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金朝二(海陵王,天德、贞元年间)

(2024-04-27 06:44:37)
标签:

北京金中都公园

北京三山庵(八大处三

北京金中都城遗迹

北京金中都水关遗址

分类: 第八轮

北京  金中都公园

(2015. 11. 13)

 

弑君黩武 史评荒淫暴虐

建城迁都 我赞智远谋高

功过谁说

“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金朝二(海陵王,天德、贞元年间)

景点介绍

公园位于菜户营桥东北角,正处在当年金中都中轴线上的皇城南门至宣阳门故址之间。这一位置具有特殊性和文化唯一性,是最适宜反映金中都建城历史的场所。园区占地面积约5公顷,形状也是狭长,南北长约700米,东西最宽处约为120米。

“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金朝二(海陵王,天德、贞元年间)

【历史背景】

金中都金朝都城。天辅六年(1122),金与北宋联兵攻辽,金军陷辽南京析津府(今北京),按原订协议交归宋朝,宋改名为燕山府。不久金兵又侵宋占燕山府,改称燕京,先后设置枢密院和行台尚书省。金海陵王完颜亮天德三年(1151四月,下诏自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子)迁都燕京,削上京之号。任命尚书右丞张浩、燕京留守、大名尹卢彦伦等负责燕京城的扩建与宫室的营造。

中都仿照北宋汴京之规制,在辽南京城基础上扩建。中都城东南角,在今永定门火车站西的四路通;东北角在宣武门内翠花街;西北角在军博南黄亭子;西南角在凤凰嘴村。东城墙自四路通向北,穿过明清护城河,越过今陶然亭公园、黑窑厂、潘家河沿(今潘家胡同)、虎坊桥西、梁家园,在北新华街西侧与北墙相接,城墙上三门:施仁、宣曜、阳春。中都南城,西起凤凰嘴,笔直向东,途经鹅房营、万泉寺等地。南三门:端礼、丰宜、景风。有人考证,今天的右安门大街、牛街、长椿街至闹市口一线,就是金中都时南北通衢。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不管历史对完颜亮如何评价,作为北京人,是应该感谢其迁都之举的

 

【旅游趣事】:

    逛完了天宁寺,穿过二环路,顺着护城河往南走,都是金中都遗址公园。虽然是阴天,但没风,而且不冷不热,公园里的树和草也还没有枯黄。在这样的环境里散步,还是很舒服的。一边走,一边照相,大概半个小时,就走到了公园南门。

 

 

北京  三山庵(八大处三处)

(2019. 02. 22)

 

朝堂初有迁都意

深山已然响梵音

佛在人前

“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金朝二(海陵王,天德、贞元年间)

景点介绍

三山庵是北京八大处风景区中的第三处,山门面朝东北,是一座布局精巧、构筑工美的四合院落。山门殿为三开间,左右各开角门一扇;正殿五楹并配有耳房两间;两配殿门户相对分列于正殿两厢。山门殿悬额“三山菴”;垂联“翰墨因缘旧;烟云供养宜”;正殿悬额“是大世界”,联题:“慈目静心法相;和风甘雨祥云”。此院额联皆为今人手笔。

“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金朝二(海陵王,天德、贞元年间)

【历史背景】

三山庵是八大处的第三处寺院,创建于金天德三年(公元1151),距今近九百年。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这寺建得是时候啊 --- 朝廷上一有迁都的提法,这儿就在新都边上开始建庙了,这绝对有眼光啊!干房地产开发合适了!

 

【旅游趣事】:

    从二处后门出来,沿着山路转过一个山湾,就到了三处。和二处那种规模宏大的寺庙相比,三处就显得“寒酸”了不少,游人也少了很多。山门殿是财神殿,供着关公。关公的塑像是坐像,左手拿着本翻开的《春秋》。大概是活儿干得没那么细致,《春秋》上的文字曲里拐弯的,猛一看有点像满文 --- 当然,咱眼神不济,也不认识满文,只是瞧着像而已。真要是满文,还真难为武圣人了 --- 读的是外文书啊!

 

 

北京  金中都城遗迹
(2022. 04. 14)


迁都城 足显雄才伟略

治天下 难有勤政爱民

一朝两评

“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金朝二(海陵王,天德、贞元年间)

【景点介绍】:

金中都城遗迹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凤凰嘴村、高楼村、万泉寺、马连道,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研究北京历史和城市变迁的重要实物。金中都城遗迹周长37里,近正方形。现存为金中都城的南垣及西垣遗迹,共3处:凤凰嘴村为城西南墙角,墙体残高3米,长约100米,墙南面的水渠为金代护城河遗迹,此处为较大的一处遗迹。

“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金朝二(海陵王,天德、贞元年间)

【历史背景】:

金中都城建于天德三年(1151),是北京在历史上作为王朝都城的开始。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北京留下的正宗金代遗迹,基本都是和完颜亮迁都这一历史事件相关的。站在今天的角度看,这是一座千古名都的起始点。可站在当时的角度看,又绝对的是劳民伤财。这种评价,与万里长城、大运河的评价如出一辙。

 

【旅游趣事】:

从地铁口出来,辨别了半天,才找到哪边是南。一路往南走,路上越来越清静,拐了个弯,路上更是空无一人。要知道,这可是北京城三环内,这种景象可不常见。路左手边有座大门,就是“金中都城遗迹公园”的入口。网上有说这座大门一推就开,可上前较了半天劲,门是纹丝不动。好在门柱上有个小台阶,登上去就能从不高的院墙看到里面的景象。园内不大,基本可以看到全园,东边空地上陈列着一堆石碑、石刻,西面有个土坡,想必是老城墙,可这上面盖着苫布,而且苫得严丝合缝。也就这些了,拍了两张照片,就从小台阶上跳了下来。

 

 

北京  金中都水关遗址

(2016. 12. 30)

 

迁幽燕 未见一统天下

建新城 却成千年名都

京城运始

“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金朝二(海陵王,天德、贞元年间)

景点介绍

金中都水关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迄今所发现的唯一一处完整的金中都建筑遗址。遗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玉林小区,今凉水河以北50米处。水关遗址全长43.4米。金中都水关遗址是迄今国内所发现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一处水关遗址,为金中都城和中国古代城市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金朝二(海陵王,天德、贞元年间)

【历史背景】

金中都水关遗址建造年代约在1151—1153年间。

金海陵王完颜亮弑金熙宗后即位,于天德三年(1151年)四月颁布诏书决定自上京迁都燕京。完颜亮任命张浩、苏保衡等营建都城,参照北宋都城汴京的规划和建筑式样,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在东、西、南三个方向往外扩展,共动用了120万人,历经两年,至天德五年(1153年)始告完成。于贞元元年三月二十六日(1153421日)正式迁都,改元贞元。改燕京为中都,定名为中都大兴府。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从中原之地往北,无论是东北还是西北,北京的位置都在咽喉上。北方来的游牧人王朝把都城定在这儿是颇有远见的:进,一马平川地俯视中原;退,扼守咽喉要路保住自家“后院”。

 

【旅游趣事】:

    天冷了,在京城的闲逛也变成了以室内景点为主,这些天一直对照着《走进博物馆》一书,流连于京城各个博物馆间,这天的计划是市内西南角的两个。从中国消防博物馆出来,想想路不远,就一路往南走来。虽然自小生活在北京,但这边来的并不多。走了二十分钟,大路已经到了尽头,前面是一条河,往左拐沿着河边向东走。一边走,一边琢磨:这二环路里居然还有这么清净的地方啊!走到博物馆,进门一看,嘿!又成专场了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