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诸事,多与扶余同---五胡十六国八(后燕、南燕、北燕附高句丽)
标签:
吉林龙潭山集安高句丽好太王墓、 |
分类: 第八轮 |
吉林吉林
(2008. 09. 18)
五胡相争乱中原,
高丽趁势据龙潭。
隋唐一统华夏盛,
退归半岛方保全。
【景点介绍】:
吉林市龙潭山,位于吉林市区东部,西临松花江,占地202公顷,最高峰“南天门”海拔388.3米,相对高差194米。龙潭又名水牢(锁龙井),山上有建于公元45世纪的古城遗址及锁龙的水牢(锁龙井)、旱牢,还有建于清代的龙凤寺、龙王庙、关帝庙等古建群,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背景】:
东晋十六国时期,高句丽好太王子391-413年筑城,城墙周长2396米,用土石夯筑,墙高约10米。城郭呈不规则多边形。城内低平,适宜屯兵;城外山崖陡峭,易守难攻。设西、南、北三门,四隅制高点设平台4处,长20-25米,宽6-9米,原设角楼、瞭望台,已废。南台最高,称“南天门”。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吉林通化
(2021. 06. 20)
南进尚有便宜占
西征绝无利益得
认清方向
【景点介绍】:
“东方第一碑”的好太王碑,坐落在吉林省集安市区城东4公里外的禹山脚下、通沟平原上,是为高句丽第19代王“好太王”陵墓所立,高大、端庄、通体黝黑。碑高6.39米,四面幅宽不等,在1.34米至2米之间。碑体重约37吨,碑身略呈方柱形,无碑额。整座石碑未借助任何外力,直接矗立在一块不规则的花岗岩石板上。2004年7月1日,好太王碑与太王陵一起被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背景】:
此碑系高句丽第20代王长寿王为其父亲19代王好太王所立。高句丽第19代王高谈德(374—413),于公元391年18岁时即位,39岁死亡,谥号“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这位是看着中原大乱,也想“插一脚”啊!结果,还没出今天的东北呢,就被人给“怼”回来了。也幸亏这一脚没插进去,否则中国史书上记载的匈奴、鲜卑、羯、氐等民族后来的命运,就会落在高句丽这个民族头上。
【旅游趣事】:
好太王碑景区是“联票”里的一个,从“长寿王陵”出来,既没有公交车,也没有出租车,只能“腿儿着”,按路标显示,到好太王碑景区这段路有1.5公里,好在一路下坡,走了差不多20分钟也就走到了。好太王碑景区包括碑和陵两部分,碑被玻璃亭子罩着,实话说,真看不出什么,甚至上面刻的到底是不是中国字都辨认不清,只知道这大概就是中原王朝帝王陵墓的“功德碑”,装模作样地绕着石碑左转一圈、右转一圈,眼睛一个劲地往上瞟,亭子四个上角儿都有监控镜头,大概是“无死角”的,再看看“严禁拍照”的标志,还是打消了心中的冲动 --- 在这少数民族地区,咱别找麻烦。至少我自己觉得王陵比石碑有看头,还有个墓道是开着门的嘛!一边看,一边和周围的人瞎“白话”,白话的内容就一个 --- 高句丽是古代中国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跟今天的朝鲜、韩国没什么直接关系。还别说,周围几个人听的还挺津津有味。就这么一边聊着一边看,倒也不觉得累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