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尝不可与辽金比烈---西夏二(谅祚至李睍)

标签:
银川西塔武威西夏文碑张掖大佛寺武威文庙吴忠青铜峡108塔 |
分类: 第八轮 |
宁夏银川
(2007. 02. 05)
裂土西隅创业艰,
称帝之路难上难。
党项传国二百载,
岂因一战好水川。
【景点介绍】:
【历史背景】:
据史载,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死后,其子刚满周岁就登上了皇帝宝座。皇太后没藏氏为保毅宗皇帝“圣寿以无疆”,护佑李家天下和西夏江山“延永”坚固,建造了这座“承天顾命”的寺院和佛塔。承天寺的殿屋廊宇,规模宏大,时有“东土名流”、“西天达士”往来,寺内香火鼎盛,游人不绝。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逛完了北塔,下一个目标就是西塔,在瑟瑟的寒风中哆嗦了半天,才打上一辆出租车。银川的出租车很怪 --- 定额出租车票是7元一张,可最低起步价是5元,由于城市较小,在城里打车基本都是个起步价。这样,每打一次车,先“赚”2元。西塔景区很小,塔还是实心的,真要是只看塔,用不了两分钟。还好,这时的宁夏博物馆还在这里,估计是临时的,展品不多,好歹不至于转一圈就走。就这样,里里外外地转一圈,也没用了20分钟。
甘肃武威
(2014. 08. 13)
古塔耸立八百年,
护国岂止在中原。
双文刻碑记灵应,
昭示天下夏非蛮。
【景点介绍】:
护国寺感应塔碑现藏于甘肃武威市西夏博物馆,全名为“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碑身高2.5米,宽0.9米,厚0.3米,两面刻文。正面以西夏文篆字题名“敕感应塔之碑文”,也叫“天佑民安”或“西夏碑”。清嘉庆九年被武威人、甘肃著名学者张澍所发现,护国寺感应塔碑由于发现时间最早、保存的西夏文字数量最多、记录的内容最完整,是迄今所见最大、最完整、内容最丰富、最有价值的西夏碑刻。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一级甲等文物。
【历史背景】:
西夏碑文通篇记载着一个神奇的故事,大意是:凉州护国寺内有一座7层的佛塔,是阿育王以“奉安舍利”而建的8万4干座佛塔中的一座,后来因年久失修面毁坏。至前凉(公元314-376年)时,张轨修宫殿正在此塔旧址之上。到张天锡时宫中屋“灵端”,张天锡即毁宫复塔。至西夏占领凉州、该塔仍完好无损,而且“灵应”更多。天祜民安三年(公元1092年)冬,凉州发生大地震,塔身倾斜后又恢复原状。为了旌表佛塔的“灵应”,西夏皇太后和皇帝李乾顺诏命重修此塔。天祜民安五年竣工后,遂立碑纪功,颂扬佛的灵应和西夏统治者的功德。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从几本旅游手册上,都看到了“西夏文碑”这个景点,有的手册上说这个景点在武威文庙里,有的手册上干脆就作为一个独立景点。在武威文庙里转悠了一圈,也没找到这块碑。从文庙出来,看着马路对面的“西夏博物馆”,就琢磨着会不会在这里。进门一看,果不其然,这块碑就在展厅里最显眼的地方。看石碑是件令人“纠结”的事情 --- 字认不全,物拍不清。更何况这碑的一面还是党项文,字虽说都是“方块字”,可一个也不认识。倒是背面有汉文,我总不能转着圈地对照着把碑文读下来啊!更何况这些汉字也认不全啊!绕着碑转悠了几圈,就去看其它展品了。在银川的自治区博物馆里看过不少西夏的文物,相比之下这里的文物真的有些“提不起来”了,看来这个博物馆有点象是为这块碑而建的。
甘肃张掖
(2016. 10. 15)
儒兴佛盛嵬名策
辽灭宋亡夏国存
西北尚安
【景点介绍】:
张掖大佛寺位于张掖市西南隅,因寺内有中国最大的室内卧佛涅槃像而得名,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现存建筑有大佛殿、藏经阁、土塔三处。大佛殿殿高33米,面阔9间,规模宏大。殿门两侧各镶以六平方米的砖雕一块,左为“登极乐天”、“西方圣境”,右为“入三摩地”、“袛园演法”。殿内有木胎泥塑佛像,金装彩绘,形态逼真,视之若醒,呼之则寐。卧佛身后塑十大弟子 ,两侧廊房塑十八罗汉,殿内四壁为《西游记》和《山海经》壁画。藏经阁内珍藏有明英宗颁赐的六千多卷佛经,经文保存完好,以金银粉书写的经文最为珍贵。寺后有一33.37米高的土塔,为张掖五行塔之一,其一、二层台座四隅各建一小塔,风格独特。
【历史背景】:
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原名迦叶如来寺,明永乐九年(1411年)敕名宝觉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敕改宏仁寺,因寺内有巨大的卧佛像故名大佛寺,又名睡佛寺,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甘肃武威
(2014. 08. 13)
西夏立国百年长,
尊孔崇儒固家邦。
圣人西番已封帝,
中原尚是帝封王。
【景点介绍】:
武威文庙位于市区东南,坐北向南,总面积为15000多平方米,是甘肃境内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祭祀孔子之地。庙内松柏参天,清幽恬静,东西两组古建筑巍然屹立。东以文昌词为主,前有山门,后有崇圣祠,中为二门戏楼,左右有牛公祠、刘公祠。西以大成殿为主,前有伴池、状元桥,后有尊经阁,中有灵星门、戟门,左右有名宦、乡贤祠。
【历史背景】:
传闻文庙是最早建于前凉或西夏时期,碑载复建于公元1437年-1439年(明正统二至四年)。据有关史料记载,西夏在建国之初,即蕃学与汉学并举。乾顺时又下令特建“国学”,教授儒学,还设立“养贤务”,以供禀食,使儒学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至仁宗时,“国学”进一步扩大,人庆元年(公元1144年),他下令各州县普遍设立学校,同时在皇宫内设立小学,时常亲临训导;人庆二年(1145年),他摹仿中原制度,建立大汉太学,并亲临太学祭奠至圣先师孔子;人庆三年(1146年),他又追尊孔子为“文宣皇帝”,下令州郡修建殿宇巍峨的孔庙,儒学被西夏推上了更高的地位,并已成为西夏统治的主导思想。武威文庙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建立并开始有祭祀孔子活动的。“大夏开基,凉(武威)为辅郡。”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下了火车,到酒店都安顿了下来,一看表还不到11点。这会儿要是直接去吃饭,似乎有点早,就打了个车直接来到了文庙门口。如果这个季节在北京,会是在最难受的气候里煎熬,而在这里却完全是不同的感受,身上的清爽似乎使得精神头儿大增,特别是在文庙里浓重的树荫之下,觉得格外舒服,更何况还是“专场” --- 只有我一个游人。武威的文庙和逛过的国内大多数文庙从格局上没大区别,但这种宁静、祥和的感觉是别处没有的,不由得脚下就放慢了脚步,多享受一下这种感觉吧!
宁夏吴忠
(2009.
党项蒙古虽夷蛮,
笃信我佛愿参禅。
江山稳固民受惠,
建塔何论是夏元。
【景点介绍】:
【历史背景】: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管宁夏业务已经两年多了,银川市内及周边的景点也逛得差不多了,这回来就决定走远一点,去108塔看看。还是找的那位熟悉的出租车司机,在银川周边的几处景点,都是这位司机陪着我转悠的 --- 那些景点对出租车司机都是免费的。在108塔,可没有这种待遇,他只能在车上等我了。一个人走进景区,猛一看确实有些震撼的感觉,估计再平常的物件摆上一大片也能会给人这种感觉。不知为什么,看着这些三角形排列的塔,脑子里总闪现“杨辉三角”这个数学概念。当然,这些塔是没有编号的。在下面拍了几张远景照片,开始一层一层地往上爬,一行接一行地近距离看塔。这下震撼的感觉消失了不少,只剩下呼哧带喘的感觉了。除了顶尖上那座塔模样不大一样,剩下的塔都是一模一样,也就是走马观花地这么一看了。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