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要和,南北也要和---民国十(民国八年A)

标签:
聊城傅斯年陈列馆西安南新街基督教堂 |
分类: 第七轮 |
山东聊城
(2007.
祖上曾点状元郎,
山东东昌是家乡。
一生亲历民国史,
学者之名天下扬。
【景点介绍】:
傅斯年陈列馆在原东昌府城内,为傅氏家祠。自八十年代末,经过聊城相关人员连同傅乐铜等家族成员十余年的共同努力,维修后作为傅斯年陈列馆展出傅氏遗物,供人参观凭吊。
【历史背景】:
傅斯年(1896-1950年),字孟真,聊城人,清朝开国状元傅以渐第七世孙,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史学家。1919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年底公费赴英国留学,曾在伦敦大学学习历史、数学和实验心理学,后又去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历史。曾任中山大学教授、中文及历史系主任,代理文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代理北京大学校长、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先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对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教育学等造诣精深、贡献巨大,被誉为学术界的“通才”。傅斯年先生曾为国共两党和谈积奔走。1945年4月,毛主席提出的把各党派和无党派的代表人物团结在一起,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民主人士的拥护和响应,同年7月,傅斯年,褚辅成、黄炎培等6人以民主人士身份到延安与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中共领导人进行了会谈。无论作为学者,还是作为社会活动家,傅斯年先生在中国现代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1950年1月,傅斯年先生就任于台湾大学校长,12月20日,患脑溢血病逝于台湾,时年55岁。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历史的映射:A品牌的故事】:
陕西西安
(2013. 10. 24)
世界吵翻天,
中华更艰难。
教堂此时建,
谁认洋神仙。
【景点介绍】:
南新街礼拜堂位于西安市新城区集贤巷,现占地1.53亩。教堂在街道中显得十分隐蔽,两边都是商铺,要不是那个被漆成大红色的铁门和门上那大大的十字架,很难看出这是一所基督教堂。
进入大门是一座不大的教堂,建筑不算宏伟却是精雕细琢,礼拜堂上的砖瓦都细致的雕刻着精美的花纹。礼拜堂内部是整齐排列的四列棕色长木椅,正中的墙上写着金色的“以马内利”四个大字,意为“上帝与你同在”。
【历史背景】:
民国8年(1919年)由西安商界基督徒集资修建,建堂时占地11亩,附属房屋20多间。“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堂和院落被占用。1980年落实宗教政策,开放教堂,占地面积约1亩。1990年,教堂(包括临时搭建的附堂)可容纳800人礼拜。2005年公布为西安市保护性建筑。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历史的映射:A品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