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战机换代歼六退役

标签:
军事歼-6歼6中国空军吕纪良 |
中国空军战机换代歼六退役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服役时间长达40多年的国产歼6战机12日正式退出空军编制序列。曾为新中国国土防空作出巨大贡献的歼6是空军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实战中击落敌机最多的国产喷气式超音速战机。
服役时间长达40多年的国产歼6战机12日正式退出空军编制序列。歼6是空军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实战中击落敌机最多的国产喷气式超音速战机。
服役时间最长战绩骄人
“歼6终于退休了,这次是宣告歼6系列机型彻底成为历史。”曾任空军战斗机飞行员的李先生对大公报表示,他服役时驾驶的机型便是歼6。2006年8月,空军最后一批歼6战斗机从航空兵某师整建制退役。
歼6是中国自主生产第一代超音速战机,由中国渖飞工业公司根据前苏联米格
19仿制和发展。1958年初开始研制,1960年投入批量生产,1964年首批交付使用。有分析指出,歼6的仿制成功,说明中国航空工业已掌握试制比较复杂的航空产品的全套技术,具备独立自主制造飞机的能力。
谈到对歼6的印象,李先生表示在当时空军主要担负国土防空任务,歼6多用于台海前线,进行战斗值班,拦截侦察机、空漂气球等。“当时空战还主要是『空中拚刺刀』,歼6是后掠翼设计、推重比大,机动性较好,很适合这种近距离战斗。”歼6战绩骄人:从1964年到1968年,共击落20多架各型战机,而自己没有一架被击落。
据统计,作为六七十年代中国空军的主力机型,歼6生产了约4000架,并向巴基斯坦等国出口。
李先生印象中,歼6的衍生型号也是最多的,在基本型基础上,不断改进出歼6甲、歼6乙、歼6Ⅰ、歼6Ⅱ、歼6
Ⅲ、歼6IV型,还有侦察型歼侦6、教练型歼教6等。
由于长期服役,内地军迷称歼6为“六爷”,有人戏言期待“七爷”(歼7)、“八叔”(歼8)早点退休,那将显示中国空军有了更好的飞机。伴随歼10、歼11等第三代机的服役,中国空军已掀开新的一页。更有军迷在网上留言称:“歼6作为军史的一部分,它将永远有光辉的一页。”
可改装为无人攻击机
据新浪网介绍,国内一名空军专家表示,歼6退役后主要有四个归宿:状态较好的将被封存,未来战争中可以重新担负作战任务;状态较差的将被拆解,回收金属;进博物馆或在其它担负爱国主义任务的地方继续发挥余热;退役歼6在技术上可以改装成无人攻击机,在战时能对敌人空防造成很大压力。同时,还可以改装成靶机,有效提高现役飞行员的实战能力。
国产歼-6曾击落美无人侦察机
http://sinovision.net/attachments/2010/06/13/5763055444c14e5bc12fed.jpg
歼 -6战机
昨日,“老兵”国产歼-6战机正式退出空军编制序列,作为对中国航空工业意义重大的战斗机型,专家将歼-6“退役”,称为代表著一个时代的结束。
装备空军海军并向国外出口
歼-6战机是我国自主生产的第一代超音速战机,从1964年首架交付使用,到1986年停产,曾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实战中击落敌机最多的国产喷气式超音速战机。
据悉,这批飞机将在月底前完成就地拆卸工作,地面转运至空军某编余飞机储存中心后组装封存,作为空军编余战斗力继续储备。
歼-6飞机采用头部进气,后掠翼,正常式布局,具有尺寸少、重量轻、推重比大、机动性好等特点,适用于近距离空战格斗,除装备中国的空军和海军外,还向国外出口。
歼-6为空军培养两代飞行员
空军航空兵某团徐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从1964年歼-6交付空军使用以来到1986年停产,一共生产了
4000多架飞机,仅从1964年到1968年这4年期间,歼-6共击落击伤了20多架各型战机,而自己没有一架被击落。
据悉,上世纪
80年代,随著空军新机型的相继服役,“老兵”歼-6从台前逐步退居幕后,转入对新飞行员的培训。歼-6战机为我国空军培养了两代飞行员。
歼-6退役后,部分将被封存,一部分也将用于博物馆的爱国主义教育。
身世
仿前苏联米格-19缩短差距
资料显示,歼-6型战机是中国沈飞工业公司制造的单座双发超音速战斗机,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前线局部制空权,也可执行一定的对地攻击任务。
歼-6是根据前苏联米格-19仿制和发展的,1958年初开始研制,1960年投入首批生产,1964
年,首批歼-6战斗机交付中国空军使用。
有空军军事专家曾撰文称,由于西方全面技术封锁和禁运,在整个国家实力和航空工业基础全面落后于世界的形势下,新中国利用苏联的技术援助,采取“克隆”仿制的捷径,迅速赶上世界空军的发展步伐。
他认为,歼-6的问世,使中国主战飞机的性能与美、苏等国的差距缩短为8年左右,而与其它欧洲国家处于同一水平在线。
战功
1.75万米高空击落美侦察机
上世纪60年代,空军部队曾喊出“歼-6万岁”的口号,当时,飞行员能够飞上歼-6是非常自豪的。全空军普及歼-6成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标志和现象。
空军军事专家傅前哨说,我国生产的歼-6战机,在刀光剑影中,尽显英雄本色,创造了很多世界第一。
1964年11月15日,雷达发现海南岛陵水以东170公里处有一架无人机。我军飞行员徐开通驾驶歼-6起飞拦截。歼-6跃升至
1.75万米高空,与无人机基本处于同一高度,当距离敌机230米时,徐开通第三次开火,炮弹穿透敌机,“火蜂”侦察机爆炸起火。
傅前哨说,打无人机的难度是高度大不好打。而正是飞行员和歼-6一起创造了中国空军首次击落美国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这也创造了战斗机首次在平流层击落飞机的纪录。
性能
得到国际认可首次出口国外
1967年6月26日,海南岛文昌县附近上空发现1架美F-4C战斗机。飞行员王桂书和吕纪良驾驶两架歼-6起飞,在高空巡逻待战。F-4C是典型的第二代战斗机,绰号“鬼怪”,是当时美军主力战机。后来在距离“鬼怪”250米时,王桂书三炮齐发,将F-4C右水平尾翼打掉,紧接著赶到的吕纪良再次三炮齐发,将F-4C肢解。
据不完全统计,从1964年到1970年,空军、海军航空兵共击落20架美制无人机,其中 11架是歼-6的杰作。
傅前哨说,中国产歼-6
飞机良好的性能,也得到了其它国家的认可。公开资料显示,1979年5月,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和埃及空军签订合同,向埃及出口歼-6型飞机44架、歼教6飞机6架等飞机和设备,总成交额为1.67亿美元。这是中国航空工业第一次向国外出口飞机。
归宿
可改装为无人攻击机或靶机
国际试飞员、军事理论专家徐勇凌认为,这几年歼-6已在做渐进性退出,这次完全退出也是很自然的。中国空军装备的歼-6作战飞机在2005年已开始大规模退役,但歼-6系列飞机在空军训练、教学中发挥作用。
他说,在外国也是将大量的老款飞机保留在训练的一线,这样不仅成本低,而且还能保持训练飞行员技术,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现在歼-6停飞,是因为生产线也已经停产,歼-6的配件也已经停止生产,所以如果还继续作为教练机,成本反而会高,“现在停飞正是恰逢其时。”
对于歼-6的再利用,傅前哨认为,一部分可以封存,也可拆解进行金属回收,此外可进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专家认为,歼-6低空性能良好,可以改装成无人攻击机或者改装成靶机,这样无人机可以在战时对敌人空防造成压力。靶机则可以提高飞行员的实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