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幼儿识字及读本选择的一点经验

(2014-05-28 15:34:59)
标签:

儿童识字

儿童读本推荐

分类: 育儿/申申

 

关于幼儿识字及读本选择的一点经验

 

     之前承诺过要给大家写下关于申申识字的一些经验和读本选择的分享,这么久才回来码字,各位请见谅哦!

 

      首先要强调的是,本文介绍的经验能针对5岁以内的幼儿。申申刚刚5岁,对于学前儿童教育我只有虚心请教的份,绝对不敢班门弄斧。另外即便是关于此幼儿识字篇也仅仅是应身边朋友的要求一并总结的,最多算是个人经验,离专业教育十万八千里。最重要的是,认字早晚不是判断孩子聪明与否的标准。因为过不了几年所有孩子都能达到一个相当的识字水平。早教绝不是我所追求的。我反对一切形式的早期智力开发教育及未来一切的课外功课补习。抛砖引玉而已,各位参考看看也就罢了,有问题我们可以再交流。

 

      说到经验先说下孩子的基本情况,先给大家一点点信心--学前的孩子在无任何系统学习或者强制要求的情况下也能达到一个不错的识字水平。申申2岁左右开始认字,3岁大约认识几百个字开始自己读故事、4岁已经读完了《木偶奇遇记》、《绿野仙踪》、《八十天环游地球》、简本《西游记》等等十几本以文字为主的常见儿童文学读物。现在马上5岁了估计认字能超过2000个基本上她想看什么书都能自己大致翻翻了。

 

      各位比较关注她的认字方法,简单概括就是指读法。家长养成习惯每次给孩子读书时用手指点读的方式边指着对应的文字边读书。这种方法需要坚持很长一段时间(至少几个月)才能看到成效。你们知道的这一定不是我这种没耐性的妈妈干的事。无心插柳而已主要是姥爷的功劳。申申2岁时,我工作实在太忙天天加班根本没空照顾她,家里也没什么玩具,于是天天姥爷每天带她出门玩看见广告牌就会给她念上面的字,在家里也会每天这样念书、讲故事给她。然后突然有一天她给我背儿歌:“大头大头、下雨不秋……”我跟她说是“下雨不‘愁’”,她坚持说这个字就是秋,我才意识到她是认字的。这个方法坚持下来的好处是,孩子可以自我培养声音和文字比对记忆的习惯。点滴积累中自己能认识不少字,家长的教育负担会轻松一些。这样说有点绕口,简单举个例子吧:孩子有天拿了份报纸读‘雾霾天……’‘雾霾这两个字比较复杂这绝对是大人没有教过的,她偶尔看电视新闻时电视里的标题中看到后通过自己的理解记住了这两个字。所以严格的说,我家的指读法是从孩子2岁-3岁半这个阶段进行的,后面的识字主要靠她自己‘自学成才’。

 

      事实上后来我看到一些儿童教育的书,专家们有写到这种指读法有弊端,譬如说禁锢孩子的思想等等。如果所谓教授、学者就是专家的话,那我认识的专家实在太多了。呵呵,因为太了解所以我从来不认为专家说的就是对的。至少我至今是没发现孩子因此缺乏了想象力。反而深切的体会到,因为她自己读了很多书,理解力和知识面常常会超出我的想象。比如说她很早就能解释液体、固体、气体的分类与不同;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比如说她偶尔会跟我说说太阳系的行星什么的。

 

       关于此种关于指读法个人觉得比较适合从低龄的孩子开始着手,3岁以内会比较好。因为孩子再大些会形成自己的认知方式和习惯。比如有的孩子很喜欢看图画、不喜欢大人在旁边帮助阅读等等。当然如果你的孩子大了,也愿意尝试这种方法也没问题,家长可能要投入更多的精力罢了。学习的方法因人而异,上天赐给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是完全不同的,从天赋、到行为模式、认知习惯都有着天壤之别。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什么教育方式最适合你的孩子任谁都不能代替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和引导。有的孩子先学习拼音,再学汉字。(申申拼音字母都认不全);我曾经听一个家长说,他的孩子喜欢看动画片,看了一年有字幕的动画片自己就认识字了。也有个妈妈对我说过说她的孩子不太识字,但是4岁就能做就能算百位数加减法了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对于我来说,作为 妈妈说起数学都没底气,申申目前20以内加减法都还不会算。这我也能接受。

 

 就此补充两点关于幼儿习惯教育的小建议: 1、2岁以前不看电视 ;这一点我们勉强能做到。我家基本不开电视。我们都没有看电视的爱好,平均每个礼拜看2个小时电视(偶尔也就看下新闻)?

2、尽量让孩子少用电子产品比如手机、电脑等;这个确实需要自我反省。申申4岁前因为工作原因我们回来每天都还看看书什么的,我们看书她也翻书。这个阶段也是她识字最多阶段。最近一年我们做家长的每天抱着手机刷微信、追韩剧,孩子也开始捧着她的ipad看动画片、打游戏了。好在现在还在可控范围内,每天30分钟内,周末一个小时内。

3、多让孩子听故事、听儿童文学作品 。道理不必多说了,对孩子确实有深切的影响就是了。关于这一点可以展开讲讲。孩子对语言的认知是从听开始的,这点毋庸置疑。孩子现阶段不认字不是问题,多听些孩子感兴趣东西会对孩子表达能力、认知能力等有着巨大的帮助。也会促进孩子阅读原文的兴趣和理解力。听的内容可以非常的广泛,可以是故事、儿歌、儿童文学作品。大人们往往低估了孩子的接受能力,申申认字所以她听的东西大都是自己选择的。我眼见她在四岁时选择了《西游记》、《石头记》、《圣经故事》等等五花八门的东西也都听的津津有味。她能听进去至少说明她能一定范围的理解而且很多知识是彼此联系又触类旁通的。比如:最近她在听《成语故事》里‘狗尾续貂’的讲解时,提到这个成语出自《红楼梦》讲了一通来龙去脉。早前她听过石头记多少就回忆起来了。到底记住了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会增进她理解新事物的能力和信心。不要小瞧了这些繁杂的有声读物。我们在学英语时还有‘泛听’这一说法呢。这确实是个语言学习里巩固语言基础、拓展知识面的绝好方法。关键是,还没有屏幕不伤眼睛哦!在此我强烈推荐一个手机软件‘喜马拉雅’ ,我目前看到的免费最全的有声软件。从电台到各种穿越小说、脱口秀、儿童读物应有尽有。唉,坦白一下:想当初,这是我自己听小说的工具没想到歪打正着,现在孩子用的比我多了。

还是那句话,早认字没什么大不了的。与我来讲唯二的两点不同是,可以省点心这两年已经很少花时间给她读故事了;另外就是她居然迷上了唱卡拉OK,从《拔萝卜》到《因为爱情》出了字幕就跟着唱呗。从此取代了我成了新一代的麦霸!

 

读本推荐:

绘本我就不推荐了,我家里绘本并不太多。

印刷精美的绘本孩子大都喜欢,当当专门有绘本系列,按销量从多到少买一般都不会错。我个人比较喜欢日本和欧美的一些绘本。国内绘本精品比较少,图画不够精美要么文字都带有说教意义。当然我不喜欢并不代表孩子不喜欢。我家孩子,这么大了出门在哪儿看到什么样的绘本都要坐下来翻一遍才会走。所以绘本永远不多,个人认为3岁以前多买些可以。孩子也会避重就轻的,认字再多也是孩子,家里绘本多她还是愿意多看图多字少的。当然越大会越好些。

绘本链接在这里:http://search.dangdang.com/?key=�汾&sort_type=sort_sale_amt_desc

推荐两个不算常见的绘本:

《阿波林的小世界》  -- 插一句这套书你可以深刻体会到中文儿童读物的差距。没有任何的启发与说教,一整套书都是一个孩子在和她的布娃娃自言自语、做游戏。我家孩子超喜欢

《小猫当当 》 -- 可爱有趣

开始识字后可以看的读物:

《小兔汤姆》系列—里面有本讲述妈妈要生小妹妹,要二宝的可以给孩子看看。还有《汤姆走丢了》可以顺便引导一下离开了 家长该怎样做。

《斯凯瑞金色童书》系列

《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系列

《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东西方的儿童读物真是大不同、没有任何说教和象征意义。纯粹孩子般的玩闹方式,甚至还有一部《我很喜欢她》小鸡的爱情故事哦。申申看过后有次问我说“妈妈如果我爱上别人,我心里会砰砰跳吗?”haha

《神奇校车》—舅妈送的,收到时决定真深奥啊,担心孩子没兴趣。但完全不是哦。食物链、火山

细菌等等。大人不感冒孩子是非常喜欢。

《贝贝熊》系列  这个系列比较符合国人对儿童作品寄予的有教养意义的希望。怎样对待陌生人、怎样交朋友等等。还有很多篇幅讲述熊哥哥和熊妹妹生活,家里有二宝的可以给孩子读读。中英文版的,可惜申申完全不喜欢英文。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中文学的好的孩子就有语言天赋。申申对英语连一点兴趣都没有。我曾尝试日常生活中用英语和她交流,但她完全拒绝。

《昆虫记》—粪金龟、蜣螂大人觉得枯燥,孩子非常感兴趣。里面生僻的字我都现学的。

《四大名著》 (彩图注音版的,孩子不认识拼音。但这套书印刷质量还不错)

《木偶奇遇记》、《爱丽丝漫游仙境》、《列娜狸》、《迪士尼童话故事》、《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等等

《国际大奖儿童小说系列》 59本  这套书内容还行,印刷实在太差影响阅读心情(对我来说)。不过即便是印刷很好也建议小学以后再买。纯文字又是外国文学作品,从人名、地名到叙事背景对低龄儿童来说即便认字都有不小的理解困难。

数学

1、安野光雅《美丽的数学》系列   、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 –初阶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可以看看。有一定数学基础了可以跳过。

安野光雅的绘本《儿童的季节》、《ABC之说》等网评也很好,漂亮是漂亮但我不喜欢。孩子倒是很喜欢《儿童的季节》。

2、《我的第一本数学启蒙书》韩国人编写的(2岁~6岁),孩子很喜欢。画面非常漂亮纸质好,编排合理

3、《美国经典幼儿数学游戏》(分年龄阶段)道听途说中你或许瞧不上美国孩子的数学水平,但是东西方教育方式的差异之大从本书中是可以发现的。这套书对逻辑的要求高于技巧。会数数计算的孩子不一定会做数学游戏,就是这样。

科普:

蒲公英科学绘本系列  韩国作品

韩国儿童教育看上去比国内的教育更细致也更温馨。《我们身体里的洞》《我喜欢你》看过后会让你觉得大不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