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方倾心向振,尝以先生呼之---明朝三十六(正统八年至十四年)

标签:
北京石花洞常州东坡公园广济桥北京朝宗桥北京居庸关表忠祠 |
分类: 第八轮 |
北京
(2021. 03. 23)
洞内地藏境
心中佛祖声
修行佳处
【景点介绍】:
石花洞又名潜真洞、十佛洞(石佛洞),形成于七千万年前的造山运动。地处北京房山区西山深处,距北京市中心仅40公里。是中国第一座以岩溶洞穴自然景观为主题的地质公园。石花洞洞体为层楼式结构,目前已发现此洞上下7层,一至六层为溶洞景观,第七层为地下暗河,洞内层层相连,洞洞相通。拥有北国极为罕见的地下溶洞奇观。石花洞风景名胜区荣获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溶洞观光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北京市自然保护区、北京市科普基地等殊荣。
石花洞中常年恒温13摄氏度,四季如春。现已对外开放一至四层,游览路线为2500多米,分为16个厅堂,共18个景区,120余处景观。洞内自然景观花彩多姿、类型繁多、有滴水、流水和停滞水沉积而成的高大洁白的石笋、石竹、石钟乳、石幔、石瀑布、边槽、石坝、石梯田等和渗透水、飞溅水、毛细水沉积形成的众多石花,石枝、卷曲石、晶花、石毛、石菊、石珍珠、石葡萄等。还有许多自然形成的造型,如海龟护宝、三灯石笋等。并有晶莹的鹅管、珍珠宝塔、采光壁等,众多的五彩石旗和美丽的石盾为中国洞穴沉积物的典型,大量月奶石莲花在我国洞穴中首次发现。
【历史背景】:
石花洞景区又称石佛洞,明代法师圆广于正统十一年(1446年)云游时发现而命名为“潜真洞”。并在洞外的石崖上雕刻了“十三地藏”和洞名,在洞内镌造了“地藏三菩萨”的大理石佛像。明景泰七年(1456年)洞内雕刻大理石地藏王菩萨像三尊,改名石佛洞。1978年北京水文地质工程公司对该洞进行勘探,定名石花洞。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想不到这样一处自然景观还有这么一段历史传奇!现代洞中景象,两份是形似,三分靠灯光,另外五分就靠别人的讲述和自己的想象了。
【旅游趣事】:
轮到该去房山溜达溜达了,盘算来盘算去,最后确定了石花洞 --- 北京一共两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儿还没去过。如果开车去,就不得不在早高峰时横穿一座北京城,况且在山路上开车还有点“二乎”,干脆还是坐车去。从家到这儿,乘车不复杂,下地铁后换乘一趟公交就能到。不到七点就出了家门,结果就是这一趟公交等了四十多分钟,到景区门口刚刚过十点。更倒霉的是,人家得凑一帮人一块儿进去,半个小时一拨,上一拨刚走。想跟看门的对付对付,让我进门追前一拨,她死活不同意。没办法,就站在门口跟她斗贫,给自己解闷儿 --- 指责他们人为制造人员聚集,加大疫情传播风险。可我怎么说,她翻过来调过去就一个意思:领导规定,我做不了主。问了她一个能做主的问题 --- 门口让不让抽烟,得到肯定答复后,抽完一颗烟,终于等来了要领我们进洞的导游,还别说,就这还算给我们“搭”了5分钟。原本想着洞内转一圈后赶着11:40那班公交赶回城里再吃午饭,结果从洞内出来都12点多了,下一班公交车要1:10才发,只能在旁边超市买了几块点心对付了一顿。
江苏常州
(2017. 11. 16)
古为通途利百姓
今成佳景悦万民
时移事易
【景点介绍】:
广济桥位于御码头北,为一三孔石拱桥,俗称西仓桥。
【历史背景】:
此桥建于明代正统十二年(1447年),原在城西横跨运河,后因运河扩建,于1985年移此。因裁直取弯,使舣舟亭东岸形成一核心小岛,名曰"半月岛",由移建的广济桥将两处相联,构成一旅游小区。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一座使用了几百年的桥梁,本身就能称之为“祥瑞”,这种整体搬迁的办法,值得推广。
【旅游趣事】:
东坡公园不算小,景色也不错,走到码头,就看见了这座桥。而且通过小桥,到对面的小岛上还溜达了一圈。看到桥头牌子上写着“广济桥”几个字,也没往古迹那儿想。回来一查,嘿!还真是古迹啊!
北京
(2015. 12. 26)
挡胡虏铁骑数百载
利南北交通经三朝
古桥依然
【景点介绍】:
朝宗桥又名北河沙桥。位于昌平县城南10公里、沙河镇北0.5公里,巩华城旁,跨北沙河水(温榆河),与横跨南沙河水上的“安济桥”相对,相距2.5公里。朝宗桥为七孔石桥。全长130米,宽13.3米,中间高7.5米,七孔联拱结构,桥两旁有石栏柱53对。是明朝帝后、大臣谒陵北巡的必经之路,又是通往塞北的交通咽喉。它与卢沟桥、永通桥(俗称八里桥),并称为“拱卫京师三大桥梁”。
【历史背景】:
据《日下旧闻考》记载:“安济、朝宗,二桥皆正统十二年(1447)命工部右侍郎王永寿建。”是说在南北沙河上营建石桥二座,南沙洞上称安济桥,北沙河上称朝宗桥,两桥可曰姐妹桥,当时是“拱卫京师五大桥”之一。1937年7月侵华日军炮轰朝宗桥,至今还留有痕迹。后来安济桥因年久结构损坏,建高速公路时被拆除,原址建起钢筋水泥大桥。而朝宗桥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侵蚀、洪水冲击,依旧坚固如初。高速公路建在朝宗桥的东侧,西侧的辅路还在使用朝宗桥。从明朝、清朝、民国时期到今天,朝宗桥被多次维护修理过。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北京
(2016. 04. 21)
破敌守关 忠诚无异议
处事为人 正直有差评
人非圣贤
【景点介绍】:
位于关内西南侧,建筑面积159平方米。表忠祠,有正殿三间,左右配殿各三间,大门一座,它们均为布瓦屋面起脊样式。
【历史背景】:
表忠祠是为纪念明朝副都御史罗通而建。罗通字学古,江西吉水人。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奉命镇守居庸关。同年十月,元兵三万多人,攻打居庸关,罗通身先士卒冒死据守居庸关。关城西南城墙被敌攻破,罗通命人用布帐围起来,用水浇注为冰,阻止敌人进入。敌人功城七日未曾取胜。又转功紫荆关,罗通率兵追击。敌人北逃。因抗敌有功,罗通被升为右都御史加太子少保。后建表忠祠,春秋祭祀。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