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战胜攻取,未尝少挫,几并天下---北朝一(北魏,道武帝至献文帝)

(2023-08-12 05:47:47)
标签:

徐州云龙山兴化寺

衡水景州塔

山西晋中介休后土庙

大同云冈石窟

分类: 第八轮

江苏徐州  云龙山兴化寺
(2013. 09. 13)


抛球乐

 

楚汉三国地久长,绿山青水秀城乡。

云龙山麓添佛迹,岩壁尽弥佛祖光。

山脚香烟起,祈佑民殷国富强。

战胜攻取,未尝少挫,几并天下---北朝一(北魏,道武帝至献文帝)

【景点介绍】:

兴化禅寺位于云龙山东麓,为佛教禅宗寺院,现新修的兴化寺占地7000多平方米,保留有明朝的钟鼓楼,祖堂,藏经楼,铁钟等,形成由大雄宝殿、大佛殿、天王殿、三圣殿、藏经楼、祖堂、法堂、方丈室及僧舍等组成六进院落。成为苏北第一寺,中国佛教50小名山之一。

战胜攻取,未尝少挫,几并天下---北朝一(北魏,道武帝至献文帝) 

【历史背景】:

兴化禅寺内供奉的阿弥陀佛大石佛,始凿北魏正平(451~452)年间,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唐时增修,占地数十亩,殿宇百余间。1390年明洪武年间,缘大石佛始建,香火悠久,成为苏北佛教一大丛林。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北魏正平年间,徐州属于“新征服地区”,而且地处南北对峙前线,谁心这么大,跑这儿凿佛像来啊?

 

【旅游趣事】:

在山路上,第一次选择了走左边的路,从张山人故居出来,依旧选择的是左边的路,结果进一座寺院的后门。对于庵观寺院,我的兴趣还是很大的,可手中的相机头天出了毛病,拍出的照片仿佛提前被曝了光。手机虽然也有拍照功能,但像素很低。没办法,只能是相机和手机配合着用。净顾着忙活手里了,庙逛的也稀里糊涂。从前门走出寺院才知道这里叫“兴化禅寺”。

 

 

河北衡水  景州塔
(2020. 10. 28)


建塔或与黎民近

崇佛只求江山安

人谋天佑

战胜攻取,未尝少挫,几并天下---北朝一(北魏,道武帝至献文帝) 

【景点介绍】:

景州塔是一座历史悠久,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建筑物,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城内,原名“释迦文舍利宝塔”,简称舍利塔,因今景县原为景州所在地,所以人们通常称为景州塔。景州塔在中国享有盛名19961120日被国务院定为第四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高十三层,外形为八面棱锥体,通高63.85米,底层周长50.5米,是一座由砖石结构而成的密檐楼阁式的古塔。

战胜攻取,未尝少挫,几并天下---北朝一(北魏,道武帝至献文帝)

【历史背景】:

方志史者分析,景州塔是根据北魏高宗文成帝恢复佛教的诏令修建的,其始建年代在北魏兴安年间,即公元452453,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也有的分析认为,北魏宣武帝永平年间好佛,奖励寺庙浮图之建筑,当时全国州郡共建1.3万余座寺庙。景州塔如此雄伟庄严,世无其匹,所以,此项大建筑,当必在北魏永平年间,即公元508512年建造,距今几近1500年。

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中国历史上第三次灭佛之后,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又重修,奠定了现存景州塔之基础,以后的多次重修,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金、元、明、清朝及民国均曾重修。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曾先后进行了四次维修,最后一次是1973年春进行的。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这么高的塔,在1500多年前,单凭民间力量恐怕很难建起来。如果是“官办”,极有可能是出于军事目的建了某种瞭望设施,但随着边境线的推移,后来在原基础上改建成了宗教设施。

 

【旅游趣事】:

汽车站在城东,预定的酒店在城西,而景州塔在城中。下了大巴,顺着城中主路溜达,刚好路过这里。塔虽然在一座县城里,但名气不小。等真到了塔前,多少还是有些“震撼”的感觉 --- 想不到这塔这么高。当然,更“震撼”的是整个景区是免费的。景区里除了塔、佛殿,还有一个民俗馆。民俗馆里展出的是一些和当地老百姓衣食住行相关的物品,谈不上珍品,但感觉比很多博物馆里的瓶瓶罐罐更亲民。差不多半个小时,这一圈转完了,开始纠结了 --- 想去的周亚夫墓在正西,天主堂在正南,而预定的酒店在西南。该往哪个方向走呢?

 

 

山西晋中  介休后土庙外观

(2013. 03. 07)

 

拓跋远祖出深山,

数代征战半壁安。

政权建在中原地,

先敬汉家土地仙。

战胜攻取,未尝少挫,几并天下---北朝一(北魏,道武帝至献文帝)

景点介绍

介休后土庙,是一处道教庙宇,位于介休县城西北角,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介休后土庙,是一处包括五进院落并配有楼台殿阁的庞大建筑群。这个建筑群里,有影壁、山门、过殿、东西廊房、三清楼、钟鼓楼、后大殿等。

战胜攻取,未尝少挫,几并天下---北朝一(北魏,道武帝至献文帝)

【历史背景】

《重修后土庙碑记》记载,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北魏太安三年)及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皆重修之。由此可以推测,早在1600多年前的南北朝就有了后土庙,目前看到的这个格局是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重修时所置,建筑为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至清道光年间(1821-1851年)多次修建、扩建所形成的。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对土地神的祭祀,或许是农耕民族特有的,而北魏王朝是由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这会儿开始祭祀土地神,这标志着王朝的统治者汉化程度已经很深了。

网上所有对这个景点的介绍都采用南朝的年号,这地方南朝统治过么!

 

【旅游趣事】:

    这次来太原出差,给自己定的“计划”是王家大院。王家大院虽然地处灵石行政区域内,但位于灵石和介休之间,似乎距离介休还近一点。从太原过去,到介休换车应该方便一点。等王家大院转一圈后回到介休城里,才刚过中午,于是决定在这儿溜达一会儿,毕竟出差时到县里面的机会不多。别说,对于介休还知道个祆神楼。听这个名字,觉得应该是祆教有关的建筑,可走到祆神楼前才失望地看到这里就是一片工地。拍了几张照片都觉得是“乱七八糟”,索性删除了,接着往前走。又走出了小一里地,看到路南显出一片古老房屋的屋顶。转到正面,门前的文保碑上赫然写着“后土庙”三个大字,只可惜是大门紧闭。没办法,值得给大门和影壁拍了张照片,然后接着溜达。

 

 

山西大同  云冈石窟

(2000. 03)

 

先祖出深山,

南迁数百年。

人思繁华地,

佛眼望中原。

战胜攻取,未尝少挫,几并天下---北朝一(北魏,道武帝至献文帝)

景点介绍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

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58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战胜攻取,未尝少挫,几并天下---北朝一(北魏,道武帝至献文帝)


【历史背景】

北魏,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此后的东魏、北齐、隋及初唐,平城改为云中郡恒安镇治。

金,辽兴宗、道宗时期,辽皇室曾对武州山石窟寺进行过延续十年之久的大规模修整。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佛教本身是外来宗教,但此时的佛像已经完全是汉人形象了。这一方面体现了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容,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凿佛像者的汉化也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

 

【旅游趣事】:

来大同的路上一直在下雪,坐在火车上,一路欣赏着窗外雪景就来到了这座塞外名城。到达的当天晚上,和客户一起吃了饭,算做了工作,和客户约定第二天要“自己在市场上转一转”。第二天,赶上大雪初霁,天格外的蓝。根据自己事先的规划,这一天想转的景点是悬空寺、应县木塔和云冈石窟。出租车司机估计也没想到这么一个“大活”能落自己头上,话里话外地透着奉承。一个劲儿地说:“您运气真好,今天赶上蓝天了!”按照由远及近的原则,云冈石窟安排在了最后一个。等从石窟出来,已经下午四点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