倥偬之时,奉命居摄,旋王大位以系人心---明朝三十八(景泰元年至八年)

标签:
固原城隍庙铜仁古城北京隆安寺北京明景泰陵 |
分类: 第八轮 |
宁夏固原
(2018. 09. 15)
建庙岂可挡虏骑
奉神焉能安江山
人是根本
【景点介绍】:
固原城隍庙地处固原政府街,与原州区政府毗邻,固原城隍庙历史悠久,大殿等主体结构保存较好,1982年被固原县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自治区列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固原城隍庙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主要建有城隍大殿、城隍坐殿、城隍行宫。庙会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一,参加信众约3000人。
【历史背景】:
始建于明朝景泰元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一直就是固原重要的道教活动场所。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瓦剌正兵犯大明,有钱加固加固城防工事不好吗?怎么都用来盖庙了呢?
【旅游趣事】:
到中午,已经完成了固原旅游的主要“计划”,得以中午还能“眯瞪”一会儿。原本计划中还有一个关帝庙,这是从携程网站上查到的,可在百度地图上和高德地图上都查不到。没办法,只得和人打听。上午在公交车上,司机就告诉我“庙在华祺饭店旁边”。下午临出门,又和酒店前台确认了一下,得知确实就在那儿,而且沿着固原博物馆正对的那条路一直往东就能到。确认了方位,兴冲冲地上了路,等到了地方一看,嘿!不是关帝庙,而是城隍庙啊!而且还正在施工,大殿是修好了,可围墙还没围上,大殿里的神像也没供上。得了,还是糊涂着转一圈吧!
贵州铜仁
(2017. 04. 21)
水环三面便贸易
城围四方别习俗
沟通汉蛮
【景点介绍】:
铜仁市中南门古城简称“铜仁古城”,位于铜仁市中心地带,东、南、西三面临水,仅北面依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总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古民居建筑总面积2.6万平方米,是铜仁市仅存的足以反映古城风貌的原生历史街区,是铜仁市独有的民族文化资源。
【历史背景】:
明正统十四年(1449),洪江苗民起义,栅栏及知府署都被焚烧殆尽。明景泰二年(1451),知府朱鉴始筑土城,城周758丈,约三里许。共开有东(见明门)、南(安阜门)、西(伏远门)、北(长宁门)四门,门上各建城楼。明弘治十八年(1505),知府刘瑜修葺年久坍塌的旧城,并增筑北门城墙135丈。明正德七年(1512),知府周汝端增筑迤西一带临河土城。明嘉靖十三年(1534),知府敖文祯增筑东北府城。此后又经过几次修筑,方始称完善。十九年(1540),楚、黔、蜀三省苗民起义,知府李资坤因旧城低隘,难以防守,于是于二十二年(1543)年废旧城增扩新城,在城东一带由东向西增筑358丈,城墙改用砖石,高一丈六尺, 并挖有较深的护城壕(无水)。后又经思州知府李允简,铜仁守备张大儒,经历刘仲芳等几次修筑,方始称完善。城墙共计936丈,城垛868个,城楼7座,角楼3座,串楼803间。开启了7个城门:分别为正南(额曰清流、又曰江宗)门、中南(文昌)门、下南(迎薰)门以及东(景和)门、北(拱辰)门、西(阜城)门、便水(宾阳)门。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正统、景泰交替之际,大明的北部是烽烟遍地,谁知道这时的南部也不消停啊!
【旅游趣事】:
逛完了“大明边城”,打了个出租车就到了中南门外,中南门是古城南门,穿过门洞,也就算进了城。顺着新整修的仿古街一路往北溜达,古街两边买卖不少,可开门的只十之二三。走到十字街口,看到路牌上向右指示着“东山寺”,就往这边溜达,逛完了东山,又回到了这个路口,继续往北走。整个这条街是越往北越高,也不知道是高原反应,还是身体累了,反正感觉越走越喘。
北京
(2021. 12. 14)
下敕者犹已是少祭祀
居寺僧何敢望多香烟
此或为福
【景点介绍】:
隆安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白桥大街南里1号。是北京外城著名佛寺。1984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隆安寺坐北朝南,占地1万平方米,南北长160余米,东西宽60余米,整个建筑布局保存基本完好。
【历史背景】:
隆安寺明景泰五年(1454)始建。万历三十七(1609),四川高僧翠林重修佛殿后堂3楹。现今保存下来的形制,虽是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重修的,但仍然可以看到明朝寺庙的建筑风格。
清道光、咸丰年间,香火中断,庙宇沦为制造佛香的作坊和供达官贵人、富商大贾存放灵柩之地。寺的周围也变成了“丛葬之所”。
1952年,该寺辟为崇文区隆安寺小学,后又易名白桥南里小学和东花市少年之家。1983年政府对隆安寺又进行修缮,1984年辟为崇文区青少年科技馆。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景泰年间,北京还没外城,这儿可是不折不扣的荒郊野外。朱祁钰想起什么来了,非在这儿“敕赐”个庙,要知道,这个“敕”字不是白说的,得掏钱啊!有那份闲钱,多赏赏朝臣,后面被“扒拉”下去的概率也减少点儿吧!
【旅游趣事】:
多年前路过这里,当时是一片工地。这次再到这儿,倒是都拾掇利落了,可大门紧闭。真不知道花钱修好了,然后大门紧锁,到底图什么。看东边的大门敞开着,就溜达了进去。走过前面一个大院,后院门虽然也开着,可门口有人看,往里面看,倒是中式传统房屋,却看不出庙的样子。看门的说里面是个“教育机构”,我也没心思进去了,转身就走了。
北京
(2016. 11. 01)
帝位接弃利社稷
江山得失伴忠臣
旁支一朝
【景点介绍】:
景泰陵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在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山北麓。陵前有黄瓦歇山顶碑亭,亭内有碑,为乾隆己丑年(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立。碑南面刻乾隆皇帝题《明景帝陵文》,北面刻"大明恭俭康定景皇帝之陵"。碑亭后面建有黄瓦硬山顶陵恩殿三间,其后为宝城。清季,这座皇陵已残破不堪。文革期间军事科学院将宝顶改建挪作它用。1979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将其逐步恢复。
【历史背景】:
明英宗弟代宗朱祁钰之陵园。景泰八年(天顺元年,1457年)正月,英宗复位,改元天顺,朱祁钰被废软禁。不久去世,以王礼葬于金山口。后宪宗即位,复景泰帝号,将原成王墓扩修为皇陵。嘉靖时(1522-1566)又改建陵碑,并易绿瓦为黄瓦,使之符合帝陵规制。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原本并不情愿当的皇帝,一旦当上了,才知道“滋味儿”不一样,居然还舍不得放了。真不知道这八年在大明王朝的历史上怎么算:算上景泰帝吧,搁哪儿都不合适;不算景泰帝吧,那大明王朝中间就断了八年。
【旅游趣事】:
从地图上看,景泰陵距离公交车站并不远,可下车一看,才知道景泰陵在一个“大院”里,这个大院还是军方的。看车站旁边站着一个岁数大的保安,就和他打听这个大院能不能进去。他说一般不让进,但给我出了个主意,让我等别人进门的时候,跟着一块儿混进去。我道了声谢,就走到大门口等着,可等了几分钟,也没见人进出,干脆一咬牙,一个人就往门里溜达。经过大门的时候,既没人查我,也没人问我,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进去了。里面转了一圈,该看的也看了,出来的时候还是没人问我。走到公交车站,那保安热情地问我:“怎么样?进去了么?”,我得意地回答:“大摇大摆地一个人就进去了,没人问啊!”那保安一听,冲我伸出了右手大拇指。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