了锡伯家庙。由于锡伯族人敬仰关公,家庙里又特供关公雕像,于农历六月初十关公生日,与五月十三关公单刀赴会之日祭关公两次。这样,每年锡伯族家庙在农历春节,四月初八佛诞节和关公的两个祭日都是庙门大开,有隆重的庙会,太平寺一时间成为盛京香火鼎盛的胜地之一。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看来喇嘛经或关公事迹的教导真没白费,这才有了几十年之后的锡伯族万里新疆戍边。用现代话说,这种教育方式叫“革命理想与先进人物事迹榜样双管齐下”。
【旅游趣事】:
从实胜寺出来,一歪头,诶?旁边还有一座庙啊?不像实胜寺那么“华贵”,也没什么香火。走上前去,门额上写着“锡伯家庙”几个字,旁边还立着文保碑。大门紧闭,但从旁门能进去,后殿门额上写的是“太平寺”,也不知道这前后两座殿是不是“一式”的。对于锡伯族,脑子里唯一有些印象的是“万里西迁”,可这儿都关着,也没法了解更多的信息了。只得拍了两张照片,再往另一边转。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