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汉家月明
汉家月明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697
  • 关注人气:5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代而下论事功者无过于唐---唐朝四十九(不确定时间)

(2024-01-22 06:50:45)
标签:

枣庄台儿庄菩提寺

益阳南岳宫

北京门头沟三家店白衣

临夏八坊十三巷

北京顺义玉幢金马

分类: 第八轮

山东枣庄  台儿庄菩提寺

(2017. 06. 13)


寺庙本随战乱起

香火又伴硝烟兴

永记英魂

三代而下论事功者无过于唐---唐朝四十九(不确定时间)

景点介绍

菩提寺,原名“准提阁”,位于台儿庄古城东门处。古城重建时,在其原址南侧台儿庄古城东北部复建,并依据“伽蓝七堂制”,增建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忠烈祠、客堂、主持房、斋房、方丈房、碑廊等建筑,总占地15亩,连同配套区共占地60亩,整个佛教文化街区占地100亩。2014年被批准为合法佛教寺庙,并更名为菩提寺。

三代而下论事功者无过于唐---唐朝四十九(不确定时间)

【历史背景】

始建于唐代中晚期,于2012年重建。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虽然不知道建庙的准确时间,但唐朝中晚期是战乱时代无疑。一座一千多年默默无闻的寺庙,又随着一场大战英灵的进入,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旅游趣事】:

    从古城西门进来,一路走到这儿,刚好是最远的一个景点。庙宇占的这一大片地 --- 几乎是古城的整个东北角。庙内游人不多,一边逛一边琢磨:这庙的运气真好啊,不但在重建的时候从城外迁到了城里,还能占这么大一片地方。

 

 

湖南益阳  南岳宫

(2018. 03. 10)

 

佛祖栖身宫观内

岳神安坐莲台前

哪家庙宇

三代而下论事功者无过于唐---唐朝四十九(不确定时间)

景点介绍

南岳宫在今南岳宫社区。庙分三殿,南岳殿供南岳圣帝,大雄宝殿供三尊大佛,观音殿供千手观音。三代而下论事功者无过于唐---唐朝四十九(不确定时间)


【历史背景】

南岳宫始建于唐朝,明朝时进行重修。清朝光绪年间,大规模地重修过,德慧老和尚加修了佛殿。因此,城内南岳宫,香火盛极一时,朝佛进香者甚多。

一九五年,城内南岳宫改办僧众工厂,佛事遂停。一九九年,僧侣释明珍对此庙进行重修,恢复庙中佛事。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说到宫观,联想到的自然是道家。这可倒好,庙是佛是道说不清楚,哪年建的也说不清楚,真够糊涂的。

 

【旅游趣事】:

沿着滨江路往东走,走过一座正在修建的大桥,就看见了路边这座南岳宫。走进门去,越看越糊涂 --- 这到底是佛家的呢,还是道家的呢?大雄宝殿供着三尊佛像,而正殿内供着帝王打扮的一尊神像,估计是南岳神。难道又是“佛道双修“?

 

 

北京  门头沟三家店白衣观音庵外观

(2021. 03. 16)


河畔起佛寺

荒野响梵音

神在人前

三代而下论事功者无过于唐---唐朝四十九(不确定时间)

【景点介绍】:

白衣观音庵白衣观音庵也在中街上,它是佛教建筑,供奉白衣观音菩萨。白衣观音庵坐北朝南,山门一间,大硬山调脊,筒瓦,砖吻兽,五小垂兽,排山勾滴,门额前有石刻“白衣观音庵”。

正殿三间,大硬山调脊,黄琉璃简瓦吻兽,有五小兽,前带廊,五架梁,苏式彩绘,面宽11.05米,进深7米。两厢配殿各三间,天王殿三间,建筑精巧严谨。

三代而下论事功者无过于唐---唐朝四十九(不确定时间)

【历史背景】:

白衣观音庵建于唐代,辽、金、明、清重修。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村子建立的传说才到辽朝,想必唐朝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郊片野。在这种地方盖个寺庙干什么啊?咱先不说传教布道,就是寺内和尚生活都成问题吧?

 

【旅游趣事】:

对于这种村中的小庙,原本就没指望能开着门,更何况这疫情刚刚平稳了些。果不其然,庙门上是铁将军把门。也不知道是谁停车这么“不讲究”---堵着人家大门停车,弄得我想拍张“素净”点儿的庙门照片都办不到。拍完庙门,又登上旁边的台阶,结果也看不到庙内什么景象。从台阶上蹦下来,又沿着墙转悠几步,想着看看有没有后门什么的,结果也是失望。没办法,走吧!

 

 

甘肃临夏州  临夏八坊十三巷
(2021. 05. 10)


往来丝路求商利

定居中华享天伦

几朝如故

 三代而下论事功者无过于唐---唐朝四十九(不确定时间)

【景点介绍】:

八坊十三巷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首府临夏市。临夏古称河州,知道河州的人,还会知道临夏市内的回民又称“八坊人”。“八坊”和“河州”同时成为了临夏的别称,而八坊十三巷便是河州民族风情的古街区。从唐朝至今,围绕着八座清真寺形成了八个教坊、十三条街巷,故称为“八坊十三巷”。它融合了回族砖雕、汉族木刻、藏族彩绘,集民族特色、休闲旅游、绿色生态、人文科教为一体,呈现出穆斯林的生活画卷,是河州民族民俗文化名片,民族建筑艺术“大观园”。

三代而下论事功者无过于唐---唐朝四十九(不确定时间)


【历史背景】:

早在唐朝就有大食(今沙特阿拉伯)、波斯等国商人和宗教人士在八坊一带来往经商、传教和定居,逐步修建了伊斯兰教的八座清真寺及其教坊,形成了一个“围寺而居、围坊而商”穆斯林聚居区,因此得名“八坊”,含有“教坊”和“番坊”之意。到清初,在南关内外,先后建立了八个清真寺,便有了“八坊”(者麻提)之说,清朝后期虽然清真寺增多至十几座,但是习惯上人们将这片地方还以八坊相称,八坊这一名称的确有了几百年历史。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从唐朝开始聚集,到元朝首座清真寺建立,已经五、六百年了。再经过七、八百年的发展,才有了今天的气象。

 

【旅游趣事】:

从东公馆出来,过了马路就从“王寺巷”进到了八坊十三巷区域内。头脑中的胡同、街巷不说是笔直的,但应该是不拐弯的,用数学的语言讲,应该是“平滑过渡”的。可这里完全不是这个概念 --- 一个巷名,其间可能得拐仨弯,幸好手中有张打印的地图。不管是十三巷,还是十八巷了,顺着一条接一条地逛就是了。这里大概是当地着重宣扬的旅游区,里面游人不少,路两边的建筑也是修缮不久的痕迹。小俩钟头,从“拥政巷”转悠出来,再对照一下手中的地图。嘿!基本上还都转到了啊!

 

 

北京  顺义玉幢金马
(2021. 07. 20)


塔幢正解本无异议

唐辽生时却有分歧

传说生动

 三代而下论事功者无过于唐---唐朝四十九(不确定时间)

【景点介绍】:

玉幢金马,又称石幢,位于老城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之处。县志记载:“石幢建城心最高处,街衢四通。通天一柱,远望如云中麾盖。一柱插天,八角环绕,石坚而色莹,望之亭亭如玉,四周撑以盘龙茶树网,刻以狮象、莲花、佛座,上覆荷叶宝盖,旁缀金铃,风动冷然有声”现高约12米,基址周围为环岛,直径达21米,此幢为顺义古城的标志。

三代而下论事功者无过于唐---唐朝四十九(不确定时间)

 

【历史背景】:

石幢始建年代不详,一说为唐代所建,无考。另一说建于辽国萧太后时期。崇祯十六年重修,1953年拓宽街道时拆除。1991年重修新石幢,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甭管建在唐朝还是辽朝,从建筑的样式及位置看,这会不会是老版的“路灯”啊?

 

【旅游趣事】:

在家里的一本老书上,见到这个景点的介绍。几次来顺义,也远远地看到过一个影子。这次来,想看看顺义古城墙的愿望破灭了--- 被“圈”在了工地里。只能顺着路往南溜达,正好就走到了石幢前面。近距离一看,这也显得太新了!不过,样子倒是挺别致,在别处没见过。转悠一圈,拍了几张照片。甭管它的新与旧了,好歹算了了自己心中一档子惦记已久的事儿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