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东汉十一(献帝,建安十三年、十四年)

标签:
石家庄正定赵云故里九江烟水亭咸宁三国赤壁古战场鄂州凤凰台集安高句丽丸都山城遗 |
分类: 第八轮 |
河北石家庄
(2008. 03. 12)
身随先主数十春,
永安城内托孤臣。
长坂雄风犹在蜀,
演义之功铸战神。
【景点介绍】:
【历史背景】: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行趣事】:
江西九江
(2011. 11. 19)
醉太平
情浓智丰,年龄尚轻,少闻琴室调筝。
却听金鼓声。
君贤将能,破曹重兵,江东一战得兴。
永传青史名。
【景点介绍】:
烟水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长江南岸的甘棠湖中,为江西省九江市著名景点之一,相传为三国时名将周瑜的点将台故址。
甘棠湖中,楼台远距世俗红尘。走过九曲小桥,进入洞门,即到四周环水的烟水亭。在粉墙环抱、楼台高耸、绿树浓郁、湖平如镜的环境中。犹如到达世外桃源。亭为水榭式建筑,有船厅、翠照轩、境波楼、纯阳殿等。
【历史背景】:
相传浸月岛又是东吴水军都督周瑜的点将台。东汉未,柴桑为东吴属地 ,吴主孙权的行宫就设于此处。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领人马,离开许昌,浩荡南下,追赶刘备,虎视东吴。孙权封周瑜为大都督,命令他率领水军在甘棠湖中日夜操练,迎击曹军。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湖北咸宁
(2019. 04. 10)
樯橹一炬 看似天时利
鼎足三分 实乃人和功
群英荟萃
【景点介绍】:
三国赤壁古战场,赤壁之战发生地,现位于湖北省赤壁市南岸(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北依武汉,南临岳阳)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七大战役中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战场。
赤壁矶头临江悬崖上,又石刻“赤壁”二字,相传为周瑜所书,故也有人称此地为“周郎赤壁”,是赤壁现存最早的文化遗迹。周郎石像,傲对长江,壮志满怀指点江山如画;拜风台上,诸葛武侯羽扇轻摇,巧借东风,借出千年来震古烁今的一战,借出一个三国鼎立的新格局;凤雏庵下,千年紫藤、参天银杏依旧苍翠,当年凤雏先生在此隐居巧连环献计;一龙一凤,齐聚赤壁,让这一方土地借卧龙凤雏双英之势一飞冲天,在历史长河中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为赤壁景区,是国家5A级景区、其主要景观有:赤壁摩崖石刻、周瑜塑像、拜风台、凤雏庵、翼江亭、赤壁大战陈列馆、赤壁碑廊、千年银杏、三国雕塑园等数十处。
【历史背景】:
三国赤壁古战场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址,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领二十六万大军南下,势如破竹,连克新野、襄阳数城,从江陵顺长江东下,在赤壁与孙权、刘备五万联军发生战斗,曹军战败后,退回江北,屯兵乌林(今洪湖县乌林公社),与孙、刘联军隔江相持。
后来,周瑜采用黄盖的建议使用火攻,向曹军发动攻击,当时东南风正急,火船借助风势,直冲曹军阵营,一时之间,曹营火势冲天,一片火海,曹军大败,孙刘联军乘机进攻,曹操领余部经华容道(今鉴别县西北)向江陵败走,从而奠定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这一仗也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经典战役,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湖北鄂州
(2019. 04. 15)
位得于父兄 更多谋敢断
势仰赖文武 因善任知人
雏凤凌空

【景点介绍】:
凤凰台位于鄂州市凤凰广场,
是两层中式古建筑的高台,台中心耸立着铜筑三只凤凰,朝三个方向引颈向天合鸣,翩翩起舞,欲冲天而起。
【历史背景】:
公元209年(汉建安十四年),孙权与周瑜、鲁肃、张昭于城东虎头山商议建都大计,闻凤鸣,遂筑凤凰台。此后,凤凰台数毁数建,最近一次在解放后进行重修。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赤壁一战,有了三分的基础。此时筑台,并以凤凰为“logo”,正是称帝立国意愿的体现。
【旅游趣事】:
下午出来,逛完莲花山,已经累了。从凤凰广场南端上放眼四望,也没看见凤凰台,转到广场西部,在“吴兆麟将军纪念馆”前得知不开放后,就有些失望,打算就此去江滩公园看观音阁。车站在广场东部马路对面,穿过市政府大楼前,一歪头,正好看到这座高台。一看到那台阶,头都疼了 --- 这些天净爬台阶了,只转着高台,拍了几张照片,就接着往车站走。
吉林通化
(2021. 06. 20)
前移都城何所欲
审视自身才当为
悔之未晚
【景点介绍】:
丸都山故城始名“尉那岩城”,是汉代高句丽政权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位于通化市集安市区2.5公里处的丸都山上,海拔最高处为676米。丸都山故城修建之初是作为都城的平原城——国内城的军事卫城,形成了复合式都城的格局。也曾作为高句丽王都使用,是高句丽时代最为典型的早、中期山城之一,文化层厚约1.5米。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背景】:
西汉元始三年(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于国内,筑“尉那岩城”。东汉建安三年(公元198年)高句丽第十代王山上王加固扩建尉那岩城,修筑大型宫殿,尉那岩城更名为丸都城。东汉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山上王移都于丸都,至此,丸都山城的整体布局基本完备,成为高句丽时期唯一一处以大型宫殿址为核心规划整体布局的山城王都。魏正始七年(公元246年),高句丽东川王在位时,魏国幽州刺史毋丘俭攻陷丸都山城,城内宫殿建筑遭到毁灭性破坏。晋咸康八年(公元342年)为了防止前燕政权鲜卑慕容氏的进攻,再次修葺丸都山城。同年.慕容氏攻陷丸都山城之后,整座山城毁干战火,丸都山城作为王都和军事守备的功能就此不复存在。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从国内城到丸都山城距离上没多远,可把都城迁到一个军事目的为主的山城,一定会给邻国一个危险的信号 --- 你要干什么?也就是这会儿中原大乱,没人能腾出手来。可几十年后,中原稍微消停了点儿,曹魏的一个幽州刺史就把这个政权收拾了!
【旅游趣事】:
看完了长寿王陵和好太王碑,就要到城市的另外一边去看丸都山城。好太王碑景区门口有公交车,但不知道公交车多长时间一班。于是点上颗烟,决定如果公交车先动,就乘坐公交车;如果先有出租车过来,就打车。结果刚抽了两口,就听见了公交车的发动机声。扔下烟,上了公交车,穿过整个城市,还得打车才能到景区,好在省点钱吧!进了景区,刚才还响晴白日的天空阴了上来,脚下不由得就加快了。差不多近半个小时,在景区里转悠了一圈,眼瞅着就到景区门口了,瓢泼大雨也下来了。还好,让出租车在门口等着我,赶紧跑过去,拉门上车,才没被浇个“透心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