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篆刻名家简介

(2007-05-14 18:13:15)
分类: 金石斋(方寸之间,品位人生)
 

文  彭(1498-1573)

    文彭(1478-1573),字寿承,号三桥。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其父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征明,文彭与其弟文嘉从小受到父亲及当时苏南一带书画家的影响,诗、书、画、印无所不精。文彭在南京任国子监博士时,有一天外出,见一老人赶着一匹驴子驮着两筐石,自己肩两筐石随其后,正与一作生意的市贾争执不休。文彭询问其故,老人说:“他说要买我这几筐石,我赶着驴、肩着石从江上来,路远又费力,而他故意压价。”文彭公走近仔细一瞧,是作妇女装饰用的原块石料,心想这大概也可作印章吧,就说:“不用争了,都卖给我,给你加倍的力资罢。”于是文彭得到了这四筐石,叫人解锯开来,成了一方方晶莹夺目的图章,其中质优者,就是半透明的“灯光冻石”,稍差者,也是当时的老坑矿石。文彭开始自己动刀刻石了。于是冻石之名始见于世,名传四方。在印章流派艺术的历史上,文彭堪称鼻祖。从此,文人学士便逐渐改用石章,自篆自刻。由于石章的广为使用,对篆刻艺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催化作用。明代著名篆刻家朱简描述:“自三桥下,无不从斯、籀,字字秦汉,猗欤盛哉!”可见文人流派篆刻艺术发展史上文彭的重要地位。文彭以后,印学大发展,四百年来,影响遍及海内外。
    文彭篆刻虽力师秦汉,但由于时代局限,尚在探索过程中,故其印风只能讲有偏重汉印趣味的倾向,而主要还是以秀润圆劲、清丽俊雅的宋、元风貌见长。印款以双刀为之,多行楷,笔势飞动,秀美而有逸趣。其印作,传世极为稀少,无专谱行世。
    由于文彭的名气太大,师其风格的人非常多,作伪也多。明末清初的伪作印石放到今天来看可视为旧仿,镌刻细腻,仿制的程度也比较高,但我们注意他的边款,将它的字迹、落款、布局乃至运刀方法,与文彭真迹相比,就不难识别。应为文彭的书法根底浑厚,一般的书家刻手岂能望其项背?清末民国时期的赝品,作伪者大多是商人,他们一般都先将青田石做旧(即在炭火中煨烤,使其表皮发黑、细裂纹累累),所仿文彭得边款多以单刀隶书出之。但是,实际上文彭在边款上从不作隶书,篆刻边款也不用单刀法(单刀法系文彭之后何震所创)。
    白文印“玉树临风”是一方仿汉玉印的佳作,粗看笔画平直规整,然全无板滞之感。这种庄重典雅,凝练稳妥,高古秀丽的汉玉印风格,给人以雍容华贵,气息纯正的审美情趣。此印为老坑牛角地鸡血冻石,已熟化褪色。所刻双刀边款“文彭”两字笔势飞动,可见其书法根底之深厚。印文线条平直中微显弧意,体势稳健,而又充满灵气,可谓古朴秀润,尽得风流。

http://www.cs.js.cn/shoucang/1-01.gif

http://www.cs.js.cn/shoucang/1-03.gif

玉 树临风

5×5×5.5cm

牛角地鸡血冻(点击可放大)

http://www.cs.js.cn/shoucang/1-02.gif

 
 

何  震(约1541-1606)

    何震是晚明一位极有名的篆刻家。字主臣、长卿,号雪渔,婺源人。婺源人。婺源旧属徽州,故何震的流派也称徽派、新安派。何震与文彭的关系亦师亦友,他常住南京,与文彭交往,请教篆刻,他的印有受文彭影响的一面,但更多地是表现出个人的特色。何震的作品刀法猛利,气势宽宏,具有汉印的雄健风貌。“披云卧石”石章是存世屈指可数的实物之一。篆法稳重、工稳,笔画线条统一和谐,为汉印风貌,印面布白新颖独特,刀法的运用上已娴熟地把握了刀与石的性能,冲刀直入,极其猛利,间以切刀,爽利劲挺。能利用印面字的笔画多少,布白上造成强烈的疏密对照,使人赏心悦目。此印充分体现了何震的基本刀法特征,即用刀轻浅,每一线条以往复数刀完成,但起收笔处不作明显的修饰,使笔画具有锋颖显露的效果。此印的另一特点是布局开张,篆法沉着,一洗先前印坛甜俗做作之气。何震的刻款采用单刀切刻为主,辅以部分双刀作为补充。单刀切刻的刻款技法,成为清代以来最为流行的风气。

http://www.cs.js.cn/shoucang/1-04.gif

http://www.cs.js.cn/shoucang/1-06.gif

披 云卧石(2.8×2.8×3.6)

 

丁敬(1695-1765)

    丁敬是西泠印派的创始人。丁敬字敬身,号砚林、纯丁、丁居士、龙泓山人等。他一生为寒士,然而学养很深,诗文都有很高的成就。丁敬的篆刻,据当时人汪启淑在《续印人传》中说“古拗峭折,直追秦汉,于主臣(何震)、啸民(苏宣)外,另树一帜。两浙久沿林鹤田派,钝丁力挽颓风,印灯续焰,实有功也”。丁敬的独树一帜,体现于他在广泛吸收借鉴后最终孕育出变化,篆法、章法、刀法三方面都有自己独创性的建树。丁敬运刀,从魏植、朱简的“碎刀法”获得启发,每一线条的篆刻都由多次提按起落的切刀来完成,增强了起伏顿挫的节奏,使笔画具有“屋漏痕”式的凝练苍莽效果。丁敬确立的这种“切刀法”规范,成为其后篆刻艺术主要的运刀方法之一,同时也构成了浙派篆刻的特有技法。

http://www.cs.js.cn/shoucang/2-004.gif

http://www.cs.js.cn/shoucang/2-005.gif

寿山红半山——5.5×5.6×6.8
 

云 在 意俱迟

 
 

赵之琛(1781-1860)

    字次闲,号献父、献甫、宝月山人。浙江钱塘人。书法,篆、隶、行、楷自成一格。篆刻,为陈豫钟弟子,集浙派之大成,西泠八家之一。印文结构不但秀美,还善于应变,用刀爽朗挺拔;楷书印款秀劲涩辣。其印作,为陈鸿寿所推许。

http://www.cs.js.cn/shoucang/2-147.gif

 

 

 

邓石如(1743-1805或1739-1805)

    清代书家。初名琰,字石如;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古浣、古浣子、游笈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等。安徽怀宁人。布衣。曾客梅镠府,寒暑不辍八年,遂工四体书。曹文植称其四体书法清代第一人。篆刻刀法苍劲浑朴,婀娜多姿,冲破时人只取法秦汉铄印之局限,世称邓派,亦有称皖派者。晚清篆刻名家吴熙载、赵之谦、吴昌硕等均受其影响。

http://www.cs.js.cn/shoucang/2-033.gif

http://www.cs.js.cn/shoucang/2-034.gif

 

居 不 用 名

 

赵之谦(1829-1884)

    字益甫,又字伪叔,别字冷君,号铁三、憨寮、又号悲庵、无闷、梅庵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所居日“二金蝶堂”、“苦兼室”。擅书法,初学颜真卿,后致力于北魏碑,篆隶取法邓石如而自出机杼,书法凝练雄强,迥异时俗。精画事,为清末写意花卉之开山。篆刻,博取秦诏、汉镜、泉币、汉铭文和碑版文字等入印。印款创用北魏书,又偶饰画像。

http://www.cs.js.cn/shoucang/2-323.gif            http://www.cs.js.cn/shoucang/2-333.gif

 

事 理通达      天道忌盈人贵知足      金  石  寿

 

 

 

吴昌硕(1844-1927)
    近代画家。初名俊、俊卿,字昌硕、仓石,晚以字行,别号缶庐、缶翁、苦铁、破荷、大聋、老缶等。浙江安吉人。清末曾官江苏安东知县,在任仅一个月,后寓上海。中年后始作画,笔墨酣畅,色彩浓重,为“海上画派”的杰出代表。精篆刻,能融皖、浙诸家与秦汉印精华,蔚为一代宗师。

http://www.cs.js.cn/shoucang/2-380.gif

http://www.cs.js.cn/shoucang/2-381.gif

作了天下事

http://www.cs.js.cn/shoucang/2-382.gif

读 遍 千古书

寿山老坑巧色雕狮钮
10.7×3.2×3.2cm 

 

齐璜(1863-1957)
   
字萍生,号白石,湖南湘潭人。篆刻自成一家,早年法宗浙派,继法秦、汉,一变成法。刀法刚劲,纵横奔放,笔势自然,浑然天趣,著有《白石印谱》等。这里的“人长寿”、“金石奇缘”三方印,用刀大胆泼辣,字随刀而运,气势磅礴,毫无小家气息,印中笔画均求其自然。这种貌似无拘,实是由于他临古与书法的根基雄厚所致。

http://www.cs.js.cn/shoucang/2-522.gif

http://www.cs.js.cn/shoucang/2-523.gif

http://www.cs.js.cn/shoucang/2-524.gif

人   长   寿

寿山石5.1×5.1×12.2cm

http://www.cs.js.cn/shoucang/2-525.gif

http://www.cs.js.cn/shoucang/2-526.gif

http://www.cs.js.cn/shoucang/2-527.gif

人  长  寿

邓散木(1898-1963)
    号钝铁、老铁,三十后自号粪翁,四十后始称散木。上海人,晚年居北京。能诗词。善书法,师萧蜕庵,篆、隶、正、行、草无所不能。篆刻,师赵古泥,行刀以冲亦切,布局参用封泥特点,疏密有致,极善应变。自言,平生事艺,篆刻第一。

http://www.cs.js.cn/shoucang/2-594.gif

http://www.cs.js.cn/shoucang/2-595.gif

http://www.cs.js.cn/shoucang/2-596.gif

自强不息

 

来楚生(1902-1975)
    又字初生,号负翁、一支、非叶等。所居曰“安处楼”、“然犀室”。浙江萧山人,久居上海。篆刻胎息古玺和汉印,布局重书法意趣,行刀不拘小节,通过破残斑驳来表现古朴浑厚;行草印款驱刀如运笔;肖行印,大都粗犷洗练,突出神和意,得汉画像堂奥。

http://www.cs.js.cn/shoucang/2-611.gif

http://www.cs.js.cn/shoucang/2-612.gif

http://www.cs.js.cn/shoucang/2-613.gif

静者寿 安得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印章史话
后一篇:音乐推介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