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宜昌葛洲坝水利枢纽北京茅盾故居益阳资江一大桥满洲里国门红色旅游展商洛棣花古镇贾平凹故 |
分类: 第七轮 |
湖北宜昌
(1996. 07)
水能蕴含丰,
国乱难用成。
筹谋一甲子,
今日始动工。
【景点介绍】:
葛洲坝水利枢纽它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三峡末端河段上,距离长江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2.3公里。它是长江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大流量、径流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其中二江水电站安装2台17万千瓦和5台12.5万千瓦机组;大江水电站安装14台12.5万千瓦机组。年均发电量140亿千瓦时。
【历史背景】:
1971年5月开工兴建,1972年12月停工,1974年10月复工,首台17万千瓦机组于1981年7月30日投入运行。1988年12月全部竣工。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自然资源有的是,可真要开发利用就需要有合适的时候了 --- 有钱的太平年代。
【旅游趣事】:
北京
(2017. 12. 15)
心中存信仰
笔下写人生
文示现实
【景点介绍】:
位于东城区交道口后圆恩寺胡同,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为二进四合院,占地面积878平方米。门内影壁上镶有邓颖超题的“茅盾故居”金字黑大理石横匾。前院有北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倒座房六间。西厢房原是茅盾的会客室和藏书室。
【历史背景】: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茅盾于1974年12月搬入此院,直到1981年辞世。茅盾逝世后,故居辟为陈列馆对公众开放。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一个剧变的社会环境,为作家提供了不竭的创作源泉。
【旅游趣事】:
一年前来过这里,赶上不开门 --- 周一。这次轮到到东城溜达,特意避开了周一 --- 大冬天的,不能真在街上晃悠半天啊!以我对文人的态度,是不会专程来一趟茅盾故居的,自然要先在南锣鼓巷转悠转悠。在外地人眼中,南锣鼓巷是“老北京风情”,可在北京人眼里纯属瞎掰 --- 老北京哪儿有商店一家挨一家的居民区啊!话是这么说,毕竟这条街上可看的东西比其它地方多一点。大冬天的,从南锣鼓巷南口进来,刚好是顶着风走。走到后圆恩寺胡同口,就赶紧来了个右转弯 --- 原打算走到南锣鼓巷北口,回来再进后圆恩寺胡同。在茅盾故居里转悠了半个多小时,展出的东西未必记住多少,不过确实暖和过来了,就离开这儿找饭馆去了。
湖南益阳
(2018. 03. 09)
白昼车走通两岸
夜间灯明是景观
皆成善举
【景点介绍】:
资江一桥全长1004米,主拱长618米,桥宽15米,设计通车流量仅3000辆/日。虽然资江二桥、三桥陆续修建完成,但资江一桥一直是连接资阳区和赫山区的主纽带,桥南、桥北也因此而得名。资江一桥附近的资江两岸已经建起了沿江风光带和步行街,是益阳人休闲娱乐的绝好去处。
【历史背景】:
资江一桥于1974年12月建成通车,于2000和2009年维修拓宽两次。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建桥的时候恐怕没安装这么多灯。时代变了,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在改变 --- 从单纯的物质生活需求,变成了既要方便,也要享受。
【旅游趣事】:
内蒙古呼伦贝尔
(2017. 09. 05)
关系好歹 得常走动
事出缓急 要多沟通
和为贵
【景点介绍】:
【历史背景】:
满洲里市红色展厅原为满洲里中苏会谈会晤室,建于1974年,2005年6月改建为红色旅游展厅。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在“剑拔弩张”的年代,面对面的沟通还真起到了良好效果 --- 十几年间双方互相“跳着脚儿对骂”,居然都克制了下来没动手,不容易啊!
【旅游趣事】:
陕西商洛
(2019. 05. 09)
笔录家乡事
心有时代情
鬼才文人
【景点介绍】:
贾平凹故居在棣花古镇内,故居外有个小广场,在一块巨石旁树着一个木质标牌,上面写着“丑石”两个大字,下边是贾平凹的散文名篇《丑石》全文。故居院内是凹字型的结构,中堂是贾平凹父母居室。中堂的右侧厦房是贾平凹生平陈列室,通过文字、图片、实物、文学作品、字画藏品展现了贾平凹的成长历程。
【历史背景】:
贾平凹,1952年出生于陕西丹凤县棣花镇,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现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延河》 《美文》杂志主编。出版作品有《贾平凹文集》24卷,代表作有《废都》 《秦腔》 《古炉》 《高兴》 《带灯》 《老生》 《极花》 《山本》等长篇小说16部。中短篇小说《黒氏》 《美穴地》 《五魁》及散文《丑石》 《商州三录》 《天气》等。作品曾获得国家级文学奖五次,即“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另获“华语传媒文学大奖” “施耐庵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冰心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人民文学奖”等50余次;并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娜文学奖”,香港“红楼梦·世界华人长篇小说奖”,首届北京大学“王默人-周安仪世界华文文学奖”,法国“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作品被翻译出版为英语、法语、瑞典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德语、俄语、日语、韩语等30多个语种,并被改编为电影、电视、话剧、戏剧等20余种。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身为作家,描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最为得心应手,这或许是贾平凹成名的“秘诀”。真不知道这些外国译本是怎么处理这些方言的。
【旅游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