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汉家月明
汉家月明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170
  • 关注人气:5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皇母弟之列,以贤以长,止予一人”---元朝六(蒙古,薛禅汗(忽必烈))

(2024-06-29 07:14:57)
标签:

邢台郭守敬纪念馆

北京门头沟琉璃渠村

北京元大都土城遗址公

北京都城隍庙后殿

北京真觉寺

分类: 第八轮

河北邢台  郭守敬纪念馆

(2018. 05. 10)

 

查天文 有利社稷

工水利 造福黎民

实用圣人

“先皇母弟之列,以贤以长,止予一人”---元朝六(蒙古,薛禅汗(忽必烈))

景点介绍

邢台郭守敬纪念馆坐落在邢台市达活泉公园内,主要建有郭守敬铜像、观星台、四个展厅、天文观测台、青少年科普活动室等设施和景点,陈列有《郭守敬生平业绩展览》。该展览分四大部分:巨星耀神州、治水树丰碑、天文建奇功、伟业照千秋。 

“先皇母弟之列,以贤以长,止予一人”---元朝六(蒙古,薛禅汗(忽必烈))

【历史背景】

郭守敬(1231—1316年),字若思,汉族,顺德府邢台县(今河北邢台市邢台县)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 

蒙哥汗八年(1251年),刘秉忠被当时总领漠南汉地事务的忽必烈召入幕下。刘秉忠离开邢台后,把郭守敬介绍给了张文谦。1260,张文谦到大名路(今河北大名县一带)等地作宣抚司的长官,郭守敬也跟随张文谦一块过去学习。中统三年(1262年)因左丞张文谦推荐,郭守敬受到元世祖忽必烈召见,面陈水利建议六条,即被任命为提举诸路河渠。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天文水利这些工作才是农业社会里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遗憾的是,在传统社会里,做这些工作的人地位并不是很高。对于一个刚刚进入农耕地区的政权来讲,这种现象还不像汉族政权那样“病入膏肓”。

 

【旅游趣事】:

    走过达活泉公园正门内的“喷泉大道”,对于那个缩微的“观星台”也没多看 --- 河南登封真的观星台都看过,这仿的当然不会引起我的兴趣。走进郭守敬纪念馆时,特意抬手看了一下手表,11:25。刚进门,就听见有人招呼“闭馆了!闭馆了!”,就当没听见,继续往里走,看看展厅的大门都已经上了锁,只能看外观了,前后院转了一圈,走回大门,看到大门已经关上了一扇,一个工作人员手扶着另一扇门已经关上了一半。看我走过来,嘴里埋怨着“你怎么不听招呼呢!”我也没客气:“没听说过这公共服务机构中午还得午休的!”说着就走出了大门。刚出大门,后面就听“咣当”一声,大门已经紧闭。

 

 

北京  门头沟琉璃渠村

(2018. 01. 25)

 

城兴京运五朝代

郊有生计七百年

山间辉煌

“先皇母弟之列,以贤以长,止予一人”---元朝六(蒙古,薛禅汗(忽必烈))

景点介绍

琉璃渠村为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辖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村域面积约3.6平方公里,东距市中心26公里,东南距区政府、镇政府4公里,村南有丰沙铁路通过,村东有京门铁路和石担公路通过,交通便利。

琉璃渠村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素有“琉璃之乡”的美誉,是中国皇家琉璃的生产基地。

“先皇母弟之列,以贤以长,止予一人”---元朝六(蒙古,薛禅汗(忽必烈)) 

【历史背景】

琉璃渠村始建于公元1264,元代起,朝廷在此设琉璃局。

乾隆年间,北京琉璃厂迁至此地,琉璃窑火700余年相承不衰。琉璃渠窑厂一直为官办,官方在这里设立了琉璃局,派有六品监造官。故宫、皇陵等皇家建筑的琉璃饰件,基本都由琉璃渠窑烧制。故宫、颐和园等皇家建筑每次大修或改造,都要用到琉璃渠烧制的琉璃。

乾隆21年,在村东入口处建起三官阁过街楼,专门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以保一方平安。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挨着京城,各种生意都有可能找上门来啊!

 

【旅游趣事】:

我喜欢看北京电视台的《这里是北京》等栏目,节目中介绍了琉璃渠,就决定来看一看。家与这儿虽然分处京城东西两端,但来这儿并不麻烦 --- 地铁6号线换快速公交4线就可以到达门头沟,再换一趟公交就可以到达村口。到底是离山近,感觉比城里冷不少,只走出了半条街,就感觉耳朵都快冻掉了。过街楼、关帝庙等古迹都看到了,但都没开门,只能看看外观。天冷尿就多,找到村中的公共厕所,呵!真不愧叫“琉璃渠” --- 连厕所都是琉璃屋顶。寒风凛冽中,转悠了小一个小时,实在受不了了,走吧!

 

 

北京  元大都土城遗址公园

(2016. 12. 13)

 

新城靠峻岭 展君临天下气度

名都面平原 示一统江山胸怀

龙翔之地

“先皇母弟之列,以贤以长,止予一人”---元朝六(蒙古,薛禅汗(忽必烈))

景点介绍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是在元大都土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批号-1)上建造起来,西起海淀区学院南路明光村附近,向北到黄亭子,折向东经马甸、祁家豁子。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集历史遗迹保护、市民休闲游憩、改善生态环境、防灾应急避难于一体的有文化历史内涵的现代城市遗址公园。

大都遗址作为北京城市文明发展的见证和实物遗存,是研究北京城址变迁的重要实迹,对于北京市文化历史的探源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并且是北京市建成的第一个人文奥运景观。 

“先皇母弟之列,以贤以长,止予一人”---元朝六(蒙古,薛禅汗(忽必烈))

【历史背景】

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忽必烈决定在原中都城东北重建新城,1267年开始建造。以琼华岛(今北海)为中心兴建宫城、皇城、坛庙等。至元九年(1272年)命名为大都,二十一年(1284年)全部建成,周长28.6公里。明洪武元年(1368)攻克元大都后,随即将北城墙向南收缩约五里,为高达十余米的城墙遗迹,俗称“土城”。

1957“土城”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元大都城垣遗址,1974925日朝阳区成立了土城绿化队,1988310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园,并命名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北京今天仍然作为首都,以我的观点,要感谢“七个半”历史人物 --- 石敬瑭(半个)、完颜亮、忽必烈、朱棣、于谦、多尔衮、袁世凯、毛泽东。这其中,忽必烈是最重要的一个,因为从这时起,北京才作为统一中国的首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旅游趣事】:

    北土城可来过不止一次了,可从来没照过相。这次也不是为北土城而来的 --- 大冬天的,一片萧条啊!原本想去逛“中国电信博物馆”,乘坐地铁就是在“北土城站”下的车。到了博物馆门口,才被告知“内部装修”。没办法,只能离去,可大老远地从东面过来了,好歹也得转悠会儿啊! 这才对得起这一上午时间啊!既然地铁站叫“北土城站”,那咱就北土城吧!顺着土城公园一路往东溜达,好在天虽然冷可并没有风,走着走着居然也微微有点冒汗。地铁10号线这几站都是沿着北土城的,一直往东溜达了两站,才坐车回家。

 

 

北京  都城隍庙后殿

(2015. 11. 13)

 

治汉地 人神皆从汉法

有僧臣 城宫都用僧谋

师道所存

“先皇母弟之列,以贤以长,止予一人”---元朝六(蒙古,薛禅汗(忽必烈))

景点介绍

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城区方成街(即城隍庙街),地处现今的北京金融街中心。只有后殿寝祠幸存,旧日恢弘的建筑、庄严的祭祀,一级商贾云集的庙市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寝祠大殿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黄琉璃黑剪边,前出调大脊抱厦三间,建筑面积约为420平方米,其中殿身面阔24.8米,进深17米,一斗三升斗拱,抱厦面阔17.8米,进深7米。

“先皇母弟之列,以贤以长,止予一人”---元朝六(蒙古,薛禅汗(忽必烈))

【历史背景】

北京都城隍庙始建于公元1270(元代至元七年),因大都城即成,宜有明神之主,请立城隍神庙,故而选都之坤方一隅,命少府督工建城隍庙,其名为佑圣王灵应庙。明永乐年间重建。公元1430年六月(宜德五年),命行在工部修北京城隍祠。正统十二年闰四月,命工部右侍郎王佑修东岳庙城隍庙,至正统十二年十一月重建城隍庙成,明英宗御制碑文首次记录了都城隍庙灾,诏工部重建。公元1575年(万历三年)又重修。公元1726(清雍正四年)及1767年(乾隆二十八年)屡发帑兴建。公元1871年(同治十年)毁于火,又重修寝祠大殿及仪门。至民国时,虽然还有香火,但已逐渐衰败。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有城才有城隍,从逐水草而居到建房筑城,这是蒙古人汉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 接受了汉民族的生活方式。

 

【旅游趣事】:

    想去北京城里西南方向上溜达溜达,查询地图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这个地方,就决定顺路去看看 --- 反正是瞎转悠,一个羊也是放,两个羊也是赶。这个地方很好找,从复兴门下车,往北溜达几步就能找到。可遗憾的是这个地方不开放,就是一座传统建筑孤零零地摆在四周的高楼大厦中间。拍了几张照片,走吧!

 

 

北京  真觉寺

(2016. 04. 08)

 

掌萨迦 为帝师 使各族和睦

创蒙文 封法王 辅大元统一

兆民共仰

“先皇母弟之列,以贤以长,止予一人”---元朝六(蒙古,薛禅汗(忽必烈))

景点介绍

真觉寺(现北京石刻博物馆)真觉寺又称五塔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东侧的高梁河(长河)北岸。

金刚宝座塔这座金刚宝座塔全部用汉白玉建造,周身布满雕刻。由于石里的铁被氧化而呈现出淡淡的橙黄色。五座密檐的方塔中,正中的一座高十三层,四角每座高十一层。中塔的正南有一座两层檐的琉璃罩亭,阶梯的出口就在里面,罩亭顶上有一蟠龙藻井,这是皇家寺院的标志。五座塔的顶上均有一小型覆钵式塔刹,中间大塔的为铜制,其他四座的为石质。

 “先皇母弟之列,以贤以长,止予一人”---元朝六(蒙古,薛禅汗(忽必烈))


【历史背景】

真觉寺位于元代大护国仁王寺的中央部分。大护国人王寺的规模十分宏大,是元至元七年(1270年)为八思巴帝师所建。至元十七年(1280年)八思巴逝世后,在护国仁王寺内“建大窣堵坡”,收藏他的真身舍利。现在基部石台座四周还保存着中统三年(1262年)八思巴致忽必烈皇帝的藏文新年祝辞(《吉祥海祝辞》)的雕刻。元初时此塔可能称为“庆安塔”,据研究,当时基座上是一座大型的覆钵式塔。元末大护国仁王寺的建筑及塔因战乱废毁。 关于真觉寺兴建的缘起,文献中没有明确而详尽的记载,比较通用的说法是,明永乐年间,尼泊尔高僧室利沙(也称为板的达,五明板的达,哈里麻,葛哩麻)来到北京,向明成祖进献了五尊金佛像和菩提伽耶大塔的图纸,明成祖赐建真觉寺,并下诏为金佛建塔,成化九年(1473年)十一月建成。金刚宝座塔是依据西域来的印度僧人室利沙的图纸修建的。至于此塔是为室利沙修建还是仅仅为了压过前朝的王气一直存有争议。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在汉族政权里,好像还真难找到八思巴这样地位的宗教界人士。八思巴不但宗教地位高,政治地位也高。而在大多数汉族政权里,是拒绝宗教干政的。

 

【旅游趣事】:

    上一年秋天的时候,曾经来过五塔寺,但当时正在装修,没有对外开放,只得离开了。这天逛大觉寺,和一位同游者一起等车的时候,闲聊天谈起了真觉寺。他告诉我真觉寺已经开了,他前几天刚逛完。从大觉寺回家,刚好路过真觉寺,于是决定顺路去看一看。真觉寺附近没什么正经吃饭的饭馆,只能在一个小卖部买了盒点心和一瓶矿泉水。就这个一口点心一口水地又逛了近一个钟头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