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资经历
(2023-12-26 13:39:47)
1998年,我终于迈出了第一步,拿出了700多元,用同事的账户买入人生的第一只股票一汽轿车100股,之所以买这只股票,原因很简单: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轿车将普及到普通家庭,因此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年后,我卖出了这只股票,赚了30%多,初战告捷。
接着的几年,由于工作、生活剧烈变动,我远离了股市。直到2003年,这年底我结婚了,在广州的工作也稳定下来,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和老婆看了一本书《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就是:穷爸爸只会靠挣工资生活,富爸爸会用钱来生钱。2004年初,怀着做富爸爸的梦想,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因为我们身边的亲戚朋友没有一个是真正从股票市场赚到钱的),我们拿了一万五千元开户炒股。一上来,我们就买了一汽轿车、粤电力、吉林敖东等我们认为的好股票。但是,迎接我们的是一场超级大熊市,沪指最低998点,我们经历了非常难熬的两年时间,吉林敖东赚了一点钱就卖掉了,套牢的股票死死抓在手里(正如彼得林奇所说:拔掉鲜花,浇灌野草)。一汽轿车、粤电力等最多损失超过60%。绝望之余,我们甚至写信到广州电视台的节目,咨询专家如何操作我们手中被套牢的股票。
2006年中,我们看到了网上一位职业操盘手假语村言每天的操盘日记,虽然,他做中短线的手法难以复制,但是他的一些励志文章《你也能成为投资大师》、《抛却致命理念,扫清前进障碍》等等,还是激励着我们坚持下去。
与此同时,我们在天同证券的QQ股票交流群里,认识一位热心的顺德朋友龙翔,我们比较认同他的选股理念,他公开的操作记录也显示了他的盈利能力。2006年春,他推荐了一只股票中远航运,出于对他的信任和我们对这只股票的研究,我们卖掉大部分亏损的股票,又加了很多钱,以超过70%的仓位买入中远航运。我们是在7.3元附近,6倍的市盈率买入的,此后的大半年,中远航运一直跌,最低跌到6.1元左右,再一次令我们寝食难安。龙翔安慰我们,如果我们最终在这只股票上亏损了,他将全额补偿我们的损失。另外,我们也了解到中远航运的总部就在五羊新城,离我们家不远,我们找了一个周末去一探究竟。由于是周末,办公室没有人上班,我们就和保安攀谈起来,保安大致介绍了一下公司管理层的情况。我们一看,保安的水平都很高,公司肯定差不到哪里去,一颗悬着的心慢慢放下。
终于,中远航运发力上涨了,连续几天涨停。看着自己的资金账户每天近10%地往上涨,我终于扛不住了,发起高烧,到医院打了几天吊针。最后,我们在40元左右卖掉了大部分中远航运,这是我们真真正正在股市中赚到的第一桶金。我们终于等到了时光流逝、尘埃散尽、万事万物水落石出的那一天;晴朗的夜空,万籁俱寂。一瞬间,一只鱼鹰的身影划着优美的曲线,掠过水面。
投资中远航运取得成功之后,龙翔又介绍我们认识了他的师傅帆歌。帆歌是热心的东北人,身边有一群粉丝,他很热情地传播自创的、脱胎于巴菲特价值投资的“摸大波”理论。他当时持有保利地产、潞安环能等股票。我们挑了潞安环能,在16元多、8倍市盈率买入。这时,牛市已进入中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潞安环能最高升到95元,而我们在80多元卖掉了。又是一笔成功的投资。
2006-2008年是我投资知识积累最重要的三年。这几天,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在电脑上翻看以前收集的资料,发现在这三年,我收集了一、两千篇有关投资的文章。其中,李剑先生写的《如何在中国做价值投资》、《做好股收藏家》,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他倡导的十二字方针“好股好价、长期持有、适当分散”,至今仍然指导我的投资方向。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很好奇,为什么我们能在高位卖掉中远航运和潞安环能?其实,并不是我们有过人的分析能力,而是我们找到了新的投资标的,万科和招行等好股票。而且,这些股票是我们凭自己的分析、常识找出来的。比如万科,我在九十年代初期,大学刚毕业就知道这家企业,也很认同创始人王石的理念。到2004年,我们刚进入股市后,一位从深圳来的、质量管理方面的培训老师,举万科为例子讲优秀公司的管理模式,重新引起我对这家公司的关注,并少量地买入了万科股票。到2006年初,牛市刚启动,我们在万科身上赚了一点钱,就卖掉了(万科在这轮牛市中最多涨了10倍,而我们又一次“拔掉鲜花,浇灌野草”)。后来,在实地调查中远航运尝到甜头之后,我们对万科也做了一些草根调查,凡在广州开盘的万科新楼盘,我们都去售楼部看看;凡在万科楼盘居住的朋友,我们都问问他们对万科的看法。得出的结论:万科是中国房地产企业中最好的公司。
到2007年中,牛市已经进入中后期,我们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集中全部资金,而且鼓动家人也拿出资金买入万科、招行等股票,并跑到香港去开了一个港股的账户(因为港股的市盈率更低),买了SOHO中国(刚上市就买入,仅仅因为认同创始人潘石屹的理念,没有认真研究公司的业绩)、蒙牛乳业等股票。其实,这时的股市已经积聚了巨大的风险,万科的市盈率已经超过40倍,而我只看到万科在当时的净利润增长超过100%,就天真地认为这种增长是可以持续的,股价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然而树是不会长到天上去的,沪指在2007年秋到了6124点后就一路向下。随着股市泡沫的破灭,到2008年秋,万科、招行股价跌掉了70%,蒙牛乳业还遭遇了三聚氰胺事件,股价一天从30多港元跌到8港元。我们的资产也从最高位到最低位大幅缩水70%左右,家人新入的资金也被死死套牢。欲哭无泪,一夜回到解放前。
从2008年秋至2014年秋6年时间,投资方面没有太多收获,身体还出了一些状况,工作也不顺利,常常赋闲在家,非常苦闷。有时在街上闲逛,看见收垃圾的人,还羡慕他们的人生比自己有价值。难道我的投资之路就这样到头了?
还好,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但斌先生的博客,他是一位私募基金公司总经理,巴菲特的信徒,持有茅台、中国平安、万科、招行等优质股票,在2006-2007年的大牛市中,机械地学习巴菲特方法,没有高位套现,导致损失惨重,资产缩水10亿元,他也面临巨大的压力。从他对自己的反思,我学到很多东西,也总结了自己投资股票以来的一些经验教训: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