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滴血残阳
滴血残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652
  • 关注人气:16,6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护航舰队随舰记者:军舰武力解救风险很大

(2009-10-22 12:49:24)
标签:

军事

新海

海盗

中国护航舰队

毛财旺

中国护航舰队随舰记者:军舰武力解救风险很大

 

【欧洲时报网】中国籍散货轮“德新海”轮在印度洋被海盗劫持事件发生以后,中国展开积极营救活动,并且通知了34个国家的驻华大使馆,各国纷纷表示愿意对营救提供帮助。但截至10月21日18时,中国被劫的“德新海”轮仍处失去通信联系的状态。

“虽然要求中国护航编队解救被劫中国货船‘德新海’轮的呼声很高,但强行解救并成功的风险很高,可能性并不大。”20日,曾作为中国第一批护航舰队的随舰记者赴索马里海域进行报道的中央电视台军事部记者毛财旺直言。

今年1月,中国护航舰队成功解救一艘被海盗围堵的希腊商船,当时就在舰上的毛财旺亲眼目击了整个营救过程。

毛财旺说,“德新海”轮遇险情形与那次有很大不同。“那时(指1月份)海盗还没有登船控制船只,因此中国军舰可以派出武装直升机载特战队员,前往事发海区查明情况并进行有效吓阻。”他说,“护航舰队一般有效的解救行动只会发生在海盗尚未登船的情况下。在海盗已经登上被劫船只的情况下,贸然采取武力解救的方式,将极大地威胁船员的生命安全。这一次,中国护航舰队距离出事地比较远,最快也要一天多才能赶到,货船可能已经被带到了海盗控制的‘安全地带’。”

毛财旺所经历的另一次险象环生的营救行动更让他认识到实施成功营救的困难。“包括中国海军‘海口’号舰在内的7艘各国海军舰艇,对一艘刚被劫持的商船展开营救行动。海盗已经无路可逃,但海盗发出威胁,若靠近将杀害被劫船员,导致军舰只能围着被劫商船转圈却无能为力。同时商船的船长也致电盟军舰艇,要求让开一条路,使得海盗成功逃离。”他回忆道。

前线动态>>>

传真发到船上但得不到回复

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21日上午告诉记者,经专家技术分析,“德新海”轮的通信是畅通的,但一直没有回应,可能的原因是船上通信被海盗控制。

昨天,中国海上搜救中心通过努力,已成功向船上发出一份传真,但截至目前还没有获得回复。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总指挥部主任翟久刚介绍,“目前,欧盟在当地的护航部队已经到达现场,发现了这只被劫船舶,并且发现船上有海盗分子在活动。我们交通运输部门和购船公司都努力跟船上建立联系,但一直联系不上,我们确信已经把传真发到船上了,但是得不到船上的回复。”

对于如何营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20日表示,此事涉及到一艘货船被武装海盗所劫持。中国政府对此十分重视,我们正全力开展营救工作,不应该也不便透露更多细节。

航运业者认为,货轮遭劫持后,除非45分钟航程内有救援船只出现,否则很难在第一时间开展营救工作。“目前对人质比较负责任的做法是,货船首先应该按照海盗的指定路线,保证自身安全,然后我们与海盗取得联系,并决定采取有效的营救方法。”中央电视台军事部记者毛财旺说。

最新内幕>>>

“德新海”轮物资存储充足

记者21日从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获悉,“德新海”轮18日12时发回公司的报告显示,该轮上存有燃油700余吨、淡水150吨;船上的米、面等生活物资存储充足,可以满足船员日常生活所需。

据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总值班室副主任卓立介绍,该轮于2008年投入使用,载货量可达7.6万余吨,此次航行接近满载,干舷低、航速慢,易被海盗登船。他表示,中国将按照“积极、谨慎、安全、有效”的原则,继续协调各相关方面,将船员生命安全作为营救工作的根本目的。

专家观点>>>

可能在货轮靠岸前拦截

海盗之所以能劫持“德新海”轮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该轮当时是满载,航行速度比较慢,同时也因为该轮离海岸比较远,所以海盗要将其拖回索马里据点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军事专家指出,中国海军编队应该有时间在海盗将货轮靠岸前予以拦截。

英国一家海运安全公司负责人约翰逊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如果中方决定使用武力手段,可能会借鉴美国海军的做法。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海军陆战队曾使用神枪手射杀海盗的方式,成功解救了一名遭到劫持的船长。

最新报道:

欧盟海军全天候监控被劫中国船 将积极配合营救

被劫货船公司驳“省钱说” 称非有意放弃护航

劫持船只生活物资充足 船员仍处安全状态

专家建议与索马里部族长老斡旋解解救

中国被劫货轮仍能接收传真 营救过程可能较漫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