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甚盛之德,固已度越前王---北宋十四(英宗)

(2024-03-23 06:36:26)
标签:

常州清凉禅寺

潮州许驸马府

重庆罗汉寺

分类: 第八轮

江苏常州  清凉禅寺

(2017. 11. 17)

 

寺建江南地

香燃文化乡

梵音悠扬

甚盛之德,固已度越前王---北宋十四(英宗)

景点介绍

常州清凉禅寺,又名端明寺。位于常州市区同济桥南的和平中路488号,占地20.1亩。清凉寺建筑采用四合庭院封闭式格局,其主体建筑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阁、海镜堂、藏经楼均位于中轴线上。该寺建筑尤以禅堂和藏经楼最为著称。禅堂位于藏经楼南侧,为“回”字形转楼,建筑别致,其规模为其它寺院所罕见。藏经楼为七开间三层,经实测高达24.983米,为供奉龙藏、僧人阅读藏经、讲经、研究佛法、受戒登坛、研究佛教礼仪之所,藏有明代宗所赐大藏经一部及慈禧太后所赐大藏经(龙藏)一部。

甚盛之德,固已度越前王---北宋十四(英宗)

【历史背景】

始建于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由常州籍枢密副使胡宿请额所建,初名报恩感慈禅院。原址在城东南3里处,延洞云深禅师为开山祖师。南宋理宗淳祐八年(1248),常州郡守李迪为祀胡宿,在寺内立胡文恭公祠。元末寺与祠俱毁。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报恩寺始移建于现址。明代宗景泰五年(1454)礼部尚书胡滢因念祖先胡宿曾任端明殿学士,且有祠在寺内,遂奏请朝廷改报恩寺为端明寺。光绪三十年(1904)复名清凉寺,该寺在草创时规模并不大,但由于僧人“道行超卓”,乡里闻名。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建一座庙至于枢密副使这样的高官来申请么!是不是涉及谁掏钱的问题?

 

【旅游趣事】:

从淹城遗址出来,等了近半个小时的公交,到清凉寺时已经十一点多了。路东的张太雷故居没有开放,只拍了两张外景,就过了马路。不知是什么原因,北方的寺庙围墙大多是红色的,而江南一带却多见黄色围墙的寺庙。庙门不是很显宏伟,可寺内的地方却不小。装修、扩建工作还没结束,很多地方还堆着建筑材料。天上还下着小雨,看看时间也不早了,就赶紧转了一圈,出门奔下一个景点而去。

 

 

广东潮州  许驸马府

(2016. 03. 08)

 

凭祖荫 卫天子 尚公主

督宋军 破蛮夷 报朝廷

并非纨绔

甚盛之德,固已度越前王---北宋十四(英宗)

景点介绍

许驸马府在市区中山路葡萄巷东府埕4号。为北宋宋英宗皇帝之女德安公主之驸马许珏的府第。驸马府座北朝南偏东8度,面宽42米,进深47米,建筑面积约 18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三进五间。首进与后座均带插山厅、房合为九间。中厅东西围屋带从厝厅、房及书斋。上厅的后面有横贯全宅的后院,主体的三进与插山构成“工字”格局,围屋隐伏于中座两旁山墙外,形成独厅、独院、独天井之独特设置。

甚盛之德,固已度越前王---北宋十四(英宗)

【历史背景】

许驸马府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历代虽有维修,但至今仍保留始建年代的平面布局和形制,是全国罕有的宋代民居建筑。

驸马府主人许珏,字君瑶,一字国玺,出身于显宦家族,少时天资厚质,娴韬略而精易理。许珏初以祖荫得为宋仁宗皇帝近卫武官,授左班殿直(宋朝武职官名),尚宋太宗皇帝的曾孙英宗皇帝赵曙的长女,即宋仁宗皇帝的孙女德安公主(其父赵曙太子时封郡主,登帝后而称公主),出为宾州观察使、广南西路大总统兵马都监(统广东、广西、云南三省),继叔父许闻义任宾州知州,封武功大夫。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交趾入寇犯境。越年,朝廷以郭逵为安南招讨使,许珏驸马为都监,监郭逵军南下征剿。先克邕、廉等州,十二月击败交趾兵于富良江,声威大振,安南主李乾德惧,奉表谐军门降,逵凯旋,珏屯广南防边。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看看许珏的经历,无论是招驸马前的背景,还是招驸马之后的工作,都是武将啊!在这样一个重文限武的年代,皇帝能把闺女嫁给武将?再看看这位许驸马后期的经历,也让人奇怪 --- 怎么就遭贬了呢?难道娶了公主还得不到信任么?

 

【旅游趣事】:

    逛完了文庙,就往北走,准备逛许驸马府。驸马府不在主干线上,得一边走一边踅摸路边的标记。穿过一条小胡同,往左边一拐,就看见了驸马府的大门。给大门拍照还比较方便,可进门以后再拍照就麻烦了 --- 房子之间的空间太小,照不到全景。只能一边看许家的介绍,一边琢磨:南方的地儿是小啊!驸马家盖房都不说盖宽绰点儿!

 

 

重庆  罗汉寺

(2016. 05. 16)

 

一座古庙 历数朝风雨

五百罗汉 经千年沧桑

人佛同道

甚盛之德,固已度越前王---北宋十四(英宗)

景点介绍

罗汉寺坐落在渝中区民族路,是全国汉族地区重点佛教寺庙之一。重庆市佛教协会设于此。大雄宝殿中有许多佛教艺术珍品,有十六尊者塑像,即释迦佛的16位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有明代的“西方三圣”铜铸像,缅甸的“释迦牟尼成道玉佛”,临摹印度壁画“释迦牟尼离宫出家图”等。寺内藏经楼收存的大藏经、梵文和藏文经典,以及古籍字画等,大多为唐、明两代瑰宝。罗汉堂内造像总计524尊,皆泥塑像。其造型细腻精巧、神态逼真,常有善男信女至此,默数罗汉以测吉凶祸福。

甚盛之德,固已度越前王---北宋十四(英宗)

【历史背景】

罗汉寺始建于北宋治平年间(1064 --- 1067年),原名治平寺。寺因罗汉洞而建。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5),有僧名曦庵,在西佛岩荒芜之地修建僧寮、厢房、莲池,以迎宾客。寮房后种葵一株,芳洁雅致,因此人称曦庵为白葵和尚。清康熙五年(1666)总督李国英重修,乾隆十七年(1752)改建。 “罗汉寺”得名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当时的方丈隆法和尚仿效四川新都宝光寺罗汉堂的形式在寺内建造了五百阿罗汉堂,由此,罗汉寺名益彰。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宋朝皇帝怎么了,怎么都愿意用自己的年号当庙名啊!要当了几十年皇帝也就罢了,像这只当了三年多皇帝的,跟着凑什么热闹啊!

 

【旅游趣事】:

    重庆的路和大多数南方城市一样,也不是横平竖直的。原本打算到罗汉寺,可谁知七拐八拐,走到解放碑步行街上来了。只能一边走一边打听,出了步行街,往前走了不远,就看到一大片工地。绕过工地,就到了罗汉寺的山门。从工地绕的时候就感觉出来,这个庙不大啊!怎么门票要10元?那也得买啊!进门一看,这庙和别的庙格局还真不太一样 --- 罗汉堂怎么在正殿前面,难道这就是罗汉寺得名的原因?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