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休明神器正,文物旧仪睹---唐朝十九(中宗,含殇帝)

(2023-11-13 06:53:24)
标签:

西安罔极寺

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大寺

西安小雁塔

分类: 第八轮

陕西西安  罔极寺

(2013. 07. 17)

 

唐室公主名太平,

李武两姓事难宁。

兄妹姑侄多争斗,

不掩孝女爱母情。

休明神器正,文物旧仪睹---唐朝十九(中宗,含殇帝)

景点介绍

  罔极寺为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东关炮房街路北。现为尼寺,古建筑有大雄宝殿、金刚殿、钟鼓楼、山门。

休明神器正,文物旧仪睹---唐朝十九(中宗,含殇帝)

【历史背景】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太平公主为其母武则天所立。取名于《诗经》欲报其德,昊天罔极之意,称罔极寺。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圆寂后在此寺停葬。寺在明初重修,寺址从原长安城大宁坊东南隅,南移于唐安兴坊内。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建庙的年代是亮点,705年恰好是神龙革命的那年。建庙到底是出于孝心,还是出于对母亲的补偿。还是相信孝心吧,毕竟是亲母女。

 

【旅游趣事】:

    从兴庆宫后门出来,觉得天气并不像想象得那么热,就决定再溜达一会儿。西安的街道和北京相近,基本以正东正西正南正北的路为主,这就使得一般不会迷路。七拐八绕,一座寺庙出现在了眼前,走上前,“罔极寺”三字的匾额就挂在门上。都到这儿了,那就进去看看吧!这应该是个还在承担宗教职能的地方,不要门票,进门溜达也没人搭理。在西安,随时碰到个传统风格建筑的庵观寺院不是新鲜事儿,也就没多想。回来上网一查,居然是个和唐朝历史相关的地方,这才是意外之喜。

 

 

陕西西安  大学习巷清真大寺

(2014. 09. 26)

 

华夏威名四海扬,

西来众贤聚大唐。

外教何论祆回景,

兼收并蓄更显强。

休明神器正,文物旧仪睹---唐朝十九(中宗,含殇帝)

景点介绍

西安市大学习巷清真寺位于西安市西大街大学习巷内北侧,与化觉巷清真寺东西遥遥相对。该寺建筑规模较大,仅次于东侧的化觉巷清真大寺,故又称西大寺。

休明神器正,文物旧仪睹---唐朝十九(中宗,含殇帝)

【历史背景】

据寺内现存石碑记载,该寺创建于公元705(唐中宗乙巳年)。赐名清教寺,玄宗朝改名唐明寺,元中统间赐名回回万善寺,及明洪武时赐名清真寺。是西安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

  据传说,郑和奉明成祖之旨,准备率领庞大的远洋舰队再下西洋,虽然使团人数达两万之众,但缺少精通阿拉伯语和锡兰语的翻译。于是,郑和便专程来到久已闻名的长安城西大寺求贤选才。经过认真考核挑选,他选中了西大寺的掌教哈三焉,遂任命为西洋使团的总翻译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自身文化越强大,对外来文化的宽容程度越大。对外来文化而言,越是碰到这种宽容的环境,其“业务拓展”所遇到的阻力可能越大。

 

【旅游趣事】:

    西安西门里北边这一片是回民区,有好几座清真寺。大学习巷清真寺和化觉巷清真寺基本是同一时代的,建筑模式也差不多,可就因为所处的位置差了一条街,这“待遇”也大相径庭:化觉巷清真寺位于鼓楼后的旅游街上,卖门票,每日游人不断;而大学习巷清真寺位于那条据说是本地人常来享用小吃的街上,不卖票,来这儿的基本都是本地穆斯林。好在我来的时候不是宗教活动日,没什么人,经过允许,就溜达了进去。正溜达着呢,一个朋友打来电话,问我在干什么。当听我说在游览清真寺时,他在电话那边哈哈大笑:在很多汉族人的下意识里,回族总和牛羊肉相联系,而我是天生不吃肉、后天也没练出吃牛羊肉的。换句话说,和回民一桌吃饭,我就只能全素。聊了一会儿,挂了电话,一边走一边琢磨:我逛清真寺这事儿很可笑么?清真寺又不是食品店,怎么干什么都往吃那儿联系呢!

 

 

陕西西安  小雁塔

(2007. 05. 29)

 

玄奘义净本相仿,

大小雁塔亦相当。

    何以“御弟”传四海,

    吴氏《西游》在相帮。

休明神器正,文物旧仪睹---唐朝十九(中宗,含殇帝)

景点介绍

小雁塔即荐福寺塔,位于西安城南荐福寺内,与大雁塔相距三公里。因低于大雁塔,故称小雁塔 玲珑秀丽的小雁塔与雄伟庄严的大雁塔风格迥异。这座密檐式砖塔略呈梭形,高43.38米,建造时共15级,现存13级。塔的底层最高,以上逐层递减,整体轮廓呈自然圆和的卷刹曲线。

休明神器正,文物旧仪睹---唐朝十九(中宗,含殇帝)

【历史背景】

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09,是唐代著名佛塔,位于大荐福寺内。荐福寺的原址在唐长安城的开化访,创建于公元684年,原名献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称大荐福寺。唐中宗再次登基后,在开化坊南面的安仁坊西北角修建了寺塔,塔园大门向北开,正好与荐福寺门隔街相望。后荐福寺搬到了塔院中,塔寺合一,成为了今天的小雁塔所在地。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为什么没有人以义净大师的事迹为题材,写一部《海上西游记》呢?也算为“一带一路”做点宣传啊!

 

【旅游趣事】:

    两座雁塔几乎就是西安市区的代表,几年前来西安,逛过了大雁塔。时隔近十载,再来西安,自然就把小雁塔放在了首要位置。到这儿才惊奇地发现这里居然是和西安博物院相连的,而且电子导游器还免费。把电子导游器带在头上,嘿!居然是走到哪儿讲到哪儿 --- 耳朵里听到的内容就是眼前所见的内容。看来这还是带定位的啊!净觉得这导游器好玩了,讲的内容却没记得多少,直到溜达完一圈出来,才有点后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