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拙作《中国大收购》部分目录

(2009-11-04 10:49:40)
标签:

财经

海外并购

周明剑

分类: 叠加的眼睛

拙作《中国大收购》已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以下是部分目录:

 

第2章

“铁三角”、“谍影”与联手扼杀——中铝铩羽力拓的背后

 

金融危机下的力拓经营难以为继,中铝出手意欲挽狂澜于既倒、达到“双赢”。并购之路却步履维艰,最终折戟澳洲……在力拓暧昧的笑容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目的?为什么他们最后转投必和必拓?

一、“铁三角”控制了全球75%以上的铁矿石海运量

相关链接1面对穷凶极恶的世界“铁三角”垄断巨头

中国大收购——中国企业崛起的海外艰难征战目录二、中铝:中国最大的氧化铝和原铝生产商

三、中铝收购力拓日程表

相关链接2澳大利亚议员打广告反对收购

相关链接3澳大利亚媒体:再见北京

相关链接42008年钢产量世界前10名

四、中铝注资的背景

相关链接5外汇储备

五、力拓集团谈判初衷令人怀疑

相关链接6商业窃密手法面面观

相关链接7“力拓案”已经让中国损失7000亿元人民币

相关链接8新日铁接受铁矿石首发价有玄机

六、中铝收购力拓死于政治敌视

相关链接9极端政客卖力反华

七、余波:“间谍门”事件

相关链接10国外如何反商业贿赂

相关链接11“力拓公司英国老板搞的鬼”

 

第4章

中海油的优尼科之伤:谁是真正的失败者?

 

优尼科公司被挂牌出售,中海油出高价收购,这本是最正常不过的商业行为。但是,美国资源委员会主席向总统写信在前,《2005年能源政策报告》“及时”通过在后,促成了雪佛龙公司以低价“横刀夺爱”,其中的利害关系令人深思……

一、优尼科因亏损挂牌出售

二、中海油洞察先机,提出收购

三、雪佛龙闻风杀入

四、交锋回放

五、政治扼杀战胜了商业竞争

相关链接1媒体松了一口气

六、谁是真正的失败者?

相关链接2中石化中海油安哥拉收购遇阻

相关链接3官方反应

 

第5章

并购之王——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这个“出身奇特”的央企在成立后不过3年就完成了3起跨国并购,成功地将不同国家、不同业务的公司整合于旗下并且纳入本身发展的良性轨道之中,成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经典之作。且看中国化工集团如何长袖善舞。

一、奇特的央企: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二、三次密集的跨国并购

相关链接1中国油企频频“出海”

相关链接22009年油企并购的五大区域

三、“和而不同”:中国化工的人情味

四、未雨绸缪

五、果断出手

相关链接32009年“贷款换石油”一览

六、成功要素:抓住时机、核心技术和行业特点

相关链接42009年三巨头“出海”成果一览

 

第9章

稳打稳扎步步为营——万向的海外通道和布局

 

一家民营的企业在海外并购中顺风顺水?新浙商的并购原则百试百灵?是谁在美国建立了自己牢固的根据地?是谁让印第安纳州州长衷心敬佩?让我们——问道万向!

一、万向集团是家什么样的公司?

二、一连串收购

三、“走出去”的经验:越是“国际化”越要“本土化”

相关链接1进口替代模式和出口导向模式

相关链接2美国印第安那州州长表示:万向发展让人钦佩

 

第13章

海外收购中的另类:腾中重工

 

收购悍马使腾中重工这家中国民营企业一夜成名。腾中重工的视野之广、胆略之大、气魄之雄让中国本土企业一时无出其右。这场收购究竟是一笔大交易还是哗众取宠?腾中重工究竟得到了什么?

一、平地一声雷:腾中收购悍马

二、腾中是何方神圣?

三、曾经辉煌的悍马

四、悍马因何被弃?

五、腾中重工收购悍马进展

六、腾中重工收购悍马带来的三大疑惑

相关链接腾中重工收购悍马:双方合作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15章

西方为什么要妖魔化中国收购行为?

 

随着中国企业“出海”次数的增多,一些国家对中国的诋毁也渐渐地多了起来。他们是出于经济目的还是由于别的什么原因,其中大有玄机。

一、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的背后

相关链接1苏丹3/7区项目日产原油突破28万桶

相关链接2刀尖上开采石油海外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二、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与中铝收购力拓被阻

三、伊拉克战争背后的资源争夺

相关链接3中国石油在苏丹石油合作中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得到全球契约组织高度评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