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俟尔七十日,过此即进兵矣”---清朝二十二(康熙三十五年至三十八年)

标签:
银川金水园朝阳佑顺寺齐齐哈尔黑龙江将军府杭州花港观鱼 |
分类: 第八轮 |
宁夏银川
(2014. 10. 30)
叛乱怒真龙,
裂土岂可容。
圣驾征漠北,
率尔建武功。
【景点介绍】:
金水园位于黄河东岸,银川黄河大桥北侧,距银川市13公里,距银川河东机场2公里,占地700余亩。金水园西临黄河,背靠毛乌素沙地,是游黄河、观大漠,体味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园内的古渡口曾是西夏首府(今银川市)的门户。
【历史背景】:
金水园紧依黄河,著名的横城古渡口是西夏年间就有的,那时叫顺化渡口,所以说它已是千年古渡了。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康熙皇帝在西征民族分裂分子噶尔丹时在这里渡过黄河。在宁20余日中,康熙筹划军政大事,视察渠流灌溉,减免农民租税,推动蒙汉贸易,对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成为清代宁夏一大盛事。康熙有感于黄河之利留下了“历尽边山再渡河,沙平岸阔水无波,汤汤南去劳疏筑,唯此分渠利赖多”的壮丽诗篇。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几万大军渡河的地点,应该不是一处。金水园和相距不远的另一个景点 --- 黄沙古渡,虽然坐车要绕几公里,可沿黄河也就一公里。两处景点都打“康熙渡河”的牌,是不是有点重复了?
【旅游趣事】:
这次来银川,虽然也逛了几个景点,但觉得这几个景点不够“分量”,就决定在去机场的路上再逛逛金水园 --- 正好这个景点顺路。头几年,逛过一个叫“黄沙古渡”的景点,车行在路上,心里就嘀咕:这儿好像离那个景点不远啊?也许因为在郊外,金水园显得有些萧条,不过,深秋的塞外景象更有苍凉的感觉。转过一个弯,到了黄河边上,一块写着“黄沙古渡”的石碑就立在那儿。诶?这块石碑怎么瞅着这么眼熟啊?记得在“黄沙古渡”景区也有这么一块石碑啊?旁边还有座康熙戎装像呢!再走到“渡河亭”里,一看诗文介绍,确定了!这说的是同一段历史啊!再看着黄河,细辨一下方向,感觉曾经游过的“黄沙古渡”景区就在下游不远处啊!再一想,估计这两处就是一个历史遗迹 --- 御驾亲征,怎么着随行几万人吧?在一公里宽范围内渡河也是正常啊!奇怪的是,当地干嘛就着这段历史开发俩景点呢,这不是自己抢自己的买卖吗?
辽宁朝阳
(2019. 06. 23)
佑民何分满蒙汉
顺时当有天地人
寺飘佛音
【景点介绍】:
佑顺寺,俗称“喇嘛庙”,位于辽宁省朝阳市新华路东段北侧,总占地面积约1.7万平方米,坐北朝南,呈官式建筑布局及做法。建筑群主要包括天王殿、藏经阁、大雄宝殿、七间殿等。寺院气势如虹,屋顶形式包括卷棚顶、硬山顶、歇山顶等,建筑结构严谨、阶直柱挺,装饰古朴典雅。佑顺寺是研究辽宁地区同时代古建筑的典型实物标本和重要实物依据。
【历史背景】: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佑顺寺开工。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佑顺寺落成,竣工后,康熙帝赐名“佑顺寺”,并赐檀香佛像一尊。乾隆十八年(1783年),皇帝去盛京(今沈阳市)谒陵驻跸于此,并钦赐“真如妙觉”匾额,悬于寺院大殿。伪满时期,寺院开始衰败,寺内喇嘛相继离去,原钟鼓楼和白塔被毁。后佑顺寺改宗为汉传佛教,1973年,佑顺寺作为朝阳市市博物馆对外开放。2007年,朝阳市人民政府进行佑顺寺改造。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是藏传寺庙还是汉传寺庙,不是哪个君王说了算,而是看当地的居民结构。
【旅游趣事】:
佑顺寺就在南塔马路对面,但从南塔到佑顺寺,得从地下通道穿过去。还好,寺庙是免费的。和大多数寺庙还真有些不大一样,一般寺庙的藏经楼在最后面,可这座寺庙过了天王殿就是藏经楼,而大雄宝殿在藏经楼后面。大雄宝殿外墙壁,还有一块一块的石雕镶嵌在上面。除此,与其他寺庙也就没啥区别了,十几分钟,溜达一圈,出来接着往关帝庙走。
黑龙江齐齐哈尔
(2017. 09. 09)
和约岂能靖国土
武备方可安江山
实力为先
【景点介绍】:
黑龙江将军府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原址位于齐齐哈尔市中华西路6号,2000年时迁入嫩江中的明月岛。移建的将军府占地6000平方米,不仅再现了原有建筑风貌,而且布有将军府历史文化陈列。黑龙江将军府设有《黑龙江将军府历史文化陈列室》、《寿山将军生平陈列室》、《碑林陈列室》、《旗人文化展》、《齐齐哈尔风貌图片展》等基本陈列。
【历史背景】:
黑龙江将军府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始驻爱辉,后移至嫩江县,康熙三十八年(1699)移住齐齐哈尔城。黑龙江将军府设置期间,被清廷任命的76位黑龙江将军中,曾有71位进驻齐齐哈尔的将军府邸处理军政事务。
光绪二十六年(1900)齐齐哈尔城失陷,将军府被沙俄占据长达七年之久。清末、民国和日伪时期,将军府曾设置过黑龙江军事、财税、民政等机关。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和沙俄之间的条约是签订了,可怎么将军府却一再向南移呢?真的相信那一纸条约就能维持和平?
【旅游趣事】:
黑龙江将军府在明月岛景区的最里面,乘坐景区的交通车,直接就开到了这里。大中午的,只有同车的几个游人。说实在的,这一大片仿古建筑建在荒岛上,有点不伦不类,但内中的展品还算丰富。转悠了半个多小时,出门等了小十分钟,才算等来了交通车。等整个明月岛转完了,才知道岛上也就这个景点还值点船钱。
浙江杭州
(2006. 12. 06)
水患令君愁,
南巡实况求。
龙抵苏杭地,
观鱼或解忧。
【景点介绍】:
花港观鱼是由花、港、鱼为特色的风景点。西湖十景之一。地处苏堤南段西侧。1964年二期扩建工程告竣后,占地面积达20公顷。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与雷峰塔、净慈寺隔苏堤相望。红鱼池位于园中部偏南处,是全园游赏的中心区域。池岸曲折自然,池中堆土成岛,池上架设曲桥,倚桥栏俯看,数千尾金鳞红鱼结队往来,泼刺戏水。
【历史背景】:
南宋时有一条小溪从花家山经此流入西湖,这条小溪就叫花溪。当时,内侍官卢允升在花溪侧畔建了一座山野茅舍,称为“卢园”。园内架梁为舍,叠石为山,凿地为池,立埠为港,畜养异色鱼类,广植草木。因景色恬静,游人萃集,雅士题咏,被称为“花港观鱼”。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玄烨驾临西湖,题书花港观鱼,刻石碑建于鱼池畔。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碑分为阳文和阴文双面,是康熙和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的字,这在我国碑林史中仅此一块。乾隆做诗有:“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之语。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同样是观鱼题字,恐怕康熙、乾隆祖孙二人的心境大相径庭。康熙时,天下初定,观鱼是忙里偷闲地放松一下;而乾隆时,天下承平日久,估计乾隆爷是观鱼之余需要处理一下公务。
【旅游趣事】:
沿着西湖岸走到花港观鱼的时候,四面的西湖岸已经几乎走完了三面。冬天本来天黑得就早,再加上是个阴天,设置为“自动闪光”的照相机已经频频闪光了。南方冬季的阴天,阴冷阴冷的,再加上肚内的“食儿”已经消化得差不多了,感觉是又累、又冷、又饿。这个时候好想找个小饭馆,弄俩热菜,再喝两盅啊!越这么想,越没心思转悠了。走马观花地一走一看,就溜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