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嘉靖之世,语相业者,迄无若孚敬云---明朝五十七(嘉靖九年至十三年)

标签:
北京六必居北京历代帝王庙固原东岳山沧州东光二郎岗永清观北京皇史宬 |
分类: 第八轮 |
河北沧州
(2020. 10. 29)
天子崇道传州府
举国迎合建观宫
上行下效
【景点介绍】:
二郎岗位于河北东光县,二郎岗永清观是北方历史上著名的道教宫观。新建二郎岗位于铁佛寺西北部,占地9100平方米,岗长140米,宽65米,岗高8米,永清观址高10米,由牌坊、山门、清源妙道真君殿、三官殿、财神殿、四个角楼组成,为一组布局严谨精巧玲珑的仿明清古建筑群。
【历史背景】:
据《东光县志》记载,二郎岗又名"护邑岭",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李政捐资兴建,嘉靖四十一年(1562 年)李义又加以修缮。永清观历经200余年,兵燹灾害,风雨剥蚀,殿宇濒临倾颓。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邑人马永图增屋建宇,广植松柏,永清观始为壮观,庄鹏举为此撰写碑文以示纪念。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是二郎岗庙会,俗称"走百遍"、"去百病",届时,十里八乡的民间花会竞相登岗,观者摩肩接踵,盛况空前。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不管当年建永清观是出于什么目的,只要是建立在嘉靖年间,总会让人联想起那位沉迷于修道炼丹的皇帝。
【旅游趣事】:
从马致远纪念馆出来,往北走路过荀慧生纪念馆,没开门,扒着门缝里面什么也看不见。继续往前走,过一座小桥就是这座牌坊。穿过牌坊再走一段,就来到了岗下。登岗进观,观内静悄悄的,只有正殿里还有香火,看着上面供着一位武将,就琢磨这是哪位神仙呢?看到武将旁边卧着一条狗,一下子就明白了 --- 供的是二郎神。心里不由得乐了 --- 敢情“二郎岗”就得供二郎神啊!永清观不大,两三分钟就转悠了一圈,从后面下岗往另外一边而去。
北京
(2021. 07. 02)
查文本 现在可知道古代
留档案 后世能了解今朝
传承有据
【景点介绍】:
皇史宬(huáng sh chéng),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档案馆,又称表章库,位于北京天安门东边的南池子大街南口。皇史宬全为砖石结构,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皇史宬门、正殿、东西配殿、御碑亭等,四周围以朱墙。
【历史背景】:
皇史宬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7月,建成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7月。皇史宬的建造,最早源于明朝内阁大学士丘濬给皇帝的上疏。早在明朝弘治五年(1492年),丘濬就曾奏陈皇帝,提出应收集整理历代的经籍图书,立为案卷保存,以备“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建议当时并未能付诸实施,直到42年后的嘉靖十三年,嘉靖皇帝因下令重修累朝皇帝的实录,并令大臣筹议建阁收藏皇帝的“御像、宝训、实录”之事时,当朝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张孚敬等,才重申前议,并有了“石室金匮”的正式建造。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即使在今天的工作中,档案的作用也不言而喻。倒是皇史宬的防火手段,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已经做到了极致。这些措施,本身也是档案啊!
【旅游趣事】:
下了地铁,沿着南池子大街路西便道往南溜达,突然,看到马路对面的皇史宬大门开着一道缝。要知道,从这里过来过去几十年多少次了,那扇大门永远是紧闭的。干脆过了马路,看能不能“混”进去。门口站着一哥们儿,正低头和地上的水管子较劲呢,可能是头天下雨,里面的排水出了什么问题。趁他没注意,“滋溜”一下,我就进了门。绕到大殿前,拍了几张照片,又溜达了出来。出门的时候,那哥们儿刚好抬头,以为我想进去呢,告诉我现在还没开门,不过修缮已经快完工了,估计八月份就能开门。一听这话,我故作激动地冲他说:“终于有盼头了!你知道,好几十年了,一直想看看!”这种情绪感染了他,也兴奋地说:“到时候您再来看吧!”冲他摆了摆手,转身走了。不过,心里却打定主意等开放了再过来看看。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