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汉家月明
汉家月明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697
  • 关注人气:5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刀利刃齐刈之---南朝二(齐)

(2023-07-31 06:44:18)
标签:

无锡锡惠公园华孝子祠

常州文笔塔

金华八咏楼

杭州苏小小墓

分类: 第八轮

江苏无锡  锡惠公园华孝子祠

(2017. 11. 19)

 

愚夫只求形式孝

能君却做文章绝

皆为人瞧

金刀利刃齐刈之---南朝二(齐)

景点介绍

华孝子祠,位于无锡市锡惠 公园内的古惠山寺内侧,祀东晋无锡孝子华宝。祠东向,门前立四面牌坊,俗称无顶 亭,单间、正方形,木石结构,藻饰精美,系华氏宗 族族表忠孝节义及科第的纪念建筑物,建于清乾隆十 三年(1748)。祠门牌坊式。庑殿顶、置竹叶玛瑙地盘 陀石。过架有溯源桥的承泽池,西娩有八角形石砌鼋池,池壁南北各装饰石蛎 首,吐纳二泉水,故又名双龙池。池西为主建筑享堂,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 1485),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落架翻修,仍保持明代风格;三间八架、 歇山顶、楠木结构,但方柱及柱基均为石质,装饰色朴典雅。其内壁嵌明清碑刻35方,大部分为1984年复制。金刀利刃齐刈之---南朝二(齐)


【历史背景】

《南史》立传说:华宝“晋陵无锡人也。父豪,晋义熙末,戍长安,宝年八岁。临行谓宝曰:‘须我还,当为汝上头。’长安陷,宝年至七十不婚冠。或问之,宝辄号恸弥日,不忍答也。

南齐建元三年(481,齐高帝赐华宝故宅“孝子”额,载《南齐书》。

时建专祠,内塑童髻长须 华宝像。该祠屡有废兴,现建筑始于明,成于清,保存基本完整。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这是真孝顺么!这不是完全做给别人瞧得嘛!这齐高帝倒真会来事,生生把一个“演员”给抬举成“圣人”了 --- 毕竟孝顺是美德,需要有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来教育大家。

 

【旅游趣事】:

在惠山古镇上一家接一家的进祠堂,大部分祠堂所供奉的人物都是在史书上读到过名字的。唯独这“孝子祠”,还真没听说过。和附近的其它祠堂比起来,华孝子祠还算是最大的。进门游览一圈,仔细读了读这位孝子的“事迹”,差点没乐喷了 --- 这戏演得也太足了。应了那句话“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坚持四十年,也就成了伟大的爱情”。孝顺是美德,可一旦沦落成虚伪并被社会传颂了一千多年,那就是这个社会有问题了。

 

 

江苏常州  文笔塔

(2017. 11. 16)

 

朝廷南迁文存胆

改朝换代笔有魂

汉心未改金刀利刃齐刈之---南朝二(齐)


景点介绍

文笔塔位于素有“千古读书地,现代创新城”常州市红梅公园南端,形似文笔,又称文笔塔,被常州文人视为笔魂。

塔高4838米,底层外径为958米,塔身为砖木结构,七级八面,每层有拱门,中有旋梯环绕而上,登塔远眺,全城的景色将尽收眼底。 文笔塔造型优美别致,体态轻盈,风格独异,在古塔中独树一帜。金刀利刃齐刈之---南朝二(齐)


【历史背景】

始建于南朝齐高祖萧道成建元年间(479482年),名建元寺,俗称塔下寺,后改称太平寺。塔寺历经兴废,宋代诗人杨万里有“太平古寺劫灰余,夕阳惟照一塔孤”的诗句。现塔为美籍华人刘璧如等资助,于198211月修复对外开放。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衣冠南渡”至此时已经一百多年,这些“衣冠”们生活逐渐安定下来了,文风日盛也就很正常了。

 

【旅游趣事】:

    红梅公园虽然没有围墙,但也不是从哪儿都能进去的 --- 一条小河成了天然的“围墙”,不得不找有桥的地方过去。逛完了天宁寺,就从后门旁边不远的一座桥过了河。由于事先研究过地图,大致判断出这儿刚好和文笔塔形成“掉角”。根据自己判断的方向朝着文笔塔方向溜达,刚好浏览了红梅公园内的大部分景致。走到文笔塔前,也看到了公园的正门。可塔却是被“包裹”起来的 --- 正在维修。没办法,或许与此无缘吧!怕了两张照片,就从正门走了出去。

 

 

浙江金华  八咏楼

(2016. 11.18)

 

楼高难望江北地

诗美怎敌魏军骑

谁忧中原

金刀利刃齐刈之---南朝二(齐)

景点介绍

八咏楼原名玄畅楼,后改名元畅楼。位于金华市城区东南隅,坐北朝南,面临婺江,楼高数丈,屹立于石砌台基上。登楼远眺,蓝天万里,白云朵朵,南山连屏,双溪蜿蜒,尽收眼底。现存建筑共四进。

金刀利刃齐刈之---南朝二(齐)

【历史背景】

此楼系南朝齐隆昌元年(494年),东阳郡太守、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沈约建造。竣工后沈约曾多次登楼赋诗,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有一首《登元畅楼》云:“危峰带北阜,高顶出南岑。中有凌风谢,回望川之阴。岸险每增减,湍平互浅深。水流本三派,台高乃四临。上有离群客,客有慕归心。落晖映长浦,焕景烛中浔。云生岭作黑,日下溪半阴。信美非吾土,何事不抽簪。”并在此基础上又增写了八首诗歌,称为《八咏》诗,是当时文坛上的长篇杰作,传为绝唱,故从唐代起,遂以诗名改元畅楼为八咏楼。北宋至道年间定今名。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扩建,将沈约的八咏诗勒于石碑。元皇庆年间(1312年一1313年)楼毁于火,碑亦不存。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造宝婪观,八咏楼废址建玉皇阁,后玉皇阁毁。万历年间(1573年一1620年)重建八咏楼。现存八咏楼为清嘉庆年间(1796年一1820年)重建,1984年大修。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又是一例利用工作之便,享受自己兴趣爱好的。按说我自己也是这样的人,本不该说三道四。可我花的是资本家的钱和时间啊,而这些文人们花的可是国家的钱、国家的时间。

 

【旅游趣事】:

    逛完了天宁寺大殿,就直接从对面的门进了婺州公园,在林荫路中往东溜达,倒也觉得惬意。走过一段,眼前豁然开朗 --- 宽阔的石台上耸立着高大的沈约像。在石台上转了一圈,下台穿过前面的牌坊,就看见了马路对面的八咏楼。回头再看看沈约像及牌坊,就觉得八咏楼有些“寒酸”了,走到马路边再看,也还只能用“精致”这样的词来形容这座楼。

 

 

浙江杭州  苏小小墓

(2006. 12. 06)

 

容貌才艺优,

艳帜张青楼。

青春娇躯丧,

叹息几时休。

金刀利刃齐刈之---南朝二(齐)

景点介绍

苏小小墓,即慕才亭,位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畔。重建后的苏小小墓用泰顺青石雕琢而成,由六根方柱支撑,高3.15米,墓径2.6米,圈高0.9米。重建后的慕才亭内有十二幅楹联,邀请了沈鹏、马世晓、黄文中等12位书法家题写。金刀利刃齐刈之---南朝二(齐)


【历史背景】

苏小小,六朝南齐时(479502歌妓。家住钱塘(今浙江杭州)。貌绝青楼,才技超群,当时莫不称丽。常坐油壁香车,年十九咯血而死,终葬于西泠之坞。后人于墓上覆建慕才亭,为来吊唁的人遮蔽风雨。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要说洪洞那样一个小县城,拿个窑姐儿当广告还说得过去。像杭州这么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至于请一个妓女来“站台助威”么!她再怎么是才女,也是个“鸡”啊!

 

【旅游趣事】:

对苏小小这个人物毫无概念,从白堤上一路走来,往岳王庙走,就看见路边的这座亭子。奇怪的是,亭子中立着一座坟墓,墓碑上写着“钱塘苏小小之墓”几个字。能把墓立在西湖边上,应该是个名人,大脑飞转,却实在想不起这么个人物,就拍了几张照片,接着往前走。回到酒店,上网一查,咳!敢情是个“鸡”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