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成了南北对峙---民国十(民国十四年)

标签:
旅游民国诗词对联趣事 |
分类: 第六轮 |
南京
(2014. 09. 10)
瑞鹧鸪慢
翠亨村内起风流,求学革命列国游。
团体诸多,汇聚同盟会,不灭清廷誓不休。
千年帝制虽然住,共和未见神州。
屡败屡战十年,难有成功见、盛名收。
何日黎民苦到头。
【景点介绍】:
中山陵是中国伟大的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面积为8万余平方米。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1961年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东郊钟山风景名胜区内,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钟山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
【历史背景】: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二千年帝制”。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南京
(2014. 09. 10)
醉春风
本是美国户,身登革命路。
沉浮几度伴中山,辅、辅、辅。
扶助农工,想行皆左,右人相妒。
右派多行伍,何谈民做主。
枪声响党部门前,怒、怒、怒。
妻女儿郎,尽皆亲共,再无旁骛。
【景点介绍】:
廖仲恺何香凝墓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天堡城下,明孝陵以西,面临前湖,环境幽美,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陵墓布局对称,气势恢弘,为中山陵著名的附葬墓。廖仲恺何香凝墓由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而成。廖墓原在广州黄花岗,1935年6月迁葬于此。夫人何香凝女士1972年在北京逝世后亦归葬于此。
2001年7月,廖仲恺何香凝墓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背景】: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汕头
(2016. 03. 07)
牛刀小试 东征先除假革命
主义当先 北伐为建真共和
粤省平安
【景点介绍】:
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旧址,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外马路207号,是原东征军第二次东征的总指挥部、政治部旧址。
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旧址原是英国人办的酒店,始建于1924年,为两座钢筋混凝土整体式梁板柱砖木混合结构的两层楼房,分东、西楼,两楼,形式相同,每层面积355 平方米,两座总建筑面积1420 平方米,仍保持当年风貌。1996年5月成立“汕头市东征军革命史迹陈列馆”,成为汕头市第一个革命史专题馆。馆藏《东征历史陈列》,面积约700平方米,内容分5大部分,分9个展室布展,展出历史照片120幅和文物仿复品50件等。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背景】:
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旧址建筑始建于1924年(民国十三年),分为并排而立,形式相同的东、西两楼,原是英国人办的酒店,名曰“适宜楼”,后改为戈宝抽纱行。
1925年(民国十四年)11月4日,东征军第二次进入汕头市,总指挥部、政治部设于此处。总指挥蒋介石及苏联军事顾问加伦将军曾在西楼办公,政治部总主任周恩来则在东楼办公。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潮州
(2016. 03. 08)
三民主义开花 青天白日飘粤省
黄埔精神结果 精兵强将遍中华
尚武报国
【景点介绍】:
在市区中山路中段李厝祠,坐北朝南,面宽三间,纵深二进,斗拱抬梁式木结构。为潮州市的一个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公布时间为1987年12月。
【历史背景】:
1925年11月,第二次东征抵潮州后,为了解决随军的黄埔军校学生的补习课程问题,同时为惠潮梅海陆丰各地刚刚成立的农民自卫军输送军事教官,于次月在这里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潮州分校(即黄埔军校潮州分校,1926年5月1日随设于黄埔的校本部改名而改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兼任分校校长,何应钦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校址设在潮州城中山路李厝祠。分校招生的范围包括惠州、潮州、梅县、海丰、陆丰等地。分校于1925年12月18日创办,1926年12月18日结束,共办二期。除招收参加东征的黄埔军校学员(称"学员生")外,还在惠潮梅海陆丰各地中学生中招收"入伍生",先后招收学员990余人,1926年5月下旬第一期学员修业期满,毕业生335人列为黄埔本校第三期毕业生。第二期于12月18日修业期满,毕业生380人列为黄埔本校第四期毕业生。学员毕业后均分配到各部充当下级军官。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长沙
(2008. 11.10)
品令
江山纷乱,北敌劲、中山憾。
两方合作,军权皆彼,何谈胜算。
托病家乡故土,助农校办。
踏湘江畔,望流水、颇多叹。
江山基础,众民为本,何时遂愿。
再看苍茫大地,沉浮我判。
【景点介绍】:
橘子洲头位于橘子洲的南端,橘子洲则位于长沙市区对面的湘江江心,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洲,形成于晋惠帝永兴二年(公元三零五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橘子洲,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数十里,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形状是一个长岛,是长沙重要名胜之一,也是国家AAAAA(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橘子洲介名山城市间,浮袅袅凌波上,被誉为“中国第一洲”。
【历史背景】:
毛泽东青年时代,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时,常会同学友到洲头搏浪击水,议论国事。1925年,他挥就脍炙人口的诗篇《沁园春·长沙》,抒发了济世救民的豪情壮志。建国后,他尽管日理万机,但回湖南视察仍七次到橘洲附近湘江水域游泳。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从湘江大桥下到橘子洲上,辨了一下方向,就向橘子洲头溜达。一路上看到的几乎都是工地,看来这首词又能带来一个“景区”。走到头的时候,才看到一座已经完成的建筑,但地面上的水泥还没干透,围着的绳子也没撤。这个时候觉得脚底下有点疼,脱了鞋一看,脚底下磨出了泡。回头看看走过来的路,再走回去可有点困难了。幸好橘子洲头的码头上有摆渡船,问清楚了是到杜甫江阁,买票就上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