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明朝五(洪武五年)

标签:
嘉峪关关城大同古城墙 |
分类: 第七轮 |
甘肃嘉峪关
(2016. 10. 13)
疆域减小 只因土地难耕种
防线收缩 缘于天子是农民
商路无依
【景点介绍】:
嘉峪关长城在嘉峪关市西南隅, 因建于嘉峪山麓而得名,是明朝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关城以内城为主,周长640万平方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内城有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意为紫气东升,光华普照;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在两门外各有一瓮城围护,嘉峪关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十四座。嘉峪关关城是长城众多关城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
【历史背景】:
它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明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历时168年,于1540年建成完工。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原本对明朝边防后撤不能理解,游览一圈之后就明了了 --- 嘉峪关之外的土地几乎是寸草不生,而关内的土地上好歹有些草啊、树啊!一个农民出身的皇帝,首先考虑的是保护耕地,而不是保护商路。
【旅游趣事】:
山西大同
(2014. 03. 18)
大漠藏北元,
谨防死灰燃。
长城险峻地,
沿线设九边。
【景点介绍】:
大同城墙的总周长为7270.7米,形制方形城池。墙体“三合土”夯填,墙表包砖,高约14米,比西安古城墙高2米,最宽处16.6米,比南京古城墙最宽处还宽6.6米。城墙上有62座门搂、角楼、望楼。城门楼四座,其中南门城楼最雄壮,为三层重楼,面宽61米,进深23.35米。城墙四角雄峙着四座角楼,尤以西北角楼最杰,呈八角形,称为乾楼。54座望楼中以洪字楼为望楼之最,为其他古城墙中少有。同时还建有96座窝铺。在距墙约40米处,修有护城河,宽10米,深5米。四门外有瓮城,建筑面积约为17600平方米。瓮城外又筑有月城,将瓮城圈在其中,辟有城门。
【历史背景】:
现存大同城墙为明洪武五年(1372年),大将军徐达奉命依辽、金、元旧城基础增筑新城,略呈方形,东西长1.8公里,南北长1.82公里,周长7.24公里,面积3.28平方公里。由于它在北部边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多次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一直享有“巍然重镇”,“ 北方锁钥”之誉。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建城设关的目的与前面提到的“慕田峪”一样,所不同者,设关仅仅为了驻军,而建城既要有兵,也要有民,这才是“有效占领”。
【历史的映射:A品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