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九鼎,建明堂,修方泽,立道观---北宋二十二(徽宗,大观年间)

标签:
襄阳米公祠新乡文庙及大观碑宜宾旧州塔 |
分类: 第八轮 |
湖北襄阳
(2014. 11. 16)
眼儿媚
习书集古采多源,亦效本朝贤。
草行隶篆,王颜欧褚,倒也心安。
本为勋旧名臣后,愿乐享清闲。
名扬当代,艺传后世,何必高官。
【景点介绍】:
米公祠,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市汉江之畔,原名米家庵,是纪念中国古代,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米公祠始建于元朝,扩建于明朝,是襄阳市境内标志性景观之一。
《米公祠及其石刻》1956年被公布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米公祠作为明、清代古代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祠堂庭院清静,碑石林立,怪石嶙峋,银杏参天,给人以清静幽深的感觉。米芾人称“米襄阳”,“颠不可及”、“妙不得笔”、“与孟鹿门号两襄阳书传千古,共苏黄蔡称四巨子颠压三人”等题词,是后人对米芾书法及人物性格的高度评价。
【历史背景】:
米芾(1051年—1107年),自署姓名米或为芊,芾或为黻[fú]。北宋书法家、画家,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宋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又称“米襄阳”、“米南宫”。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河南新乡
(2016. 06. 22)
天子撰书 大臣制碑 一朝上下可干正事?
宋朝昏乱 契丹衰微 两国南北谁知潜敌。
君庸朝危
【景点介绍】:
新乡文庙位于新乡市红旗区人民政府院内,创建年代无考,今仅存大成殿、明伦堂旧址、《大观碑》、《重修新乡县儒学记碑》及《重修文庙记碑》等残碑若干。
大观圣作之碑该碑简称“大观碑”,亦称“御制八行刑碑”。现存红旗区人民政府院内。碑高4.72米,宽1.26米,厚0.42米龟趺座。碑额半圆形,上刻二龙戏珠和缠草图案,下刻云气纹饰,碑文四周浅刻二方连续藏地卷龙缠枝牡丹花边。碑体丰伟,刻工精细。碑文由宋徽宗赵佶撰并书,由书学博士李时雍摹写上石。“大观圣作之碑”6字,系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蔡京所题。
【历史背景】: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庙废,元祐四年至五年(1089-1090年),邑令李久在原址重修,有讲堂、斋室、疱厨等40余间。金大定八年(1168年),又建大成殿,不久毁于战乱,明洪武三年(1370年)复建。文庙自元右年间重建后,金代、明代和清初曾屡次扩建、重修,计建有大成殿、东西廊庑、棂星门、戟门、崇圣宫、明伦堂、泮池等。
“大观碑”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八月立于文庙。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四川宜宾
(2018. 04. 10)
江边立塔难镇水患
乱世拜佛怎佑国安
只成景观
【景点介绍】:
旧州塔位于距宜宾城北约三公里的旧州大坝上,为十三重密檐式方格砖塔,通高29.5米。塔身用砖在平地建砌,没基脚,底层特别大,檐部用叠涩砌法,向外层挑出。自第二层开始,塔身逐渐收杀,愈上愈急,直至第十三层止,转而收分成梯形的平台两重,形成优美流畅的轮廓。檐上塔身四周开中线窗,窗两边塑小塔,凹砌有破子棂窗。塔内有五层,每层皆有心室。室顶为藻井天花。四角砌斗拱,结构简练朴实,室内小龛供佛像。

【历史背景】:
旧州塔建于北宋大观三年,即公元1109年。1941年梁思成、莫宗江、刘敦桢等古建筑专家考察,认定为宋代建筑。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地处偏远,看来对国家的热点问题也有点反应“迟钝” --- 远在几千里之外的东北,宋、辽、金已经快开打了,这儿还建塔拜佛呢!
【旅游趣事】: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