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07-07-24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http://images.daynews.com.cn/images/2007-07-05/1183613740980.gif 我要评论
|
太原市三桥街上牞有所院子名“古屋斋”,院子为晚清时期的
古屋斋属于
屋内基本是木质结构,房顶非常高,木雕隔断做工精细,颇有古色古香之气。古屋原主人的肖像悬挂在上房厅内,下方悬挂的一柄剑提示了主人的身份。主人姓张,名逢吉,字慧清,小名碰榆儿(据说小名来历有段故事,张先生出生后,有长辈抱着他在一棵榆钱树上蹭了一下,几天后,树枯萎了,张先生因此得名碰榆儿),是 在正房西侧是五间临街偏房,对面是门房,上房下方也有五间偏房,据说当年是纯木结构,应该属于茶亭之类。上房窗外左侧有一青砖月亮门通往后院。 后院也别有洞天,院中有饮用水井一口,三孔窑洞,窑洞冬暖夏凉的感觉现在在太原恐怕不大好感受到。 张逢吉的长孙是古屋斋的现主人,颇有时代烙印的名字——张大跃标记了他的年岁。大跃性格开朗,秉性幽默,现下岗家中,经营着一个小饭铺,除维持生计外,还要和家人一道承担着维护古屋的重任。大跃善结交,与他相识的不仅仅是文人雅士,也有打工一族;有文人相聚时,大跃谈吐风雅,说古论今,除了擅长的历史知识之外,还对炒股投资小技巧略知一二。 和古屋的神秘一样,即便是炎热的夏季你进得古屋院内,也会感到凉爽异常,在一棵参天白蜡树下小酌叙旧,绝对是惬意无比的事情。
像这样还保存完好的清代民居在太原市已经是不多见了。院子里除了大跃一家,现在还住着几户人家,古屋就是这样看着各式各样的人在这里重复着各自的悲喜人生。时光荏苒,这处院落便有了太深太厚的人文和 马爱农 (编辑:张星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