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的盟友来了---民国四十八(民国三十年A)

标签:
贵阳黔灵山麒麟洞哈尔滨731部队遗址 |
分类: 第七轮 |
贵州贵阳
(2012. 10. 22)
青玉案
曾为政治盟兄弟,西安变、兄常记。
抗日为国成叛逆。
难登战场,父仇难报,身陷于囹圄。
本非黄埔嫡出系,囚主只求举国益。
主却难消敌对意。
纵然天下,几乎丢尽,难忘西安忆。
【景点介绍】:
麒麟洞原名唐山洞,因洞内有钟乳石,酷似麒麟,故又称麒麟洞。洞穴宽敞,可容百人。明嘉靖九年洞前曾建一庙宇,称为白衣庵。当年镇守贵州的太监杨金曾为此洞写景有云:“白云深处一唐川,枕石烟萝洞口莲”,“千重岚气千峰翠,万颗垂珠万象悬”足见此洞明代就已为游人所重。 白衣庵迭经废坏,现已改筑精舍,面山临涧。洞口石壁,藤葛缭绕,有似织帘;阶前双桂,临秋扬芳,小院精雅,饶有幽趣。
【历史背景】:
1941年5月至1942年10月和1949年2月至8月,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曾先后被蒋介石关押于此。
1985年这里设立了张、杨二将军文物陈列室,恢复了他们当年在此的卧室,内陈珍贵的历史文物、图片物资,并简要地介绍了“西安事变”的经过和两位名将被关押的情况。1982年2月23日,麒麟洞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4月,被列为贵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黑龙江哈尔滨
(2008.
东洋人性无,
平民多无辜。
至今尤难忘,
人间有魔窟。
【景点介绍】:
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遗址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占地面积610万平方米,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在这里建立了一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战部队,这里同德国纳粹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并称为世界两大灭绝人寰的杀人魔窟。
【历史背景】:
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遗址是二战期间侵华日军进行细菌武器研究的大本营,是发动细菌战争的基地。遗址占地面积610万平方米,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在这里建立了一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战部队。
1933年东北沦陷时,日本侵略者首先在五常县背荫河建立以军医石井四郎为首的“细菌研究所”,称关东防疫给水部, 对外称“石井部队”或“加茂部队”。日军在原本不大的研究所,逐渐扩大到3000人左右的秘密细菌部队。
1937年,研究所迁至哈尔滨平房区,改称东乡部队。1941年改称为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对外称满洲第七三一部队。
截至1942年,侵华日军731部队共研制生产了至少10种用于携带细菌病原体的炸弹,合计2000余枚。
1945年日本战败后,731部队溃逃前自行炸毁了全部建筑,销毁了所有罪证。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历史的映射:A品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