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茶叶博物馆馆藏欣赏

(2006-08-09 23:57:56)
分类: 应该了解
清·青花釉里红茶叶瓶
http://www.teamuseum.cn/images/pic_1.gif
http://www.teamuseum.cn/Images/Contents/200409/33956117.gif

高 16.8 厘米 径15.8 厘米
圆口,平肩,长方体瓶身。瓶身除圈足外用青花绘山水、花鸟纹饰,展开即是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只见画面远山近水,意境开阔,两老者黎杖踽踽而行,远处孤帆远影,一副秋江送别图。用釉里红点缀山石、树木,更增添了一种秋天的气息,渲染了画面的意境。
该瓶造型方正,古朴敦厚,青花用料浓淡相间,不失为康熙民窑中的精品。

 

 

清·粉彩过枝瓜蝶纹盖碗一对

http://www.teamuseum.cn/images/pic_1.gif
http://www.teamuseum.cn/Images/Contents/200409/14196769.gif

通高10.2厘米 口径8.8厘米 故宫博物院调拨入茶博
口微撇,深腹,有盖,圈足。底和盖顶圈足内以红彩书“大清光绪年制”二行六字楷书款。碗口沿及盖圈足口沿饰以金彩。该器内外壁及器盖绘过枝籁瓜、竹枝及蝴蝶,意为“瓜蝶绵绵”,寓意“福寿绵长,子孙绵延”。该器做工规整,釉色洁白莹润,绘画技法生动,构思巧妙,瓜叶浓淡相间,图案清新活泼,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官窑佳作。

 

清乾隆·粉彩套杯(共十个)
http://www.teamuseum.cn/images/pic_1.gif
http://www.teamuseum.cn/Images/Contents/200409/57987253.gif


高5厘米 口径9.5厘米
撇口,敛腹,浅足,器倒置如马蹄形,大小十个为一套。器物口沿都饰以金彩,器内壁均施以松石绿釉,器外壁施不同粉彩的纹饰,依次套合而成为一体。此种套杯多见于清雍正至道光时期。

 

民国·“江案卿”款紫砂树瘿壶
http://www.teamuseum.cn/images/pic_1.gif
http://www.teamuseum.cn/Images/Contents/200409/65470788.gif


高8.5厘米 口径5 厘米
壶身呈椭圆形,口椭圆形,短流,执柄作三叉形。仿木瘿器,随形作凹凸坑和皱纹,盖作瓜蒂形,盖内印“案卿”二篆书款。
壶身呈栗色光泽,许次纾《茶疏》记供春茶壶“盖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随手造作,颇极精工。”故而“大为时人宝惜”。文震亨《长物志》也有“供春最贵”的评论。清人吴骞《阳羡名陶录》记其制品“栗色,如古金铁,敦庞周正”。供春壶在明末清初,已是壶中的精品了。后世仿龚春树瘿紫砂壶很多,该壶系民国江案卿所仿。江案卿,是号称民国狮球壶制作第一人。

 

 

清·豆青地白花茶叶瓶
http://www.teamuseum.cn/images/pic_1.gif
http://www.teamuseum.cn/Images/Contents/200409/34788233.gif

高15.6厘米 长13.2厘米 中国文物流通协调中心调拨
圆口,平肩,长方体瓶身。通体施豆青釉,釉面淡雅柔和,色浅淡若湖水,釉面凝厚。瓶体一面用白釉绘一枝梅花,另一面绘荷花荷叶,构图简洁,花叶刻画生动。


清嘉庆·青花加彩人物纹盖碗
http://www.teamuseum.cn/images/pic_1.gif
http://www.teamuseum.cn/Images/Contents/200409/47983177.gif

通高3.9厘米 口径6.4厘米
敞口,斜深腹,圈足,盖小于器,倒扣时形制与器相同。器底盖内圈足书 “大清嘉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器与盖口沿饰青花如意纹,圈足上部饰变形莲瓣纹,中间主体部位用五彩绘庭院仕女,画上仕女近共百人,神态各异,千姿百态,俨然一副热闹的“百美图”。
清乾隆·仿雕漆瓷茶船
http://www.teamuseum.cn/images/pic_1.gif
http://www.teamuseum.cn/Images/Contents/200409/31962385.gif


高 4.9 厘米 长14厘米
船形,外壁口沿雕刻回纹,船身雕十字花瓣形饰纹,足沿雕仰莲花瓣纹。内面金彩涂染,惜已磨掉。外底施淡绿粗彩。外壁施珊瑚红釉仿雕漆“剔红”,作法是瓷胎上先印纹样,经雕剔,入窑素烧后,施矾红釉,低温二次烧成。
朱琰《陶说》记乾隆时,制瓷业能仿“戗金”、“ 髹漆”、“竹木”等多种手工艺品,此茶船形、色、纹均具雕漆器的质感, 乍看几可乱真。

 

汉·青铜釜
http://www.teamuseum.cn/images/pic_1.gif
http://www.teamuseum.cn/Images/Contents/200409/72026758.gif

烹饪器,高15 厘米,径25厘米,敛口,平底,腹微鼓,器壁较薄,两侧肩部为对称的兽面形环形把手。秦汉时期,人们对茶的饮用采用的是羹煮法,即将茶碾末后加葱﹑姜﹑盐等入釜 煮饮。古代青铜烹饪器中,各种形制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如鼎:煮肉器;鬲:炊粥器; 甑:蒸煮器等,而此青铜器就是汉代的煮茶器。
明·金钱如意紫砂大壶
http://www.teamuseum.cn/images/pic_1.gif
http://www.teamuseum.cn/Images/Contents/200409/96624348.jpg

高29厘米,宽24厘米
整体造型规整、敦厚,壶嘴弯曲有致辞,壶盖为典型明式如意纹图案,钮为颇具匠心的镂空金钱如意纹装饰。壶身刻有“瓦瓶新汲龙泉水,纱帽笼头可自煎”诗句,落款为草书:“丁卯年,用卿”,制作年代应为1637年。陈用卿,明代天启崇祯年间人,据“阳羡名陶系”称其书刻为“落墨拙而用刀工”。另据明代杭州名士张岱在其“陶庵梦忆”中称“宜兴罐,以供春为上,时大彬次之,陈用卿又次之 。”可见此壶作者当年与时大彬齐名而年技俱后,不失为一代制壶名师。

宋·建窑兔毫盏
http://www.teamuseum.cn/images/pic_1.gif
http://www.teamuseum.cn/Images/Contents/200409/78775729.gif


高6.1厘米 口径11.6厘米 底径3.6厘米
敛口,斜壁,深腹,圈足。赫黑色釉有兔毫纹,外壁施釉不到底,圈足无釉,酱褐色胎。该器胎体厚重,造型敦厚古朴。此器为福建建窑烧制,是因当时斗茶的需求所制的茶具。北宋人论茶事专著 茶录 大观茶论 对建窑的评价甚高。 清异录 中有“闽中造盏,试茶家珍之”的记载。斗茶茶汤色贵白,建盏色黑“易燠发茶采色”,胎厚而茶盏不易凉。盏底深浅适度,便于观色,故斗茶家首推建盏。

 

唐·绿彩茶碗
http://www.teamuseum.cn/images/pic_1.gif
http://www.teamuseum.cn/Images/Contents/200409/23416797.gif

高5.9厘米 口径8.7厘米 底径3.0厘米
敞口,深腹,假圈足。器内外壁施绿彩,外壁施彩不到底,露出土黄色胎,胎质较疏松。器底还留有绳割纹痕迹。这是唐代生产的彩色低温铅釉,以白色粘土作胎,以铜作釉料着色剂,并在釉里加入含铅的助熔剂,经过800度左右的温度烧成。

 

清·铜胎画珐琅茶船
http://www.teamuseum.cn/images/pic_1.gif
http://www.teamuseum.cn/Images/Contents/200409/67248731.gif


此器造型为十字花形盏托,在红铜器胎上涂以洋蓝珐琅彩料,正面用彩色珐琅描画宝相花及大白菜图案,底部为缠枝花图案。画珐琅虽在制作上要比掐丝珐琅(景泰蓝)要简单一些,但在色彩变化上却比掐丝珐琅更加多姿多彩,画珐琅器主要产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宫廷造办处及广州两处。此茶船线条奔放,构图繁密,色彩明快,应为当时广作贡品无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