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红尘妃子笑---唐朝二十六(玄宗,天宝元年至五年)

标签:
西安八仙宫扬州大明寺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绍兴贺秘监祠开封禹王台公园三贤祠 |
分类: 第八轮 |
陕西西安
(2010. 11. 17)
关中古观供八仙,
贺李豪酌诵诗篇。
古观曾经多重建,
诗篇不变千古传。
【景点介绍】:
“八仙宫”,位于西安市东关长乐坊内,原为唐代兴庆宫遗址的一部分,现在是古城西安最大的道教庙宇,也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背景】:
八仙宫的大殿外面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上刻有“长安酒肆”四个大字。据说唐代大诗人李白当年在长安时(天宝元年,742年)经常来这里喝酒,曾经多次醉倒在“长安酒肆”。 当时的长乐坊一带老徐家的稠酒颇有盛名。此酒是用糯米制做的一种甜酒粘稠如浆人称玉浆再配上清香的黄桂就成为当时长安街头的一种美酒佳酿——黄桂稠酒。一天李白与贺知章、张旭等八人慕名而来,结果为香气横溢的酒而倾倒,此后他们经常来这里喝酒吟诗,每次都要一醉方休。因而后人在他们经常喝酒的长乐坊立一个石碑,并修了“八仙宫”。当时的“八仙宫”是为了纪念李白、贺知章等酒中八仙而修的。到了后世道教逐渐受到皇家的重视,后人就把庙宇扩建成了道教吕洞宾、铁李拐等八仙的场所了。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酒中诗八仙变成了道家八仙,历史还有多少以讹传讹的啊!
【旅游趣事】:
江苏扬州
(2014. 09. 12)
荆州亭
出自扬州佛地,四海九州游历。
待转故乡归,一代宗师已立。
东渡弘佛志起,道路十年难觅。
终踏岛国乡,中日至今铭记。
【景点介绍】:
古城扬州北郊,蜀冈如卧龙般蜿蜒绵亘。名扬四海的千年古刹大明寺,就雄踞在蜀冈中峰之上。大明寺及其附属的建筑,因其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于一体而历代都享有盛名,是一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宝藏。
【历史背景】:
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唐天宝元年(742年),名僧鉴真东渡日本前,即在此传经授戒,该寺因以名闻天下。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陕西西安
(2009. 09. 10)
武德五年起麦加,
开元前后进中华。
或因饮食多限制,
难见神州遍地花。
【景点介绍】:
清真大寺位于西安鼓楼西北的化觉巷内,又称化觉巷清真大寺,它与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大寺并称为中国西安最古老的两座清真大寺,因其在大学习巷寺以东,故又叫东大寺。全寺总面积1.3万平方米,寺院内有建于17世纪初高达9米的木结构大牌坊,牌坊琉璃瓦顶,异角飞檐,精缕细雕;东西走向成正方形,共分为四进院。全寺总面积1.3万平方米,寺院内有建于17世纪初高达9米的木结构大牌坊,牌坊琉璃瓦顶,异角飞檐,精缕细雕;东西走向成正方形,共分为四进院。殿内有石碑七通,碑文有阿拉伯文、波斯文和汉文。第二进院内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和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的书法真迹。第四进院内有面积约1300平方米的殿堂,可容纳千余人做礼拜,殿内有壁画400余幅,书以阿拉伯文图案,构图各具千秋。清真大寺的建筑形式、基调一派中国民族风格,然而,寺院内的一切布置又严格按照伊斯兰教制度,殿内的雕刻藻饰、蔓草花纹装饰都由阿拉伯文套雕组成,中国传统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艺术风格如此和谐地结合,令人赞叹,因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伊斯兰文物之一。
【历史背景】:
清真大寺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中国宫殿式古建筑群,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文化相融合的结晶。 该寺院始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的维修保护,成为目前的格局。该寺属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又晋升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5月被评为西安市旅游十大景观之一。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在中国境内,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唯一与特定民族相关联的宗教,这与其在饮食方面的限制有没有关系呢?
【旅游趣事】:
浙江绍兴
(2016. 11. 21)
少小离家 科举夺魁手
老大还乡 道观觅仙踪
人生有幸
【景点介绍】:
贺秘监祠,位于绍兴市区劳动路“周恩来祖居”西侧,系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贺知章的行馆,现为纪念诗人的场所。始建于唐代,在宋代和明代都进行多次重建,最近一次于2001年重修。
修建后的贺秘监祠占地面积1500多平方米,由崇贤堂、千秋楼、怀贺亭等组成,是绍兴市区唯一一处仿唐建筑。第一进崇贤堂,堂中置贺知章雕像,像背后是毛泽东手书贺知章《回乡偶书》一诗。两侧为贺知章生平史迹陈列。第二进千秋楼,是根据绍兴历史上公立祠堂的基本格局修复的,正中置线描石刻贺知章线刻像。千秋楼东侧为怀贺亭,典型的江南庭院建筑,小桥、绿柳、荷池与丰富的陈列融为一体。
【历史背景】: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
少时就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八十六岁(天宝二年,743年)告老还乡,旋逝。属于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较之名气更大的李白、杜甫,贺知章的一生要幸运得多 --- 生逢盛世。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看似是很光鲜的一个阶层,其实受社会状况的制约比一般人要重。赶上盛世能出人头地,赶上乱世可能连自己吃饭的问题都难解决。
【旅游趣事】:
河南开封
(2013. 11. 21)
生逢盛世年,
皆善美诗篇。
携手同游历,
【景点介绍】:
三贤祠位于禹王台公园禹王庙东跨院,建于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为纪念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高适同登吹台而建的祠堂。

【历史背景】:
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杜甫、高适兴会吹台,慷慨怀古,饮酒赋诗,留下了《梁园吟》等脍炙人口的名篇。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贤者,或使君主圣明,或使国家强盛,或使百姓富足。这三位在别处不论,在这儿可是出来玩儿的,是不是借工作之便还不得而知,对当地官府与百姓无任何利益可言啊!这要算“贤”,我可“贤”了二十多年了!
【旅游趣事】:
从台上的正殿禹王殿出来,信步进了东跨院,殿宇上的匾额赫然写着“三贤祠”。旅游时,这种“几贤祠”逛了不少,不知道这儿供的是哪三位。进门一看才知道是李白、杜甫和高适三位,心里马上产生了疑问:这三位在这儿当过官吗? --- 一般这种贤人祠堂,要么是当地人,要么在当地做过官。一看介绍才知道,敢情这几位是跑这儿玩来了。心里乐了:哦!闹半天这三位干的事和我现在正干的事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