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都有乱苗头---明朝三十五(万历三十四年、三十五年)

标签:
旅游万历诗词对联趣事 |
分类: 第六轮 |
枣庄
(2017. 06.
13)
运河改道民汇聚
商贾纷来市初成
城镇之始
【景点介绍】:
台儿庄古城,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坐落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和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古城肇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繁荣于明清,有“天下第一庄”之称(清乾隆赐)。 古城占地2平方公里,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和29个景点,是中国国内规模最大的古城。 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有“中国最美水乡”之誉。
台儿庄古城,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活着的古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台儿庄古城内有古河道、古码头、中华古水城、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与华沙同属世界上仅有的两座因二战炮火毁坏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重建的城市。
【历史背景】:
由于黄河改道的影响,元、明时代,京杭运河一度借徐州至淮安一段黄河行运。但黄河时常泛滥,导致漕运常常受阻,于是便有了所谓“开泇口河以远河势”的开泇济运议案。隆庆四年(1570年)翁大立首倡开泇,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正式准奏,次年在刘东星的主持下开通试运行。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基于台儿庄段京杭运河防御、维护和管理的需要,时任河道总督曹时聘奏请在台儿庄段运河沿线置邮驿、设兵巡、增河官、立公署,台儿庄开始成为区域中心城市。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以后,泇河完全取代黄河运道,成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和黄金水道。明末,台家庄共有居民2千户,始有“台儿庄”一称见载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扬州道立于台儿庄东南黄林庄的运河防务碑。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枣庄
(2017. 06.
13)
运河交通便南北
闸官征赋税东西
财利大明
【景点介绍】:
闸官署是一组临河建筑,为管理船闸的闸官官邸。它由门厅、西厢房、北大厅、东廊道组成,为一层官式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历史背景】:
台庄闸官署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后经多次修缮和重建, 2009年重建的闸官署,设置为台儿庄运河奏疏展馆。通过运河奏疏,向游客讲述台儿庄运河的故事。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黔东南
(2017. 04.
24)
播乱平定黔中静
黎民乐业道家兴
共享安宁
【景点介绍】:
凯里万寿宫位于凯里老城东门街北侧,是凯里城区唯一保存下来的古建筑,分前中后三殿,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前殿几年前已被毁。
【历史背景】:
万寿宫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历史上曾为安抚司、长宫司、宣尉司土司治所。1937年中共凯里地下党在此成立“抗日救国后援会”,1951年成为凯里苗族自治区政府。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