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型“德国战车”征服南美大陆!冉雄飞世界杯长微博之(31)

(2014-07-14 06:48:45)
标签:

杂谈

第113分钟,德国队赢了!几乎和2010年的世界杯决赛完全相同的过程,格策和因涅斯塔,两人射门的姿势都很相似,两个进球的重要性也无需多言,这两个加时赛的漂亮进球,带来的是他们国家伟大的足球历史。2010年,冠军西班牙实至名归,2014年,足球的上帝又把世界冠军给予了最优秀的球队。

新型“德国战车”征服南美大陆!冉雄飞世界杯长微博之(31)
(德国足球创造历史!)

上半时阿根廷曾经有一次最棒的良机,德国队中场克罗斯头球回传失误,伊瓜因获得千载难逢的单刀球机会,然而明显信心不足的伊瓜因错失阿根廷领先的机会,在世界杯决赛这种战场,一个进球是多么的弥足珍贵,当单刀来的时候,伊瓜因居然没有准备好!加时赛上半时,辩帅帕拉西奥再次获得一对一与诺伊尔Pk的机会,可惜帕拉西奥的挑射差之毫厘,从整场比赛来看,多数时间被动防守的阿根廷曾经获得过上帝的垂青,但机会来了,你失去了,然后惩罚可能就随之降临。 

新型“德国战车”征服南美大陆!冉雄飞世界杯长微博之(31)
(伊瓜因错失单刀!)
新型“德国战车”征服南美大陆!冉雄飞世界杯长微博之(31)
(帕拉西奥有机会杀死比赛!)

格策成为德国队在这场比赛中的奇兵,他在88分钟才替补克洛泽上场,勒夫把最后一张王牌留到了加时赛,也许“后发制人”这一招勒夫取经在2006年的意大利主帅里皮,在那一战中里皮让皮耶罗在加时赛亮相,这位精力充沛的进攻天才,最终在加时赛决定了比赛。当年那一战时,勒夫还是克林斯曼的助手,但随后在德国队熬过八年的勒夫终于苦尽甘来,他曾经遭受过很多非议,他曾经多次失败,2008年他在欧洲杯决赛输给阿拉贡内斯,10年世界杯他半决赛再次输给西班牙,2012年他又在欧锦赛半决赛输给意大利,勒夫不容易,但因为拥有德国足球这块厚重的土壤,勒夫不仅熬过来了,也最终熬成了世界杯冠军!

新型“德国战车”征服南美大陆!冉雄飞世界杯长微博之(31)
(格策一个进球定乾坤!)

1/4决赛1:0战胜法国之后,勒夫的球队知道他们可能会赢世界杯,因为本届世界杯的南美劲旅阿根廷和巴西整体实力一般,阿根廷靠梅西独立支撑,巴西队内马尔伤停之后,已经变成攻防极不均衡的“烂队”,果不其然,德国队遭遇了自己世界杯历史上最轻松的一次半决赛,上半时5:0,6分钟进4球,巴西队被德国战车一顿漂亮的大屠杀。 

决赛中的德国队表现的确比阿根廷更稳定,超一流的技术,强大的控球能力,即使对手是南美技术最出色的阿根廷,即使对方拥有梅西,但德国队还是赢了,从场面到过程,从一开始到120分钟结束,德国足球在最近几年的风格改造中大有长进,勒夫不仅仅拥有世界上最强壮,最高大的球队,而且也拥有一批世界上技术最棒球员。 

新型“德国战车”征服南美大陆!冉雄飞世界杯长微博之(31)
(阿根廷新球王梅西还需要努力!)

从德国队七场比赛的整体来看,现在的德国队踢的不再是战车式足球,良好的控球能力,世界上最强的技术型踢法,德国足球在风格上从德国的力量型变成了西班牙式的拉丁派,他们保留了头球和定位球的传统优势,进攻上变得更精细,传球更准确,中前场的突破和组织都更有耐心。 

毫无疑问,勒夫的球队在这届世界杯上变成了德国的拜仁,不仅球员组成的主要班底依仗拜仁,打法也有很多被德国国家队完全吸收,七场世界杯,德国队在控球率环节上赢了六个不同的对手,与阿根廷的决赛,德国队的控球率高达60%;唯一一场德国队输掉控球率的比赛,是半决赛对阵巴西49%:51%,但所有人都已经知道结局,7:1大屠杀东道主巴西,德国队即便是输掉控球,那他们依然是赢家。 

新型“德国战车”征服南美大陆!冉雄飞世界杯长微博之(31)
(德国队这个角球错失进球!)

 从1990年德国在意大利夺冠,1994年德国兵败美国世界杯到2014年总共20年时间五届世界杯,德国队一度沉浮,球员断代青黄不接,德甲联赛号召力差强人意,但20年给一个足球强国足够了,德国女足的崛起,德甲的辉煌,德国男足从2002年到2014年四届世界杯都打入世界杯四强,一次冠军,一次亚军,两次世界杯第三名,这样超级稳定的球队,毫无疑问才是世界足球真正的霸主。当2014年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一支在南美夺冠的欧洲球队之后,不要质疑,不要疑惑,因为德国足球厚重的基石,就是答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