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保定《直隶总督府》有感
前两天我和老同学一起去保定参加保定全国空竹节,顺便参观了保定仅有三处前朝遗迹之一的直隶总督府,参观完以后我坐在大门内的椅子上忽然有一种感觉,眼前这座低矮而又简朴的直隶总督府竟然就是清朝最高一级的地方机关,它和北京的故宫简直有天壤之别,当时的我简直有点不可思议。
参观完这座低矮简朴直隶总督府后的这几天我的心情一直没有平静下来,我把它和故宫,我把它和山西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我把它和河南开封的开封府,我把它和现在豪华的政府大楼一一进行对比后让我有了很多感触。
坐落在北京城的故宫高大雄伟的宫殿展示了皇权威严,金黄色琉璃瓦告示着每一个走近它的人什么是皇权的尊贵,豪华的陈设告诉了我们这里主人生活的奢适。当我把故宫和眼前这简朴而又低矮但是却是全国最高一级的地方政府相比时,我真正领会到在封建社会里什么是皇帝,什么是臣子,在那个年代里哪怕你是全国最高一级的直隶总督的你,也只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这样天地一样的巨大反差才会让你在皇帝面前只能诚惶诚恐。
直隶总督府总共只有四进院子,分为大堂,二堂,三堂和四堂,我没有测量这四进院落的大小,我只想告诉大家一件事就会知道总督府的简朴,总督府的大堂是总督直接办理民间事务的场所,就是这么重要的大堂竟然连吊顶都没有,进去以后就可以看见一条条紫红色椽子,二堂是总督处理官场事务的地方,三堂是总督批阅文件的书房,四堂就是总督一家人居住的地方。当我们把看到眼前的直隶总督府和山西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相比我们便能体会到当时官员待遇和商人还是有着很大的距离。
廉洁公正一直是皇帝和百姓对地方官员的基本要求,“廉生威”“公生明”这些普通再普通的话语写在每一个官府衙门里,不管是在开封府还是在保定直隶总督府处处可以看到,但如何保证官员的“廉洁”和“公正”封建皇帝并不是没有办法,首先是公布政府各级官员每年的俸禄,还有一点就是我这次到总督府看到的清代历任直隶总督的名单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清代在我国也就是二百七十年左右的历史,但我看到光担任直隶总督的人数就不下二百人,特别是光绪年间就不下四十人,好像李鸿章三次出任此职。由此看来对于官员的频繁调任不失为一种遏制腐败的好方法,以前看中国通史时得知武则天为抑制官员腐败就是对官员频繁调配,今天看到清朝历任直隶总督名单也验证了这一点,反观我国现在为什么腐败成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官员的调动如同一潭死水,所以看来就抑制腐败这一点现在反到不如以前。
我去年参观了开封府今年参观了直隶总督府,我把两个地方一对比就觉得现在有些地方打着发展旅游的旗号完全不顾历史事实而胡乱建造,河南的开封府就是典型的一个,应该讲宋朝的开封府和清朝的直隶总督府都是当时国家最高一级的地方政府,宋朝和清朝又都是我国历史上比较稳定的朝代,所以讲这两个府无论从规模大小上还是从装潢建设上不应该有太大的差别,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两个府邸简直不可同日而语。那又是为什么哪?保定直隶总督府是正品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而现在大家参观的河南开封府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刚建立的,所以谁真谁假也就一目了然了。
如果拿直隶总督府和现在各级政府豪华办公条件相比应该讲给我们的启示会更多,我们现在不拿各直辖市政府和它比,就是我们现在许多县政府和镇政府办公大楼都会让我们目瞪口呆,“廉洁公正”不但是封建社会老百姓对衙门的期盼,也是现在老百姓对政府重托,但从我参观开封府和直隶总督府后感到现在很多政府机关对于这几个字的认识程度还不如那时,挂在有些官员嘴边的不是“发展才是硬道理”就是“GTp”我也希望这些官员到保定直隶总督府看看,可能会有些帮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