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唐朝七(太宗,贞观十五年至十七年)

标签:
西宁赞普林卡西宁日月山西安永兴坊 |
分类: 第八轮 |
青海西宁
(2014. 04. 22)
藏传赞普创业艰,
汉颂驸马公主贤。
和亲虽然涨国力,
汉藏一家自此年。
【景点介绍】:
青海省赞普林卡,位于西宁西大门-湟源。赞普林卡总占地面积43亩,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分前后两院,前院为佛殿,后院为藏式宾馆和皇家园林。前院主殿为五层楼藏式建筑:三层中空,塑有现世界最大的藏王松赞干布和王妃文成公主、迟尊公主佛像。还塑有藏传佛教格鲁派、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噶当派、觉囊派、希结派、苯教八大教派创始人塑像,以及藏传佛教五大护法、四大天王,还有各大小佛教共计一百余尊。四、五层塑有藏传佛教三世佛(过去佛燃灯佛、现代佛释伽佛、未来佛弥勒佛)。大殿内墙壁上绘有藏族起源、文成公主进藏、藏传佛教十六尊者、汉传佛教十八罗汉、释伽牟尼传等大型壁画与唐卡。还建有副殿观音殿、文殊殿和赞普林卡珍宝殿等。
【历史背景】:
赞普林卡是一座藏王寺院,传说文成公主进藏时(唐贞观15年,641年)曾在此住宿过。
松赞干布(617-650年Srong-btsan Sgam-po),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是实际上吐蕃王朝的立国之君。《新唐书》等汉文史籍中名为弃宗弄赞、器宗弄赞、弃苏农赞等。在位期间(629-650年),平定吐蕃内乱,极大扩张了吐蕃王朝的版图,使吐蕃成为青藏高原的强国。确立了吐蕃的政治、文化、军事、经济、法律等制度,从唐朝和天竺引入佛教、从唐朝引入科学技术以及历法。松赞干布与其王妃赤尊公主、文成公主三人,至今仍受藏族人尊崇。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和一般人家的女人结婚叫“娶”,和公主结婚叫“尚主”。换句话说,和公主结婚是“倒插门”。加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传统逻辑。于是,西藏“自古”成为了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古”就古到松赞干布“尚主”的那一年。
【旅游趣事】:
青海西宁
(2009. 05. 13)
为保大唐和西番,
公主远嫁上高原。
登高东望迷茫处,
父母双亲在长安。
【景点介绍】:
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湟源县西南40公里,属祁连山脉,既是湟源县、共和县的交界处,又是青海省内、外流域水系分水岭和农、牧区天然分界线,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藏语叫日月山为“尼玛达哇”,蒙古语称“纳喇萨喇”,都是太阳和月亮的意思。
【历史背景】:
公元641年(唐贞观15年)正月,一支庞大的送亲队伍护送着一位美丽的公主走过日月山口,日月山便从此闪亮在中国人伫望公主远去的心海,守望着无尽的苍凉和沉甸甸的传说。唐代以前的日月山不叫日月山,叫做赤岭,远看如喷火,近看如染血,因远望高山“土石皆赤,赤地无毛”而得名。作为告别中原的最后一站,文成公主在山上支起了帐篷,在故乡做最后一梦,伫望故乡最后一眼。她站在山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忍不住取出临行前父皇唐太宗所赐的日月宝镜,没想到镜中出现的却是长安繁华的景色,令她离愁倍增。公主悲喜交加,泪如泉涌。想到自己远嫁和亲的重任,毅然将日月宝镜抛下赤岭,摔在东的是日镜,摔在西的是月镜,摔碎的镜片让泪水和风沙掩埋,成为今天的日月二山。两山隔山相望,唇齿相依,如情侣,如父女,其情其景,无不动人。为纪念这位深明大义的公主,今天我们把赤岭改名为日月山,名与形相符,情与痛相增。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